“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新型基层学术组织发展路径研究

2020-07-23 16:39黄步军
职教通讯 2020年3期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

摘要:作为学科、教师、平台的结合体,高校新型基层学术组织是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发动机。从国内外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脉络谈起,分析了新型学术组织发展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以及教师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要管理重心下沉,激发基层学术组织活力;回归知识本位,谋划基层学术组织设置;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整合基层学术组织功能;平衡内部权力关系,优化基层学术组织运行,积极探索“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新型基层学术组织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新型基层学术组织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院(系)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0192)

作者简介 黄步军,男,江苏理工学院纪委书记,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 2020) 03-0114-06

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确定了中国教育“新三步走”战略,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的引领性工程,“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面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重大决策与战略部署,它聚焦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引导高校分类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鼓励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办出一流水平,从而带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作为近年来伴随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及科技创新需要应运而生的基层学术组织,高校新型学术组织是学科、教师、平台的结合体,是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发动机,为学科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作用。探索新型基层学术组织发展路径,激发调动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和创造力,对推动“双一流”建设,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发展的脉络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产生已经近千年,早期的大学没有固定的建制和机构,只是师生出于维护自身权益要求自发联合起来的行会组织,例如,由相同出生地的学生组织的“同乡会”、由某一专门知识领域的教师组成的“教师会”、为学生提供食宿的“学舍”,这些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组织。15世纪,出现了包括教师、学生的大学实施专业教育的基本单位“faculty”和超出单纯的食宿功能兼作大学主要教学授课场所的“college”[1],此时大学的学术特征渐渐显现出来,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比较简单,以培养人才为主要职能。

16世纪下半叶,梅尔维尔(Melville)担任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校长时,采用设立单科教授职位以取代传统教师负责全部学科教学的做法,“对知识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2]。19世纪初,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在多个学科设立讲座,并从欧洲聘请相应领域的杰出学者担任讲座教授,主持运行围绕讲座成立的集教学与科研功能于一身的研究所[3]。讲座制度下研究所的学术组织模式促进了大学科学研究职能的发挥,保证了学术自由[3]。讲座制使德国大学建立了一批教授领衔的学术团队,为教授治学、学术自由提供了组织和政策的制度保障,促進了德国高等教育发展,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制度贡献。

美国学者在借鉴德国讲座制模式和英格兰城市大学学系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创新,“到1890年,美国规模较大的大学都设立系,到20世纪初,所有大学均设立了系或学院的建制”[4]。学系“成为适应专业化需要、划分更大的结构的基本单位”[5]。学系制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20世纪中期以后,“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工业化国家的高等教育普遍按照美国模式发展”[6]。

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出现了教研组这种基层学术组织模式。十月革命后,苏联建立了新的教育体系,教研组更名为教研室并在全国高校推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1936年颁布的《关于高等学校的工作和领导的决定》规定,高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主持学校的全部工作,并负完全责任,建立起“校一系一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教研室是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基层单位,进行一至数门科目的教学、教学法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7]。随着苏联高等教育的发展,教研室工作的重要性一直得到强调和重视。1981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教研室条例》对教研室的界定基本没有脱离传统路线,只是将教研室诸多繁杂的工作进一步归纳为三大类,“教研室是高等学校(分校、系)教学科研的基本组成单位,其任务是进行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8]。

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伴随着现代大学发展而发展变化,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大学组织法》规定,“大学又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各学院,凡具备三院以上者始称为大学”;“大学各学院及独立学院各科,得分若干学系,并附专修科”[9]。大学各“科”改称学院,学院分若干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共中央提出要学习苏联经验,同时也对国民政府遗留下来的高等学校进行了初步改革,195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规定“大学及专门学院设若干学系,其设立或变更由中央教育部决定之”,“教学研究指导组(简称教研组)为教学的基本组织,由一种课目或性质相近的几种课目之全体教师组成之”[10]。1952年下半年,我国全面按照苏联大学的组织构架模式,取消学院制,构建了校(院)一学系一教研组三级组织架构。1961年,党中央印发《关于讨论和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件(草案)指示》。1963年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决定(试行草案)》,明确了关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相关要求。在这一阶段中,我国高校形成了校(院)一学系一教研室的学术架构。教研室作为基层学术组织,既承担教学任务,又承担科研任务,科研服务于教学。改革开放后,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学科综合趋势加速,大学职能不断拓展,基层学术组织类型除教研室外,学科组、研究所、研究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不断涌现,同时,教研室的功能得到扩展,逐步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机构。1999年实施的《高等教育法》从法律层面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11]。伴随高校规模的扩大、人才培养层次的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突出,校一学院一系(所、中心)成为高校学术架构的主流形式。

二、新型基层学术组织与“双一流”建设的关系

(一)新型基层学术组织与一流大学建设之间的关系

一流大学的衡量指标包括学科体系的完备度、一流学术成果的产出与贡献率、一流学者的拥有率、一流人才的培养率、学术环境以及管理水平等多项指标。基层学术组织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显著,直接影响着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职能的发挥,直接关系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以及高校科技贡献率的高低。

伴随我国高校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内部基层学术组织出现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效率偏低,学术氛围不浓,教授治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逐渐成为掣肘高校功能拓展、质量提升的因素。在此背景下,新型基层学术组织应运而生,它在管理体制上隶属于学院或者以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特区、改革特区的身份存在。既有按照传统学科逻辑设立的学术组织,也有以问题为导向、交叉学科、跨学科组建的基层学术组织。与院(系)相比,新型基层学术组织以承担科学研究为主,体制创新,机制灵活,拥有完整的组织架构,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要求,要“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12]。这就要求高校通过放权,在基层学术组织层面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完善基层学术组织运行制度,提高基层学术组织运行效率,通过学术自治释放学术活力。

(二)新型基层学术组织与一流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

基层学术组织是立足于追求科学知识而承担学术职能的组织。伯顿·克拉克指出,大学的“底层结构遵循的是学科、专门知识和专业化无序状态的逻辑”[5]。学科是基层学术组织进行活动、整合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传统基层学术组织受校一院一系三级管理体制的限制,对学科建设方向和知识拓展领域的反应速度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科的发展。目前,高校基层学术组织逐渐呈现出以学系、研究所为主体,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新型基层学术组织为辅的组织模式。相对于传统基层学术组织而言,新型基层学术组织是基于共同的学术兴趣、学术目标,围绕某一或多个重大科研项目而形成的学术共同体,是学科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和优势学科资源的主要汇聚地,理应是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教育部等三部委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学科建设的重点在于尊重规律、构建体系、强化优势、突出特色”,把尊重规律放在学科建设重点的首要位置,就是强调一流学科建设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按照学科固有的本质内涵和核心要素来开展建设。同时,要“创新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和学术管理模式,完善学术治理体系,保障教学、学术委员会在人才培养和学术事务中有效发挥作用”[13],要针对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進行组织创新,使得学术组织的边界更为开放,管理更为灵活,激发组织发展活力,助力学科、学校发展。

(三)新型基层学术组织与教师发展的关系

现代大学就是作为学者共同体出现的,大学教师是高校学术生产的主体,是大学使命的承担者、大学功能的实现者。“教师是决定大学水平与层次最为关键的要素,是大学的血液,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14]。教师能力的提升是大学水平提升的突破口,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重要任务之一。

新型基层学术组织以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为使命,以教师为主体,在完成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任务的同时,注重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发挥诸如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功能。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加强院系教研室等学习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传帮带机制”[15]。为未来教师发展指明了方向。教师通过这一平台加强协同,增加流动性和合作交流机会,发挥学术潜能,在为组织贡献力量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激发自身创新活力,增强使命感、归属感和成就感,高质量实现组织目标。

三、新型基层学术组织发展路径

(一)管理重心下沉,激发基层学术组织活力

从欧洲讲座、学院到美国的学系,到前苏联的教研室,再到我国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校、院、系,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双一流”背景下,一方面,知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向专门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面对人类发展中的重大挑战,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综合化需求越来越强烈。伴随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展,大学的管理体系呈现出科层化的特点。进一步优化管理层级,对学术组织实行分层治理,逐步成为健全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发展服务体系的迫切需求。在治理模式上,学校层面偏重宏观管理和目标导向,围绕“立德树人”,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宏观规划,指导学院、系及其他基层学术组织发展。同时,主要从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及其实验室建设等指标着眼,进一步明确各层级的基本职责。学院注重过程管理,强调管理层次,负责贯彻执行学校的管理制度,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实现学科发展的交叉融合。与学院的管理方式相比,基层学术组织又有所不同,它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直接承担学术与社会责任,具体负责:组织学生的教学和培养;组织和协调教师的科研活动,维护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权力;负责合理人才梯队的构建和教师的日常管理,通过传帮带、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技能;负责对教师的教学、科研业绩的考核;负责教师教学、科研质量的保障;负责师德建设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激发师生的学术活力;构建良好的学术组织氛围,增强师生对于基层学术组织的归属感。因此,对于基层学术组织的管理而言,应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简政放权,营造更为宽松的制度环境,赋予更多的管理权限。

(二)回归知识本位,谋划基层学术组织设置

基层学术组织的架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影响着学校科研、人事政策改革以及资源配置方式。构建一个架构合理的基层学术组织,实现学科与学科间的有机融合,有利于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那么,如何实现基层学术组织的科学架构,值得进行思考研究。学术组织建立的宗旨要义是追求高深知识,承担学术职能。学科是高等学校知识承载的基本载体。基层学术组织是“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的学术组织。因此,基层学术组织的建设,应回归“知识本位”的价值理念,紧密围绕知识结构和知识的发展脉络,以学科为基本要素,遵循学科天然的逻辑与结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凸显其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学术团队建设中探索实行学术活动“PI (Principal Investigator)制”,组建一批以PI为核心的具有共同学术愿景的学术共同体。在基层学术组织的学科构建上,一般应有三个或以上稳定可持续的学科方向,并充分考虑学科方向之间的关联性和学科的发展趋势,为學科发展留有空间,学科分类要符合国内有关规定和国际惯例,以有利于发挥教授在学术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三)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整合基层学术组织功能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高等学校的根本标准就是立德树人成效。培养高水平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基层学术组织在高校层级中处于最基础层次,是高校发挥自身职能的最基本单位。要明确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多元化职能。对基层学术组织的改革应从整体上思考学院、系、教学或科研中心、研究所等学术组织的目标定位、功能划分与资源配置。首先,强化基层学术组织人才培养功能,发挥系一级整合教学、科研的优势,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大学的中心地位,重视教学,重视人才培养;其次,结合高校自身特色,以凝练学术方向为基础,打破学术壁垒,促进学科交叉,加强新兴学科建设,组建一支人员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学术实力强的高水平团队,实现以高水平科研带动高水平教学。第三,充分发挥基层学术组织人才汇聚地、学术研究能力强的优势,组织开展全方位社会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学术组织的主动争取外部资源、服务社会发展的意识。第四,发挥基层学术组织文化传承创新功能,营造科学与人文相互交融的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第五,积极推进基层学术组织国际交流合作,既要广泛吸收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又能够坚持实事求是,从自身的文化土壤和传统特征出发思考发展问题,进而“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四)平衡内部权力关系,优化基层学术组织运行

作为大学各项功能的承担者,基层学术组织的主导性权力是学术权力。实现基层学术组织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平衡,有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增强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提升基层学术组织运行的质量与效率。首先,要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强化学术权力的地位,形成系统的执行、决策和监督体系,探索共同决策和协商机制,确保广大教师、管理人员都能对基层学术事务的决策过程施加影响。其次,进一步明确规范基层学术组织负责人的职责及权限范围,明确教授委员会的决策权以及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保障作用。基层学术组织负责人对组织的学术与行政管理工作负全责,主要承担权限范围内的日常管理事项,负责向教授会或教授代表会提出本系的人员选聘、业务考核、职称晋升、业绩奖惩和经费预算的建议方案。第三,进一步明确基层学术组织中教授委员会对学术事务的管理职责范围。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工作,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师绩效考核与职称评聘标准,经费预算使用等涉及基层学术组织发展、变革的重大事项,应该让教授委员会参与决策,并实施监督。对专业知识最为熟悉的是教师,赋予他们一定的自主决策权力,有利于学术事务决策事项更具科学合理性。同时,通过让教师参与基层学术组织治理,更能够促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有效结合,实现管理层与学术层的互相监督和良性互动。第四,不断增强基层学术组织教师的获得感。资源配置透明化,力争做到实现最小冗余;每位教师职业发展有空间;搭建平台,促进教师合作和共同治理,努力引导教师将自身发展与组织发展、学院发展、学校发展、教育事业发展联系在一起;促进跨学科教学科研合作,鼓励利用不同学科优势,开拓新的领域,形成新的团队,在为组织发展提供的同时,增强对组织的忠诚度。第五,发挥基层学术组织党支部作用,强化师生对组织的归属感。通过推行党支部“双带头人”制度,将贯彻党的主张与基层学术组织事务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教育党员有力、管理党员有力、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师生有力、宣传师生有力、凝聚师生有力、服务师生有力,持续增强基层学术组织的团队凝聚力,为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发挥积极的组织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磊.欧洲中世纪大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29,145.

[2]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7.

[3]孔捷,迟芳,MATTHIAS H从讲座制到学系制——兼论德国大学与美国大学的相互影响[J].江苏高教,2011(2):150-151.

[4]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94.

[5]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114.

[6]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

[7]龙杏云.苏联高校领导体制的若干问题[J]苏联问题参考资料,1981(3):17-20.

[8]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高等学校教研室条例[A]//上海外国语学院苏联研究所.苏联高等教育文件选编[G].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71-76.

[9]刘敬坤.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2):115-121.

[10]《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777.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J].中国高等教育,1998 (10):2-5.

[12]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9-11-05].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 778/2051 1/t20151105—217823.html.

[13]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2019-11-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808/t20180823—345987.html.

[14]宣勇.从“教师”走向“学者”——论大学转型中的教师发展[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1):15-16.

[15]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 [2019-12-30]. http //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801/t20180131—326144.html.

[责任编辑刘素萍]

猜你喜欢
双一流高校
“双一流”为“青椒”打造更大舞台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双一流”后,高校改革何处去?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