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莉 刘君
[摘要] 目的 浅析肝胆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该院 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肝胆外科的护理实习生72名,按带教方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36名,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带教方式,实验组施以持续质量改进方式进行带教,就两组实习生的带教结果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两组实习生在进行实习前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知识掌握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习后实验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相较于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室内患者对护理实习生的满意度相较于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胆外科的护理实习生施以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可显著提升带教质量,同时提升实习生对带教老师及科室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肝胆外科;临床护理;护理带教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4(b)-014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Methods Seventy-two nursing interns in the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8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 reference group 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with 36 cases each. The reference group adopted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teaching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was used for teaching, and the teaching results of the two intern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of the two groups of interns before the internship(P>0.05). After the internship,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0.0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traine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to the nursing interns was compared to the reference group, 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pplying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 to the nursing internship in hepatobiliary surgery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rainees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Key words]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Hepatobiliary surgery; Clinical nursing; Nursing education
肝胆外科涉及较多科室的的学科,例如普外科、感染科、骨创科、消化内科等,该科室治疗内容牵涉交广[1],另外肝胆外科的疾病类型也较为繁杂,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护理知识及实践能力[2]。但在传统带教模式下,实习生在肝胆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临床带教的质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3]。护理带教是实习生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为日后临床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较强的实用型人才较为重要的环节。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方式在目前临床教学上较难适应现代医学理念对带教的需求。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礎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质量管理理论。在目前,这种理论已被许多医院运用于各个科室,使医疗质量不断提高。为此,该文对肝胆外科实习生施以持续质量改进,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囊括该院肝胆外科的护理实习生72名,依照带教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6名,均为女性,参照组年龄21~27岁,平均(23.42±1.27)岁。实验组年龄20~27岁,平均(23.13±1.13)岁。两组实习生各项资料组间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施以常规临床带教方式,在护理实习生进入科室的第一天,带教老师应带实习生熟悉科室环境,另外还需介绍科室内的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急救药品等。同时,在护理期间,带教老师需细心指导实习生进行实践,使实习生熟悉掌握肝胆外科的护理流程,护理操作及相应的急救措施。实验组施以持续质量改进带教模式,具体如下。
采取一对一带教方式,由具有护师职称3~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且带教时间超过1年的护理人员进行带教。
在带教期初,带教老师应结合实习生的自身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带教流程,例如每一周、每一天的具体实习内容。同时,在带教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改进,从而更好地协助实习生掌握实习内容。另外提供相应的医疗器械,以便给实习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提升实习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对肝胆外科患者进行临床实践护理过程中,带教教师要严格监察实习生的护理操作,并要求实习生记录好每天的临床护理工作内容,不断加强实习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在实习期间,带教老师应与实习生创立双向评价机制,即实习生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估,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估。例如实习生需对带教老师的责任心、带教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术、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每周/次,相互提升,同时还可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1.3 观察指标
①在护理实习开始前及结束后,对实习生进行考核,考核分为实践操作及理论知识两方面,均实行百分制,分值越高掌握能力越高。②比对两组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程度,采取该院自拟的满意度调查表,百分制,<75分为不满意,76~85分为一般,>85分为满意。③对科室内49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评估患者对两组实习生的满意程度,问卷采取百分制,<75分为不满意,76~85分为一般,>85分为满意,满意度=(人数-不满意人数)/人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习生考核成绩
两组实习生在进行实习前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知识掌握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习后实验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习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程度
实验组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相较于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程度
科室内患者对护理实习生的满意度相较于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护理带教是实习生的必经阶段,同时也是为日后临床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4],在该阶段内实习生应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肝胆外科是一门较多科室相结合的学科,应诊疗内容内、外兼顾,牵涉范围较广,但因肝胆外科的疾病分类较为繁杂[5],所以该科室内患者对护理的需求较大,这就需临床护理人员具有系统的护理知识及娴熟的护理实践能力。然而,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传统护理带教方式,而实习生在肝胆外科的护理工作期间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对带教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6]。持续质量改进,是由全面质量管理延伸而来,该方式更注重护理过程中的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目前临床中,持续质量改进方式以被较多科室应用,被证实可提升医疗治疗的提升[7-8]。对于肝胆外科的临床护理带教中,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可提升带教质量及护理实习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实习生全面发展。
该文研究可知,两组实习生在进行实习前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知识掌握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习后实验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相较于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室内患者对护理实习生的满意度相较于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质量改进方式,可按照实习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制定详细的护理带教计划,在带教过程中不断调整、改进护理带教计划,充分体现了以实习生为中心,按实习生的不同能力、学历、性格以及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带教。可以有效提升护理带教质量,减少实习生出现护理不良事故几率,保障临床护理安全性及患者对护理措施满意程度,提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对肝胆外科的护理实习生施以持續质量改进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可显著提升带教质量,同时提升实习生对带教老师及科室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 崔小佳,李玉玲,石春虹,等.品管圈对神经外科实习护士护理带教品质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3):77-78.
[2] 严明红,钱苏雅,周悦,等.品管圈活动在呼吸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8):99,138.
[3] 费杏珍,陶爱伟.品管圈对护理带教质量及实习生综合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36(4):100,128.
[4] 任云.持续质量改进在肝胆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价值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12):1563-1564.
[5] 林育英.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8):67-68.
[6] 李霞,王务萍.PBL教学法结合PDCA循环在肿瘤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2(9):102,104.
[7] 崔小佳,李玉玲,石春虹,等.品管圈对神经外科实习护士护理带教品质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3):77-78.
[8] 单世君,张艳,许华,等.PDCA循环法在EICU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及作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5):1293-1294.
(收稿日期:202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