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鋆宁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国民总量的大多数。但是,随着时代条件的变革与城市化建设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选择到城市打拼,以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然而,受工作不稳定、居住环境得不到保障等多因素限制,一些父母无法将孩子带到城市当中与他们一同生活,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交由他人照顾,由此衍生出“留守儿童”群体。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
我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事实上,无论是社会建设还是国家发展都是人来推动的。孩童时期正是心智形成、观念建立的关键阶段。孩子在该时期内的思想塑造尤为重要,密切关系着他们日后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着整体国民素质和国家的安定、和谐。然而,留守儿童的监管经常呈现出一种“真空”状态,他们因为缺乏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有效交流,极易滋生心理问题。文章便对学校应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展开了讨论,旨在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多可能。
一、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一)亲情关怀缺失
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长期跟长辈一起生活,甚至一些父母直接将孩子寄养在其他亲戚或朋友家。对孩子来说,照顾他们的人并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因此很难敞开心扉。长此以往,许多孩子表现出不爱说话的性格特征,甚至严重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在与他人交往时口齿不清、逻辑混乱,出现焦虑、紧张等不安情绪。
甚至,一些留守儿童父在孩子出生之后就直接外出打拼,这使得孩子从小就缺乏和父母的沟通,感受不到来自亲近之人的关怀,进而表现出安全感的极度缺乏。在安全感不足的前提下,他们对所有人都无法予以信任,更难同自己的实际监护人进行交流,或者向教师、同学倾诉困惑。久而久之,不良情绪的积压极易使孩子出现更加严重的交往障碍,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使这些明明能够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孩子走上了违法乱纪的道路。
(二)家庭教育不足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教育引导。在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然而,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和老人一同生活。
首先,老一辈人与这些儿童的思想往往处于不同的时代当中。部分老人仍旧保持着传统、刻板的思想观念,采取过度“放养”或过度“监管”的方式,使得孩子或处于完全无限制的状态,愈发不服管教,助长了他们的自私、任性等极端性格的形成;或处于过于严苛的家庭环境当中,自尊心过于敏感,甚至在长期的“压迫”下出现强烈的叛逆情绪。
(三)学校教育不足
虽然新课程改革的提出转变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提上了日程。但受消息闭塞、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乡村学校和教师仍旧存在着严重的“重视知识灌输、忽视性格塑造”的问题。
他们往往片面、迫切追求教学质量的表面提高,以较为机械性的手段向留守儿童传递他们认为有助于青少年提高学习能力、掌握生活技能的知识。并且因为缺乏与孩子的“共情”能力忽略了品德教育,使留守儿童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得不到正确引导,在无形中阻碍了孩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制约了青少年伟大理想目标的塑造与实现,使整体教育工作看似有效、实则无效。
二、 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策略分析
(一)用爱温暖孩子心灵
想要解决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推进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首先应给予这部分青少年群体足够的关爱,用发自内心的关怀填补他们在情感上的缺失。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重新感受到来自全社会的关爱,重新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当中,塑造正确的思想观念,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对此,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 在乡村寻找代理家长
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老一辈的教育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为解决孩子与实际监护人之间的矛盾,学校与乡村青少年教育管理机构可以在村镇范围内寻找有爱心、有责任心、有照顾能力的“代理家长”。
“代理家长”应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以超强的责任心照顾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管理他们的学习活动,履行家长职责。对留守儿童来说,来自“代理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弥补他们对亲情的情感缺失,使他们在爱的包围当中克服自卑、抛开敏感、建立自信、热爱生活,进而建立起正确的学习理念、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 向社会征求群众力量
简单来说,乡村学校的资金力量和人员力量都是有限的,这使得部分学校虽然想要改变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条件,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学校应广泛征求全社会的群众力量,向社会吸纳教育资金和志愿者,以此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
例如,在政府拨款和群众捐助的大量资金支持下,乡村学校不仅可以改善孩子们的饮食水平,以更加健康、营养丰富的食品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发育,使他们克服家庭经济困难、发育不良等自卑心理,更加乐观地与人交流。还可以建立乡村图书馆,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农村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活动上,使他们通过文化知识更加科学、客观地認识世界、了解世界,建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懂得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二)普及家庭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应建立起“教育知识宣传组”,深入到乡村各个留守家庭,向孩子的实际监护人宣传思想道德教育理念,传递正确的教育意识和青少年心理、行为管理办法。
尤其是对于以老人为主的留守家庭,学校相关教学人员更要尽可能转变老人的刻板思维,使孩子能够在家庭当中得到正确的引导,感受到爱与被爱。同时,学校还应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建立联系,向他们实时反馈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家长能够更加了解孩子,为他们能够远程参与教育工作、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举止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