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鉴于股票具有强流动性、易变现性等特点,近年来股权质押自然就成为热门的融资工具之一。股权质押作为新型的融资渠道,虽解决了上市企业融资难的难题,与此同时,这种融资方式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股权质押,顾名思义,质押人将所持股份质押给质权人。如果在合约期间一旦出现违约,被质押的股份极大可能被平仓,继而导致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本文以康美药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控制案例为基础,分析了控股股东股质押的动因和所产生的风险。针对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在风险控制措施中,引入了区块链技术概念完善整篇文章风险控制体系。最后陈述了康美药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控制案例的启示。
关键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风险控制
一、引言
2019年11月17日至19日,二十国集团财政和央行部长级和副手级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中国将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并取消外资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更好的为国内外金融机构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基于股票的特性,分散的股权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随之成为公司的控股人。
根据东方财富数据库统计,截至2020年2月7日,A股市场上市公司共计3802家,其中进行股权质押的公司有2450家,占比66.44%。在股权质押的2450家上市公司中,股权质押比例超过70%的有8家,50%-70%区间内的有82家,30%-50%区间内的有452家,10%-30%区间内的有1123家,0%-10%区间的有785家,没有进行股权质押的有1352家。基于数据库统计,A股股权质押总比例为 7.94%,质押笔数4.11万笔,涉及股数5720亿股,总市值4.54万亿元。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个股数据统计,“康美药业”质押总股数为19.76亿股,占持股数的99.68%,质押比例为39.73%。目前来看,股权质押比例大于70%属于高风险,一旦股价下跌容易引发平仓风险。虽说“康美药业”未达到高风险要求,但之前公司爆发债务危机,同时期于2019年12月28日“康美药业”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所以综合来看,“康美药业”已然达到了高风险提示要求。因此,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存在问题将会逐渐显现,这一融资方式的风险亟须管控。
二、案例概述
(一)康美药业股权质押情况
康美药业公司于1997年6月18日广东省普宁市成立,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康美药业是国内率先打造互联网中医药全方位产业链的大型上市公司,其公司致力于创建“大数据+大平台+大健康+大服务”中医药生态体系,实现中医药领域精准服务的目标。通过国家公示系统查询得知,康美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马兴田,即康美药业现任董事长,其持有康美药业股份共计1628702199股,总共持股比例为32.75%。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被ST的康美药业,2015-2020年总计质押34笔,其在2018年11月29日完成最后一笔质押后,至今没有质押情况。康美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累计质押康美药业股份162,934.92万股,占总股本的32.76%,累计质押股份数量占持股比例的99.53%。根据东方财富数据库显示,康美药业股东累计质押45.71%,累计股权质押最大跌幅-88.99%。34笔股权质押业务中,达到预警线共计13笔,达到平仓线的有13笔,预计未来三个月即将到期的股权质押业务2笔。再加上之前债务危机,结合控股股東高股权质押比例,康美药业未来发展前景堪忧。
(二)康美药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的动因
1.资金短缺
康美药业通过自身发展,实行全产业链一体化营销模式。构建庞大的全产业链一体化营销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对于以现在经营情况下的康美药也是个巨大的考验。据2019年中期报告可知,控股股东对外欠款高达12.28亿元,而康美药业截止于2019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净利润为-0.51亿元,再之前的债务危机,无疑是对康美药业的雪上加霜。
2.融资渠道受限
通过企业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康美药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61%,已经很接近银行的贷款限制标准,再加上公司财务危机以及信用评级下调,因此康美药业从银行贷款融资的概率很小。除上述之外,公司出售地产及在投资项目,这也进一步不限制了企业在银行的授信额度。康美药业在资金短缺和银行贷款限制的情况下,公司必须拓展其他融资渠道,比如股权质押融资等。
3.利益侵占
控股股东利用绝对地位和内部治理缺陷,非法占用公司资金。2019年8月16日,证监会就康美药业披露信息不实公示了《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并且拟定对康美药业21名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根据证监会立案调查结果显示,康美药业在多次财务造假的行为当中,没有如实披露控制股东及关联方非经常性资金占用情况。康美药业没有经过审批和合法的授权下,连续向关联方及其控制股东提供非经常性资金,包括购买公司股票、帮助关联方及其控制股东偿还贷款及利息等,资金占用达116亿元人民币。
三、案例分析
(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风险分析
康美药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风险主要包括:控制权转移的风险、利益侵占的风险、财务风险、强制平仓的风险。就康美药业自身而言,最大的风险是财务风险。康美药业实际控制人马兴田对经营管理决策有足够的影响,因其将康美药业股份进行质押后,对公司的治理防方式,导致公司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而引发了康美药业的财务风险。控股股东质押爆仓后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影响康美药业公司日常的经营活动和未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康美药业财务风险是控制股东股权质押融资的主要风险。财务风险在盈利能力差、现金流短缺两个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盈利能力方面来看,2018年一季度至2019年三季度,康美药业所有者权益在2018年三季度达到最大值347.20亿元,在2109年三季度达到最小值280.30亿元,最大差值为66亿元,所有者权益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净利润从2018第一季度的14.31亿元下降至2019年第三季度0.59亿元,下降比例高达95.88%。同时也表明康美药业的盈利能力不断降低,这就是其更难偿巨额财务亏空,与此同时康美药业控股股东不断举新债换旧债的方式加剧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从现金流方面来看从2018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三季度,康美药业净现金流量均为负数,这也说明公司现金总流入量小于现金总流出量。与此之外,在投资活动上产生的现金流连续7个报告期都为负值。康美药业全方位的产业链模式,需哟资金的投入量大,资金回笼周期长,无形中增加额企业现金流的压力。
(二)新时代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控制分析
人为因素和市场信号传递的滞后性及信息不对称,传统风险控制措施不能很好地解决。随着近年来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区块链逐步从数字货币领域拓展到其他领域应用,说明区块链的自身价值被大众挖掘。区块链通过链接底层用户的结点带到全网传播的效果,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和共用账本,这样可以形成自信任机制和共识机制。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渗透入政府部门、物联网、征信、金融监管等领域,同时在金融监管领域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并对传统监管范式产生深刻影响。
借助区块链技术改进风险控制措施,以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作为股权质押行为的底层架构。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质权机构、出质人、中中小股东、投资者都可以作为架构中的全息化结点,每个结点都可以实时上链,若要删除或者增加一个结点的信息,需要超过全部架构所存在结点的51%而且是同意后才能在区块领域中修改。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全网记账、跨时空的机制,能够有效提高股权质押的风险控制力度,同时提高了风险监管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四、案例的启示
为中小股东、质权人及公司未来发展计,对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公司经营管理层理应强化监督。经董事会决议通过,在公司“宪法”应明确写明大股东质押行为的约束条件,比如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行为前,应向股东大会提交质押申请,经股东大会大多数股东核实并确认这笔质押贷款是用公司建设的目的才允许通过。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为减少两全分离导致利益侵占的风险,公司经营管理层应该限制控制股东在股东大会中对于重大事项的表决权。最主要的是减少控股股东地位,可以按照扣除质押股数后的股数作为表决权的依据,然后重新选举改选监事会及董事会成员,这样操作不仅削弱了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而已也降低了两全分离程度和降低了利益侵占的空间。
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要想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和质押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关法律制度,监管部门需要通过市场调研真正知晓公司的真实准确的经营状况,据此才能相关披露法律文件,严格把控披露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降低质权人、中小股东、投资者等之间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风险。再者,监管部门可以将重心放在股权质押业务已达到预警线和平仓线的企业身上,重点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仔细核查股权质押业务情况。
参考文献:
[1]Jiang G,Lee C M C,Yue H.Tunneling though intercorporate loans :The China experice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0,98(1):1-20.
[2]Vikrant Vig.Access to Collateral and Corpuorate Debt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J].Journal of financial,2013,(3):881-927.
[3]Bhattacharya,S. Imperfect information,dividend policy, and‘The Bird in the Handfallacy[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1):259-270.
[4]Kalay,A.Signaling,information content,and the reluctance to cut dividends[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80,15(4):855-869.
[5]Amin,A.S.,Dutta,S.,Saadi,S.,Vora,P.P.Institutional shareholding and information content of dividend surprises:re-examining the dynamics in dividend-reappearance era[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31):152-170.
[6]花旻.非上市公司股權质押风险与防范[J].南方金融,2014(12):91-93.
[7]孟辉,孙寅浩.防范新型股价操纵行为[J].中国金融,2015(09):66-67.
[8]王新红,张行.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现状探究[J].财会通讯,2016(31):40-43.
作者简介:
王方(1993- ),男,汉族,安徽望江人,合肥工业大学,金融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公司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