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继松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投入逐年增加,规模越来越大,普职比越来越趋向于合理,但与此同时,因为规模扩大而导致职业教育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生源素质越来越低,专业设置与社会脱节,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因此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职业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更是职业教育改革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就云南藏区职业学校旅游专业为例,从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如何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所需求的职业职业教育人才。
关键词:云南藏区 旅游专业 教育教学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6-0-01
引言
在旅游资源丰富的云南,旅游产业一直是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影响因素不断增加的新时期,旅游产业对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当地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为该地的旅游产业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但与此同时,让我们不得不面的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是:旅游业在发展,而旅游专业学生的规模却在不断地缩小,甚至出现招生断层的情况。是旅游市场饱和了?还是旅游专业自身没有了吸引力?或者是我们的教学模式出现了问题?
我们针对云南省迪庆州中职中专学校的旅游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进行了调研,以期为当前云南藏区中职旅游专业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客观科学的建议,并为促进云南藏区职业教育改革与旅游专业建设提供系统全面的决策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迪庆民族中专学校旅游专业教师(含专业教师和公共课教师),发放并回收了34份《旅游专业调查问卷(教师篇)》问卷,回收有效问卷数量为34份。其中男性占调查对象的29.41%,女性占调查对象的70.59%。
2.调查内容
学校教师对专业培养体系的评价与建议。包括教师本校旅游专业教育教学的优势及劣势分析,对本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的意见建议等。以此来进一步分析学校人才培养、教育方式与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人才队伍。
三、旅游专业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样本选择比较符合云南旅游中职师资的实际情况
男性占调查对象的29.41%,女性占调查对象的70.59%。其中年龄在25~34岁之间的有14人,占总调查对象的41.18%,年龄在35~44岁之间的有16人,占47.06%,年龄在45~54岁之间的有4人,占11.76%。其中多数教师的教龄在6年以上,其中教龄在6~10年的有15人,占总调查对象的44.12%。其中,本科学历的教师有24名,研究生学历的有10名。副教授有18名,占总调查对象的52.94%,讲师有13名,占总调查对象的38.24%。
本次随机抽样的调查对象在性别、年龄、教龄、受教育程度和职称上具有一定客观性和代表性,能够反映旅游专业学校教师的总体情况,满足抽样调查的普适性和随机性要求。
2.大多数调查对象担任过旅游专业的教学工作,且在专业方向上具有一定代表性
在所调查的教师中,有76.47%有过旅游专业班级的教学工作,其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老师有14.71%,导游专业的有8.82%,酒店服务与管理的有2.94%。从中可以发现,本次大多数的调查对象都有参与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和教学,有一定的代表性。
3.大多数教师对于当前学校旅游专业的培养制度与培养方案并不是很满意,认为其仍存在着上升进步的空间
有23.53%的教师对当前旅游专业的培养方案表示满意,58.82%的教师认为当前的培养方案比较一般。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对于当前学校旅游专業的培养制度与培养方案并不是很满意,认为其仍存在着上升进步的空间。
4.应该增加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
该题调查数据显示,在上述旅游专业的课程中,导游业务和旅游口语的课程开设非常重要,再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与旅游文化学,最后是旅游管理学和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教师认为应该增加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
5.旅游专业学生培养在基础理论和实践活动上做得比较好,而在就业指导上还需要改进
大部分老师认为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在基础理论上非常具有优势,在实践活动与品德素质上也比较具有优势,而在就业指导上的优势比较一般。这反映出,教师普遍认为旅游专业学生培养在基础理论和实践活动上做得比较好,而在就业指导上还需要改进。
6.学校旅游专业的培养方案应着力改进综合素质教育与实践活动,在培养方案及其目标与培养方案的执行力度上也需要进行调整
该题显示,教师认为学校旅游专业的培养方案应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与实践活动训练方面着力改进,同时,培养方案及其目标与培养方案的执行力度也需要进行调整。
7.老师有按周期到企业进行顶岗或跟岗锻炼的需要
有55.88%的教师认为教师非常需要到企业顶岗跟岗,有35.29%的教师认为比较需要,8.82%认为一般需要,没有教师认为不需要。因此,教师集体肯定了按周期到企业进行顶岗或跟岗锻炼。
8.教师认为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求职就业时,实践实习经历上不太具有优势,综合素质和交流表达能力上也存在一定劣势
教师认为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实践实习经历上不太具有优势,在综合素质和交流表达能力上也存在一定劣势。
9.教师认为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求职就业时,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上比较具有优势
该题显示,教师认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上比较具有优势。
四、云南藏区旅游专业教师培养模式的建议
好的培养模式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总结和反思,去不断实践才能积淀出更好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真正做到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为迪庆的旅游业做出相应的贡献,实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目标。基于调查研究和我们数年来对旅游专业的从教经验,提出以下教师培养模式的建议:
1.结合社会需求去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当前旅游专业的学生培养主要存在实践活动数量上不足,专业培养方案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脱节,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不足,且培养方案的执行力度还不够等问题。当前的学生培养应该增加实践活动数量,
并根据社会实际需求来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并积极落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落实校企合作,促进旅游专业教学的完善
当前旅游专业教学存在教学方法传统和课程设置没有针对性的问题,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应该着重加强校企合作,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来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学校也应该加大支持力度。旅游专业的教学还需要改进,以校企合作为重心开展多样的方式方法,促进旅游专业教学的完善。
3.增加实训课数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是实习岗位单一,实地地点不足和实习单位不具备代表性,学生实习的时间不够。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实训课数量时,现有的实训课程比例还是偏低。因此,应该增加学生的实训课数量,并提供岗位多样,地点多样的代表性实习单位。
4.提供教师步入企业的机会,并有针对性的组织教育教学
专业教师也存在着从学校毕业,到学校任教的情况,与行业对接不够,导致教育教学缺少针对性,故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机制,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增加实践锻炼。
5.在培養方案中对师生考证提出要求,以考证促学习
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要求,鼓励教师去通过获得双证的过程增加自己与行业的对接,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强化对学生考证的要求,将旅游专业从业资格证作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通过师生双方为获取证书努力学习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袁楠.浅谈高职旅游专业教学中对创新人才的培养[J].成功(教育),
2011,(08).
[2]钟莹峰.如何规划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发展[J].当代经济,2009,(09).
[3]李宇剑.职业学校搞好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J].大众科技,
2010,(02).
[4]张雪萍.农村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甘肃农业,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