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瑾
摘要:机器人教育指的是通过设计和组装,结合编程运行机器人,通过这种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我国小学机器人教育的普及现状正处于起步阶段,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确实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能够解决这些普及性的问题开展一定规模的调查,可以使得机器人进课堂的现状变得更为明朗,而且针对于学生喜欢机器人课程,但是机器人教育课程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调查并且改进。
关键词:小学;机器人教育;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6-0018-01
1.小学机器人教育现状调查的背景
近幾年来,我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的优化和深入实施,机器人作为现代智能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其教育价值已经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全社会范围内,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希望能够加强对于机器人教育普及性的发展契机研究,尤其是社会各界非常广泛的关注了机器人发展空间和创客教育,因此从小学阶段积累相应的实践内容基础,甚至以一定范围内的机器人教学展评作为研究和调查的契机,都是非常良好的办法。
2.小学机器人教育问卷设计与调查概况
2.1 机器人教学调查问卷的准备及发放。
围绕机器人的教学现状,主要涉及到教师对于机器人教学的认知态度,教师的基本师资力量设置,教师对机器人进课堂的态度以及机器人机课堂教育的实际情况,教师对于所使用机器人的品牌认可度,也是目前在小范围内实验和测试时,重点突出的问题,问卷调查应该面向一线教师对于机械教学的认可程度,避免同质化问题的存在。
通过对于某几所学校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99份,其中教师150份,科研人员49份,该问卷的性别比例和地域性比例,不作为具体的参照内容,其表现的差异并不是非常突出,而与此同时,有很多教师在参加大型展览集会时,对于机器人教育的关注度也是非常高的,无论是乡镇村的学生都应该有机会接触到机器人技术,调查对象中的很多教师都已经在学校内开展机器人教学或者兴趣小组。
2.2 机器人教学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显示,目前很多教师只要愿意关注机器人展品情况的,一般来说都会积极的参与机器人教育的准备活动,这些教师将很有可能成为机器人普及教育的潜在性力量。根据目前我国现有的教育形势和调查内容可以发现,79%的教师在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都有一定的背景,计算机教育教师虽然毕业的学历等级不同,但是一般来说,计算机内部和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电子技术等的教师以及其他对口教师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另外第一学历为信息技术的教师占据的比例为40%左右,而其他的信息技术教师或第二学历信息技术教师占据了33%。
(1)大部分教师认为,机器人进课堂已经成为目前师生共同关注的一种教育期待需要在不过成熟的教育实践初期以竞赛的模式和其他探索及尝试创新的模式,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展进行。目前真正能够接触到机器人编程并且能够广泛使用的学生和教师还不是很多,这浪费了有效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兴趣,因为教育公平,机器人以课程的形式开设,并且进入到广大课堂之内,对于学生来说会给其提供更加均等的学习机会,认为机器人编程教育应该进课堂的读书占据教师总数的82%。
(2)近几年的教育机器人产品不断的丰富和升级,但是目前各大品牌的机器人价格虽然有一定的幅度的下降,但是目前每套大约1000~3000元的教育机器人产品仍然限制了很多不够富裕家庭的机器人学习,开设机器人的编程已经开始流行,但是机器人教育的采购如果以整套设备采购的话,其资金占据较大,影响机器人变成教育的普及,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62%的教师认为机器人教育的资金占用较大。
(3)依托于校本课程开展机器人教育,是目前机器人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普及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目前虽然政策层面开始逐渐的放松,对于机器人普及教育的开展限制,但是大部分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教育政策仍然限制着小学阶段开设机器人基础教育内容,开展课程的规范性不足,在机器人课程开设方面68.6%的教师认为使用选修课的方式开设就可以了,在现阶段普及机器人教育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3.小学机器人教育调查实施评价
在课堂时间占用一些课堂进行品牌关注等各个方面,教师表现出了非常广泛的积极性和关注度,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使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来进行讲授和演示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普通信息技术课堂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规范,可以使得学生进行合作设计。为了节省资金和课堂教育时间,可以以分组的形式,规定学生2~4人共用一台机器人进行机器人课程的学习,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强调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取得更良好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教育评价的开展。
总结
开展课程体系的研究,并且推进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并且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教育方面的一些社交和交流能力,可以制定体系化的内容,规范机器人教育进课堂的源头培养管理。
参考文献:
[1] 章伟.人工智能环境下小学机器人教育课程的实施路径——以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9(06):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