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贫困地区人群的精神文化建设工作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内容。文化扶贫本身便是精准扶贫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构成内容,而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服务性质的文化基础设施单位,本应在文化扶贫工作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与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的实践措施,探究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 文化扶贫 社会作用 实践措施
一、引言
贫困地区出现经济贫困的原因,不仅与其生活的环境生态条件相关,还与其治理文化因素相关。若出现文化贫困问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加深经济贫困的程度。作为文化扶贫工作的中流砥柱,图书馆参与到文化扶贫工作中,能有效提高扶贫的质量与效率,为贫困地区人民的精神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知识资源基础。
二、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的实践
(一)政策导向
关于文化扶贫工作中图书馆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各个地区的政府都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内容予以解释说明。以本地区为例,为了响应党中央政府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工作要求以及脱贫攻坚工作要求,重庆市渝北区的公共图书馆联盟,各家图书馆馆长共同协商,开展了以“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为口号的座谈会。会上指出,各个图书馆都应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配合“网络书香帮扶计划”,结合各个图书馆的优势以及各个地区的特点,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培训、资源建设与送书下乡等活动体系,针对性的完成文化扶贫工作。因此,图书馆必须堅持以政府的政策导向为基础完成工作内容,才能有效保证文化扶贫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二)服务对象
根据资料内分析可知,图书馆进行文化扶贫工作的主要工作对象就是农民、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提高帮扶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文化知识水平,主要是为了给贫困地区提供精神文化支持,使农民在接受政府帮扶的同时利用自己的智慧摆脱贫困困境,也使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接受更为全面、先进的教育。本图书馆在参与文化扶贫工作时,主要使用的方式便是送书下乡,同时也会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参与到农村扶贫培训班的工作之中,为农民介绍更多创业、就业的知识,也使那些留守儿童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
三、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
文化扶贫工作本身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基层工作,需要大量的经费、物资、时间的支持。但是部分地区的图书馆由于建设时间较为久远、资源不足等问题,无法在文化扶贫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无法持续性支持本地区的文化扶贫工作。因此,应当合理地分配图书馆的现有资源,并积极向政府及社会慈善团队申请物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以便于更好地完成文化扶贫工作。例如,图书馆可以向政府申请更换书籍的资金,并将更换下来的旧书刊捐赠给农村地区的基层书屋,或是将城市学校的学生淘汰的、可循环使用的课本、资料书、课外书等转赠给乡村学校。图书馆可以积极了解周围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后联系乡村学校,以牵线人的身份为乡村学校提供一些学习用的书籍。图书馆应当联系爱心人士、慈善组织等定点帮扶那些贫困地区,并由图书馆牵头邀请那些专业的科技人员、教育人员去贫困地区开展各类活动。这样不但能合理发挥图书馆本身资源的作用,还能使更多的社会群体参与到这个公益事业之中,缓解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时可能会有的压力,有效提升文化扶贫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另外,农村地区修建书屋本身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但是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却没能及时对书屋进行管理、维护,其服务水平较差。因此,图书馆在给予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帮助时,除了送书、帮助建设书屋之外,还需要以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组织书屋的工作人员接受专业的培训工作,保证解决乡村地区文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文化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
根据分析可知,当下图书馆参与到文化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式为图书馆占据主导地位的浅层次资源扶贫,未能深入给予贫困地区服务、精准帮扶。图书馆只是简单地输送了一些科技资源、文化资源等内容,但是却没有以本地区的实际文化情况、用户需求、文化扶贫要求等进行分析,如文化活动和书屋等文化扶贫工作,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其粗放型的管理方式,没有能够发挥文化扶贫工作的作用,导致资源浪费,也很难实现文化扶贫工作的目标要求。因此,应当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需要重视资源方面的建设,以本地区的人文条件、自然环境、文化扶贫工作的规划安排、用户需求等开展个性化的文化帮扶服务活动,保证其工作的深层次,为后续进行进一步的文化扶贫工作奠定坚实硬件、软件基础。
四、结语
利用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工作,能有效协助贫困地区的政府工作人员完成群众精神文化建设以及群众文化活动工作,能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基层文化环境,使其能够从根本上改变陈旧的思想与认知,摆脱贫困。
参考文献
[1]王建军,赵谞炯,吴晋斐.文化扶贫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阅读推广的实践研究——以山西省图书馆为例[J].晋图学刊,2019,(06):34—37.
[2]冯蕴琛.地市级公共图书馆精准文化扶贫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理论观察,2019,(10):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