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说到底,就是寻找和自己的分数以及个性相匹配的大学。下面我们就和大家探讨一下,选大学可以怎么做。
一、综合考虑地域和就业因素
城市的发展与高校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校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需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而城市发展也为高校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及环境保障。例如,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山东、江苏、陕西、湖北等省(市)的高校数量和办学水平都比较高,而省份的优质资源大都集中在省会城市。
然而,考生不能简单地将地域作为择校的决定因素,而应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为自己的决策提供支持。否则,片面追求大城市,会很大程度挤压考生的选择空间,使自己在选择高校时放弃许多实力很强但地域位置不太理想的学校。
从继续深造的角度出发,重点高校毕业生的机会都很多,考生不必太纠结重点高校的地域位置。
从就业的角度出发,东部沿海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多,就业质量也相对较高。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各类企事业单位对自己区域内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认可度更高,这也是导致此类地区高校录取分数线偏高的重要原因。
二、根据人生发展规划来选大学
1.从继续深造的角度出发,考生应分别考虑国内读研和出国留学两种情况。
(1)国内读研:关注“985工程”“211工程”
考生应选择本科院校,上一本线的话尽量选择“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因为名校招收研究生时对这两种类型大学的学生更加青睐。
(2)出国留学:关注学校的国际化程度
无法进入“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的同学,可以重点关注国际化程度高的大学。许多学校都有出国交流项目,有些学校的出国交流比例很高,如汕头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深圳大学等。
2.从就业的角度出发,考生可着重选择实力强的行业特色型大学——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前隶属于国务院某个部委(比如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等)的大学,这些院校的畢业生就业具有针对性,前景也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