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的疗效

2020-07-23 04:07吴玉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夹脊补阳汤加减

吴玉玲

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常伴随着神经痛、疱疹皮损等临床症状。当疱疹消退后,患者神经节内仍有部分病毒潜伏,并在某种诱因下繁殖,导致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或坏死,从而产生疼痛。因此,PHN是最为常见的带状疱疹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目前,西药治疗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镇痛效果。而中医学认为,PHN属于“蛇丹预后痛”(俗称蛇丹),与邪毒乘之、脉络空虚和气血瘀阻等因素有关。补阳还五汤主要用于气虚血瘀证,具有补气、活血和化瘀等功效。针灸通过刺激足三里、夹脊穴等特定穴位,可影响交感神经末梢,起到镇痛效果[2]。基于此,本文将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84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52.57±7.35)岁;病程0.2~1.5年,平均病程(0.85±0.26)年;病变部位:胸肋部20例,腰腹部13例,其他9例。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2.53±7.49)岁;病程0.2~1.6年,平均病程(0.78±0.27)年;病变部位:胸肋部19例,腰腹部14例,其他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PHN诊断标准:a.带状疱疹消退后,其受累皮肤仍存在持续性的刀割样神经痛,或查体带状疱疹遗留皮损超过1个月;b.疼痛部位不固定,多为身体一侧;c.因疱疹病毒具有“人时性”,疼痛多发生在夜间12:00至凌晨3:00。②气虚血瘀型PHN:皮疹消退后,发病部位仍疼痛难忍,患者舌紫暗,苔白,脉弦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气虚血瘀型PHN;②无慢性代谢性疾病;③肝、肾功能正常;④接受中药外敷、针灸等。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伴有严重感染性疾病;③晕针或晕血者;④合并严重的器质性疾病。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即患者遵医嘱口服75 mg奥司他韦,2次/d;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次,2次/d;维生素B110 mg/次,3次/d。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①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20 g、赤芍10 g、红花8 g、桃仁8 g、川芎8 g、当归8 g和地龙5 g。若头部疼痛可加藁本和细辛;上肢疼痛可加桑枝和姜黄;下肢疼痛可加木瓜和牛膝;胸背部疼痛可加柴胡和郁金;腹背部疼痛可加宽筋藤和川断;疼痛剧烈可加川楝子和延胡索。水煎服1剂/d,纱布将药渣包裹后,趁热外敷至患处,15~20 min/次,1次/d。②针灸:选取皮损部位围针、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的夹脊穴、足三里为主要针刺穴位。三叉神经痛取颈部夹脊穴和合谷;腰部、骶部神经痛取腰骶部夹脊穴和阳陵泉;肋间神经痛取胸背部夹脊穴和支沟。针刺方法:皮损局部采用1寸针向疱疹皮损方向斜刺25°~30°;夹脊穴采用40~50 mm毫针向脊柱方向斜刺,提插泻法,进针1寸;病损部位围针,根据患者的患处面积确定针数,进针得气即可,每针间距1.0~1.5寸。合谷、阳陵泉和支沟选用40~50 mm毫针直刺,提插泻法,进针1寸。30 min/次,1次/d。两组患者均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疼痛完全消失;显效:疼痛基本消失,但停止治疗后偶有发作;有效:疼痛程度有所减轻;无效:疼痛程度无明显好转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VAS评价,评估标准[4]:0分:无疼痛;1~3分:轻微疼痛;4~6分:中度疼痛,对睡眠有一定影响,但可以忍受;7~9分:重度疼痛,对食欲和睡眠有严重影响,疼痛难忍;10分:疼痛难以忍受。③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的治疗效果,疗效根据国际睡眠效率判断:治愈:疼痛、焦虑和神经紧张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睡眠质量评分≥75分 ;显效:疼痛、焦虑和神经紧张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65分≤睡眠质量评分<75分;有效:疼痛、焦虑和神经紧张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55分≤睡眠质量评分<65分;无效:疼痛、焦虑和神经紧张等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睡眠质量评分<55分。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3 两组睡眠疗效对比 观察组睡眠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表3 两组睡眠疗效对比[n(%)]

4 讨论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神经分部区域出现不规则红斑,随后又出现多数或群集的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疱疹,并迅速变为水疱,后遗神经痛是目前最为常见和棘手的并发症。PHN病程较长,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不愈,疼痛难愈。并且,患者年龄越大,PHN发病率越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3]。基于此,本文特针对补阳还五汤加减及针灸联合治疗气虚血瘀证PHN的效果展开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气虚血瘀型PHN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及针灸的联合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可知,在中医学中,带状疱疹被称为“蜘蛛疮”、“缠腰火丹”和“蛇串疮”(蛇盘疮),发病多与湿热毒蕴、血虚肝旺导致的气血凝滞和经络堵塞有关,从而引起剧烈疼痛,经络不通则痛,病程迁延难愈[4]。相关研究[5]发现,气虚血瘀型PHN的中医治疗主要以祛瘀通络、活血止痛为主。补阳还五汤加减由川芎、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和桃仁等多种中药材组成,其中,黄芪可补脾元气(可补益元气);当归可活血养血;桃仁、红花、赤芍和川芎等可活血祛瘀;地龙可解毒通络;延胡索可行气止痛,诸药合用具有通络、止痛和活血等功效[6]。针灸通过刺激夹脊穴、足三里等穴位,可调和患者脏腑阴阳气血,缓解疼痛[7]。其中,皮损部位围针可通利经气;针刺足三里可调补正气;针刺夹脊穴可阻滞神经中的痛觉纤维传导,提高机体的疼痛耐受性。并且,针刺夹脊穴可引起针感传导反应,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化学介质,起到镇痛效果。针灸以上穴位,还可提高因机体免疫力低下引起PHN的患者的免疫功能[8,9]。补阳还五汤加减及针灸联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可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杨丽云等[10]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本文研究结果相符,说明补阳还五汤加减及针灸联合治疗PHN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气虚血瘀型PHN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及针灸的联合治疗有良好效果,不仅能减轻神经痛,还能改善睡眠质量,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夹脊补阳汤加减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分析脑梗死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研究
PFNA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健身气功与“夹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