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纪峰,张志梅
(沂源县中医医院,山东 淄博 256100)
骨折术后早期肿胀属于骨科临床多见的一种症状,在患者发生术后肿胀症状时,如果没有及时消肿处理,会直接对骨折愈合和后期的功能恢复造成较大的影响。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肿胀是因为机体在手术后产生的一些炎症反应会改变血管的微循环,继而增加肢体组织间液所造成的,使用西药治疗时主要以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若应用方式错误可能会加重患者症状,继而出现肝肾功能损伤或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中医则认为,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进行消肿益气、利水活血等消肿方式进行治疗[1]。本文就此研究分析利用中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将86例2018年3月~2019年4月与我院进行四肢骨折手术的术后早期肿胀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43例、实验组43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50.87±4.12)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1.34±5.08)岁。其中,尺桡骨骨折31例患者,肱骨骨折37例患者,股骨骨折18例患者。整理患者一般资料后确认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给予患者七叶皂苷纳静脉滴注治疗,配比为20.0 mg七叶皂苷钠+10% 500.0 mL葡萄糖注射液,1次/d,持续7 d为一疗程。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治疗。中药药剂组方为本院自拟:桃仁9.0 g、牛膝9.0 g、红花9.0 g、当归9.0 g、没药6.0 g、川芎6.0 g、五灵脂6.0 g、甘草6.0 g、地龙6.0 g、秦艽3.0 g、香附3.0 g,1剂/d,温水煎服,持续7 d为一疗程。
两组均治疗1疗程观察治疗结果[2]。
对比两组患者间的治疗有效率以评价治疗效果。显效:皮温上升,皮纹变浅至消失,皮肤紧张度较高;有效:皮温较低,有皮纹,皮肤紧张度稍高于正常皮肤;无效:皮温较高,无皮纹,皮肤紧张度较高,有水泡。
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 20.0)辅助组间检验运算,对应以()、(n)%表示计量、计数资料数据,当P<0.05即表明数值有可比性。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5.35%较清晰的高于对照组74.4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四肢骨折属于比较多见的一种骨科骨折,治疗时多使用骨折内固定术,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在术后会因为创口局部出血或炎症反应引发肿胀,也可能进展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同时,肿胀也会对体内的局部动静脉造成一定程度的压迫,产生静脉淤血或供血不足的状况,均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
而在中医看来,骨折部位在术后受到内源性炎性物质影响,血管通透性和血流均发生改变,血液黏度增加,会呈现出中医的“血瘀”,消除血瘀和肿胀,才能缓解局部组织的压迫状况,继而促进骨折部位愈合。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本院自拟药剂能够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减轻血瘀浓黏、凝集的程度,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快速恢复,使血肿内瘀血能被快速吸收,也利于消肿。本次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5.35%较清晰的高于对照组74.42%(P<0.05)也证明这一点。
由此可得,应用中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患者可以更有效的改善肿胀症状,加强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期恢复,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