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艺术设计类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展示艺术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专业课程目标和能力的全面梳理及综合分析,找到与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契合点和切入点,开展相关分析研究,编制与艺术设计类专业相融合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方案,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以期探索传统的文化基础学科服务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应用型路径。
[关键词] 与专业融合;高职;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 王晓红(1972—),女,上海人,本科,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6-0228-03 [收稿日期] 2020-06-12
一、研究背景与价值
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是长期的瓶颈问题,通识课程要为专业课程服务,为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发挥促进和推动作用,就要打破这两类课程的體系壁垒,通过课程能力分析、知识群混合重组、教学方法变革等手段,实现两者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以“大学语文”为例,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领域各专业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补充文化基础知识、为学生专业学习奠基的作用。但文化基础学科与专业教学之间基本上处于游离割裂的状态,使之无法更好地辅助专业教学。为体现语文的应用性功能,除了文学类作品,很多教材增加了“应用文写作”内容,有些学校则根据本校实际,增补了一些专业知识介绍,但这只是内容上的简单相加,对专业教学及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并无实质性帮助。事实上,文化基础学科只有向专业教学渗透并与之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目前,与专业融合的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模式研究的相关案例较少,因此,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与专业融合的高职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基于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领域文化基础学科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教学的思考。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试点,开展专业课程能力分析研究,学生需掌握的能力有审美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策划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语言组织及口头表达能力等;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以进行设计说明、文字标注或文案设计,传达设计意义及设计主题的精神意义等。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模式加以学习训练,为学生专业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据此设计制定与专业融合的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方案,对大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开展教学实践。
二、与专业融合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路径与方法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能力分析
艺术设计类专业包括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展示艺术设计、游戏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专业,其本身是艺术、技术与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综合性专业门类,具有一些共性的培养目标。即都要求学生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具备一定的阅读、写作、口头表达、逻辑思维、手绘制作能力等。以广告设计制作专业为例,学生在作品设计过程中,需做大量的思想准备工作,包括设计理念、设计构思、文案策划、故事设计、视觉表现力、产品的再现表达等。学生还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再以展示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在培养学生专业设计语言技能的同时,需具备较强的展会活动方案策划能力,具体体现在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力。
(二)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设计“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方案
1.构建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模型
在专业课程能力基础上设计编制“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方案,构建共性能力目标与个性体现相结合的应用型教学模型。共性能力体现在广泛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目标、情感目标、语文能力目标,个性体现则根据艺术设计类专业技能目标,对不同体裁、题材的篇目,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以更好地巩固共性能力。
2.“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方案路径
“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方案要适应专业特性,就要从艺术设计类工作的内容和形态出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转变。
一是教学组织由集中向分散形式转变。基于艺术设计类工作模式的“大学语文”教学,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组,根据教师设置的任务,小组共同学习研讨。教师不再是单一组织方,师生之间、小组之间形成双向、多向互动,学习小组成为教学组织的主体部分。
二是学习形式由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教学组织形式转变促进学习形式转变。一般情况下,高校(含高职院校)的教学通常是灌输式,较少充分互动,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较为普遍。“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方案以作业活动为核心,基于专业能力组织课程活动,设置问题导向,任务引领,形式多样,集体作业活动与个体作业活动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一定人群范围(小组)内组织学习,建立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具有翻转课堂的意味。
三是教学方法由共性需求向个性需求转变。听、说、读、写能力为语文课程基本能力目标,也是传统意义上满足学生对文化基础等通识课程的共性需求。“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方案在基本能力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教学侧重点有所变化,即基于专业能力设置教学内容,重在作业形式设计。如阅读审美活动、链接式拓展阅读、推荐阅读、研究性学习(讨论、辩论、读书笔记)、比较学习、讲说课文、小论文、类比思维训练(艺术思维的基础)、计算机辅助制作(大一学生所学专业内容有PPT、AI、PS、3DMAX、H5演示等)、微电影、手绘、摄影、小品、小说改编剧本、自导自演、广告语(文案)编制、活动方案策划、写作(归纳总结性)、课堂手机查阅资料等。根据不同课文设计不同作业内容,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教学形式灵活,针对性较强。
四是考核评价方式由个体向团队转变。在艺术设计工作中,个人的创作能力固然举足轻重,但要实现“完稿”,彰显设计作品卓越的表现力,往往需要依靠團队来成功运作。“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方案根据艺术设计类专业特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重在向团队倾斜,对团队整体评价。对个人的最终考核评价由几个方面组成,即“团队基本分+个人积分+个人加分+团队表现分(相对于其他团队)”。小组(团队)分数即为小组成员的基本分数,对小组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加分奖励,对于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的改善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三、“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案例举枚
1.课程教学目标的新增内容
语文教学在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三个方面中,情感目标中新增“树立职业道德意识,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培育团队合作精神”的目标;技能目标分为“语文技能”和“专业技能”,其中专业技能目标(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新增“类比思维训练、手绘草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作、微电影、摄影、创意(活动方案)策划、广告文案、作品表达表现(口头及书面)、工作项目组织等”目标。
2.方案细则的四个方面
组织形式方面,在“听说读写”基本模型不变的基础上,以作业活动为导向组织语文学习活动。文章内容、其思想性、写作特点等为语文教学常规过程,在此略过不提。根据教师设置的任务,将作业活动融入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形成“思、学、行”三个步骤:思,即学生独立思考→学,即小组共同学习研讨形成共识→行,即学习成果的表现方式(或集体表现,或派代表行事)。
教学分课前(准备)、课中(执行)、课后(作业)三个阶段。以“作业活动设计”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任务引领,开展链接式、开放性学习,形式多样。基于专业能力组织课程活动,集体作业活动与个体作业活动有机结合。
方案设计重点体现在作业活动(方案)设计与问题设计两者紧密结合。作业活动(方案)设计围绕主题,结合专业能力,设置问题导向,逐步展开学习活动。作业活动(方案)设计主要是根据体裁、题材、内容,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作业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比较阅读可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彻,在专业融合方面自由创作的空间更大。
在考核评价方面,除团队基本分数外,辅以积分制和加分制。完成任务点有积分,主动完成额外任务有加分。
3.教学案例(作业活动方案,以篇目举例)
说明:以《大学语文》(第九版)简编本教材55个篇目为例,选取其中2篇,按照课前(准备)、课中(执行)、课后(作业)三个阶段举例。
(1)《谏逐客书》与《谏太宗十思疏》
课前:阅读《谏逐客书》,比较阅读《谏太宗十思疏》。
课中:认识两篇谏文均体现了朝臣向帝王推销其思想的策略,实际上可看作是一种营销策略。就你所学专业而言,营销策略是今后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给你一个选题让你做营销,你的策略是什么?(以小组为单位)
课后:总结课堂讨论的课题,制定一个营销方案(策略)。
(2)《捡麦穗》
课前:泛读文章,学习体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奉献精神。回顾你与某人的温暖经历与感受。
课中:交流体会“奉献是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
课后: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主题,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设计一个广告文案,展示艺术设计学生策划的一个相关活动方案。
四、“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方案研究的实践意义
1.形成人文精神培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相融合的大学语文教学体系
通过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是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与专业融合的高职“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模式,将专业技能训练融入语文教学,不仅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更进一步创新了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形式与途径,发挥了学中做、做中学的作用,提升独立思考能力,激发更多创新思维。例如《赤壁赋》,作者苏轼写泛游大江之乐,转到顾念人生之悲,再复归于精神解脱的愉悦,在悲、乐转换中,提出人生“变与不变”的哲学命题。因文中折射中国古典哲学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可在课前准备环节以“变与不变”为主题,各小组自行创作一个节目(一种表达形式),可以是小品、演讲、辩论、讲故事、编故事等,并配合PPT等声画效果,体现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凸显人文精神得培育目标,同时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充分调动起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摆脱文化基础学科局限性,使“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发生变化
大学语文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融入艺术设计类专业能力要素,形成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特色,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和应用性。这使得“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可被视为准专业基础课程,实现服务专业教与学的目标,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深入拓展留出时间和空间,为学生专业学习拓展广度和深度奠定了扎实基础。
3.突破瓶颈,解决文化基础类课程与专业教学割裂的问题
在职业教育领域,文化基础类课程与专业课程割裂的问题较为突出。文化基础课程游离于专业教学之外,停留在通识性功能的平台上,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专业教学。“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案例。以本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展示艺术设计)为试点,“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方案取得良好效果。大部分具有被动学习习惯的学生改变了学习方法,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学习形式等方面发生明显转变,且积极创新、主动创新的意识和行为(这一点对艺术生来说尤为重要)持续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讨论性学习成为常态,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主观意识强烈。同时,专业学习基础扎实,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方法能力普遍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审美能力、策划能力等持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4.为高职其他专业提供案例
将大学语文教学与艺术设计类专业融合是一種有益的尝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可针对不同专业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如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既需掌握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又需掌握营销策略和方法,具备人际沟通能力,在方案中可重点设计识记背诵方法、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营销方案策划、交流沟通技能等方面的任务。又如国际物流或者国际贸易专业,其专业特性在于货品制单、管理及与人的电话沟通、人机沟通等,在方案中可设置人际交流、心理探索、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训练。进而推广至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学科,同样可以依循这样的路径。这种应用型方案又形成一种理念,即文化基础学科在培养通识能力的基础上,可以更有效地为专业教学服务,这也是基础学科文化与专业文化的一种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汤丰林.教师培训:理性与实践的核心关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路海萍.职业教育概论[M].四川:巴蜀书社,2011.
[4]孙建军.语文对话教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Applied Teaching Model of College Chine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Art Design Majors as Examples
WANG Xiao-hong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Arts,Shanghai Communications Polytechnic,Shanghai 200431,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art design majors (advertising design and production,display art desig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rough comprehensive combing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objectives,it finds the conformity point and the breakthrough point with the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objectives.Then it carries on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earch,compiles the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reform plan which merges with the art design majors,and applies it to teaching practice,in order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path of how to make basic cours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o serv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teaching.
Key words:integration with professional teaching;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ollege Chinese;applied;teaching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