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的学校情感联结与城市根植意愿

2020-07-22 02:10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所在城市意愿个体

艾 娟 周 迪

(天津商业大学 心理学系, 天津 300134)

全国多数城市上演的“人才大战”通常采用的策略是“引进来”,相比较而言,让人才“留下来”的策略也应该进一步受到重视。2018年5月16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推出的“海河英才”计划提出,只要符合学历型人才的条件,即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可直接落户天津。这种政策的推出引发了社会强烈反响。对于在天津就读的高校学生而言,这一政策是否会更有利于让他们倾向于毕业后根植于此呢?基于这个问题的心理学思考发现,人才政策多基于物质层面等方面的丰厚,这往往会忽略了人才在去与留之间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情感依恋,尤其是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建立起来的对学校、对学校所在城市的依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大学生群体而言,仅仅有物质方面的吸引并非是最重要的,还需要重视个体与学校、城市所建立的情感联结,这样才更有利于留住人才。那么,大学生对学校建立起来的依恋感真的会进一步影响到与学校所在城市的情感联结吗?对学校、对城市的依恋是否能够增强个体对所在城市产生较强的根植意愿呢?因此,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为“留人政策”的制定与推行提供一个新视角。

一、问题提出

(一)地方依恋

地方依恋是指人们与其居住地之间的情感联结[1]。地方依恋具有的心理属性体现在它作为一种人与地方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结方面。学界普遍认为地方依恋是多维度的,但是至于它包含几个维度却存在不同的观点。二维结构观认为地方依恋包含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两个维度[2],地方认同侧重于情感象征意义的依恋,地方依赖则侧重于对地方功能意义的依恋[3]。三维结构观认为地方依恋除了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还存在第三种因素,第三种因素可以是日常生活与地方的情感联系,也可能是一种生活社交形态关系[4]。四维结构观则认为地方依恋包括地方依赖、地方认同、情感依恋与社交联结[5]。在见仁见智的观点中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地方依恋至少包含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两个方面,而其他维度则各有分歧。在本研究中,我们支持和沿用学界对地方依恋的基本认知,即地方依恋包含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两个方面。

那么,地方依恋作为个体与地方建立的情感联结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国外学者的地方芭蕾理论[6]、地方依恋发展理论[7]等都解释了地方依恋的形成过程。地方依恋的形成一方面是人与地方的相互作用,地方满足了人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是在人与地方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其地理环境、文化氛围等产生的一种依恋情绪,希望与其保持临近距离[8]。Fried提出,人们会因为离开一个地方而感到悲伤,负性情感对地方感知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地方依赖通常是指人与地方相互作用形成的正性情感,如某个熟悉的地方会带来安全感,增加积极情绪[9]。因此,地方依恋本质上是一种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结,依恋的地方带给人积极、愉悦、安全、放松等正性情感[10],而离开这个地方则导致悲伤、失落等负性情绪。

较以往而言,对地方依恋的研究多集中于旅游领域[11],研究对象多为稳定的社会市区居民[12],或者景区游客等暂时性的人群[13],而忽略了对大学生地方依恋的研究。研究发现,个体距离某个地方越远,地方依恋越弱,距离某个地方越近,参与该地方的活动频次就会增加,地方的功能性特征就会增加,从而导致地方依恋[14]。基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学校、学校所在城市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熟悉且距离最近的地方,个体在学校期间会对大学、大学所在城市体现出高频率的参与度,从而形成以学校为核心、以城市为辐射的依恋情感。具体来讲,大学生会对学校、学校所在城市产生依恋,而且这种依恋情感会以学校依恋为基础而建立,并进一步影响个体在城市的根植意愿。

(二)学校依恋

如前所述,大学生的情感联结是以学校为核心向周围进行扩散,即大学生对学校的情感联结应该是更为积极正向的心理联结。因此,学校依恋是指学生对学校的情感联结[15],反映了学生对学校的喜爱程度,感觉自己是学校的一分子,为自己的学校感到自豪,学校依恋强调使用心理归属感去描述个体与学校的关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学校依恋区别于学校联结。学校联结是将主客体限定在学校情境下,研究个体与学校以及学校环境中的人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系,所反映的是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在学校中感到的被关怀、认可和支持[16]等情感,其内容主要包括学校依恋、学校成员的依恋和学校承诺[17]。而本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学生对学校所持有的一种归属与依恋感,因此使用学校依恋更为合适。根据自我系统过程模型,学校依恋既是学生关系需要满足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个体自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8]。学校依恋更多表达的是学生对学校的依赖与信任程度,相比于学校适应情感更加强烈和积极,应该是地方依恋形成的重要基础。综上,本研究假设学校依恋与地方依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三)根植意愿

根植意愿衡量的是区域对人才的保留能力,它反映了个人持续在一个区域生活和工作下去的意愿[19]。目前对人才根植意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人才吸引或保留的领域,例如,区域大道多样性[20],产业聚集程度对区域人才吸引力的影响[21];采用区域人才的根植意愿来衡量区域对人才的保留能力[22]。研究发现,根植意愿可以作为一种行为倾向,其与地方依恋的相关性最高,联系最紧密[23],对地方的情感依赖和功能依恋越强,个体对地方的根植意愿越强烈。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地方依恋的程度由浅及深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地方熟悉感、归属感、认同感、依赖感和地方根植感[24]。其中,根植意愿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地方依恋形式和结果。基于此,本研究假设地方依恋会影响大学生的根植意愿。

综合以上分析,本研究将深入探讨大学生的学校依恋、地方依恋(含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以及根植意愿之间的关系,并构建出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学校依恋、地方认同、地方依赖与根植意愿关系的假设模型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天津7所高校随机选取45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22份,问卷有效率为94%。其中男生145名,女生272名,性别缺失5人。

(二)研究工具

学校依恋问卷:该问卷是在参考同类问卷的基础上编制而成[25],包含5个项目,如“我喜欢我的学校”等,分数越高表示个体对学校的依恋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问卷信度系数为0.87。

地方依恋问卷:改编自池丽萍和苏谦编制的青少年地方依恋量表[26],该量表共12 道题,包括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两个分量表。采用5点计分方法,分数越高表示地方依恋的程度越高,该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在本研究中两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1、0.94,问卷的总体信度系数为0.95。

根植意愿问卷:在胡蓓和翁清雄编制的问卷基础上[27],扩展为6个条目的量表,如“如果在其他地区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我会马上离开这个城市”等,采用5点计分,分数越高表示根植意愿越强烈,该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0,研究中该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85。

(三)数据分析

采用 SPSS22. 0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分析;使用Mplus8.0进行中介模型分析及Bootstrap检验。

三、结果

(一)学校依恋、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和根植意愿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对学校依恋、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和根植意愿的得分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学校依恋、地方认同、地方依赖、根植意愿两两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见表1)。

表1 各变量的描述分析与相关分析

(二)学校依恋、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和根植意愿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

根据本研究假设模型,进一步探讨学校依恋、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和根植意愿之间的影响关系。采用Mplus 8.0进行分析,Bootstrap(N=1000)估计法进行参数估计和中介效应显著性检验,根据95%的置信区间中是否包含0来判断中介效应的显著性。结果发现,模型的拟合度良好,χ2=748.37,df=224,χ2/df=3.34,CFI=0.928,TLI=0.918,RMSEA=0.075,SRMR=0.052。模型路径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学校依恋不能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根植意愿(β=0.033,p=0.537>0.05),且学校依恋不能显著正向预测地方依赖(β=0.016,p=0.768>0.05);地方认同不能显著正向预测根植意愿(β=0.126,p=0.115>0.05);学校依恋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地方认同(β=0.597,p<0.001),地方认同显著正向预测地方依赖(β=0.760,p<0.001),地方依赖能显著正向预测根植意愿(β=0.675,p<0.001)。整体来看,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在学校依恋与根植意愿的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由“学校依恋→地方认同→地方依赖→根植意愿”产生的路径,95%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0.237,0.409),表明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在学校依恋与根植意愿间具有显著的间接效应(间接效应值=0.306)。综上,学校依恋并非直接影响个体的根植意愿,而是通过个体对学校所在城市的认同以及依赖作为中介来间接影响个体对城市的根植意愿。

四、讨论与启示

本研究基于正向情感联结的视角,详细探讨了大学生在根植某个城市的决策过程中会受到学校依恋、地方认同以及地方依赖的重要影响机制。本研究并未发现学校依恋对根植意愿存在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这说明,大学生与学校建立的积极情感联系,或者说个体对学校的认可与喜爱、归属与认同并不能直接提升个体留在学校所在城市的意愿水平。但是,学校依恋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个体对学校所在城市的认同,从而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另一个假设,即大学生的地方依恋主要是以学校依恋为核心或者基础而扩散开,继而形成对学校所在城市的认同感,这种情感认同与地方依赖共同预测了个体的地方根植意愿。

那么,大学生学校依恋的形成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呢?首先,距离和熟悉会产生喜欢。学校依恋的形成与距离存在负相关,学校是大学生的重要生活学习场所,参与学校的活动频次就会增加,学校的功能性特征就会增加,从而导致学校依恋[14]。其次,学生对学校的融入感是学校依恋的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的另一个身份标签和心理标签,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融入感和自豪感是学校依恋的重要情感反映指标,它反映了学生对学校的喜爱程度和心理归属[15]。

那么,大学生的学校依恋又是如何影响到个体对学校所在城市的情感呢?从一定程度上讲,学校活动和生活也是镶嵌在城市范围内的。对学校的依恋也进一步促进了个体对所在城市的文化、风俗、发展、功能等各方面的熟悉、接纳甚至是依赖,并进一步融入个体的习惯、记忆和自我系统中。虽然个体对所在城市的根植意愿也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人才政策中的物质回报、户籍、晋升空间、发展机会等,但本研究却从另一个视角发现,大学生群体的去与留还会受到个体与学校、学校所在城市所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结的影响。

当然,有关青年人才学校依恋、地方依赖与根植意愿的关系研究才刚刚开展,接下来的问题是可以进一步探讨学校依恋形成过程中学校适应的重要作用,还可以继续探讨地方依赖过程中不同的积极情感的具体作用。但就本研究的结论而言,我们尝试着从另一个侧面对大城市推出人才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从2017年至今,西安、武汉、成都、杭州等大城市都开始实施“人才引进”政策,即因工作需要,当地的单位录用一个外省、市的在职的,且就业至少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学历高于当地人才引进的最低要求的人才来当地就业。北京和上海也推出新的政策,开始争夺目标人才。如文中第一段所指出的,以天津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推出的“海河英才”计划为例,只要符合学历型人才条件,即全日制高校毕业,本科不超过40岁,硕士不超过45岁,博士不受年龄限制,即可直接落户天津。享有该项待遇的还有创新型人才、资格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急需型人才,放宽落户条件,改革人才落户制度。但是,我们的研究也发现,仅仅有物质方面的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情感上的联结作为辅助,这样更有利于留住人才。而这种情感就是,青年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对学校的依恋感,对学校所在城市的特殊情感联结,这些情感能够促使个体产生较强的根植意愿。

在“留住人才”的政府决策过程中,如何与高校一起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提升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建立起来的学校依恋和地方依赖是提升人才根植意愿的关键。从学校层面上看,一方面要积极调动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参与度、认可度,从而提升大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让学校成为大学生认可、接纳并引以为傲的身份标签和心理标签;另一方面,要通过一定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对学校所在城市了解、接纳和喜爱,让大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城市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关系。而从城市层面上来看,通过不同形式的城市标志性、典型性活动,提高青年学生对城市多样性的认知度,提升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学生对城市功能的依赖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因在外求学而爱上一所学校,因一所学校而爱上一座城市、爱上一个地方,这应该是人才留下来的最好解释,而这也为各地“人才引流”或“留人政策”的推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猜你喜欢
所在城市意愿个体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个税起征点须提高,但要以所在城市的生活成本为据
How Cats See the World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球场介绍
琴童风采
琴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