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ICU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与干预效果的分析

2020-07-22 05:37黄玲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8期
关键词:医嘱耐药性病菌

黄玲玲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多重耐药菌是指临床使用的至少有三种抗菌药物同时出现耐药性的细菌。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多重耐药菌为条件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其包含了革兰阴性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革兰阳性菌包含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以及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等,在此之外,淋球菌、霍乱弧菌、脑膜炎球菌也在其中[1]。临床上住院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后一方面耐药菌本身治疗难度其他,同时也可能会对患者原发病造成影响,让病情更加复杂,症状更加严重。多重耐药性菌的耐药的耐药性原理较为复杂,其中最为常见的情况时菌体内产生氨基糖苷钝化酶或β-内酰胺酶等灭活酶,从而对相关药物产生耐药作用;细菌胞膜增厚,通透性能变差,药物无法正常进入菌体内;细菌泵出系统改变,泵出功能增强,能快速排除进入细菌内的药物;胞膜主动转运降低,新的新陈代谢渠道产生以及靶位改变等[2-3]。内科ICU患者大多病情较为严重,自身免疫系统功能较差,因而更加容易并发各类病菌感染。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内科ICU患者实施目的性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性感染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病例数总共40例,均为2017年~2018两年间在我院入住内科ICU治疗。患者或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研究设置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例数对等,根据入选总例数进行平均分配,最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分配病例20例。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4~61岁,平均(31.22±8.73)岁;对照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1~59岁,平均(30.43±8.68)岁。两组患者入院时均未检查多重耐药菌感染。两组患者ICU病房使用情况、病床使用情况、护理人员以及保洁人员均无变化。两组研究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区别,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根据患者原发病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和临床护理服务。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出现感染趋势后立即对患者进行单间隔离。密切监护患ICU入住期间各项生命指标变化情况,对症进行吸氧、吸痰等处理措施。定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为卫生清理。在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前采集血液、尿液、粪便、痰液以及其他分泌物样本进行细菌检验。

观察组患者首先执行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护理措施。并再次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和相关干预措施。以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细胞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多重耐药菌为重点监测目标进行持续监测。每天在固定时段(一般在早餐前,痰液、粪便等标本除外)采集相应标本进行细菌检验和药敏实验。细菌检验结果以及药敏实验结果每天进行记录,每周对相关耐药性菌检查结果进行纵向分析,探明近段时间内患者多重耐药菌检查结果、耐药性详情、感染趋势等,并汇总分析结果,并将监测结果反馈到临床医师处。与临床医师商议后制定具体的干预措施。让所有相关临床医护人员参与干预措施制定的工作中,并说明患者多重耐药性菌检测结果,耐药性详情以及感染趋势。对相关医护人员宣传多重耐药菌出现原因、耐药机制、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干预方法。对每一例患者采用个性化多重耐药性防控方案,实施单间隔离。要求病房门口配备免洗消毒液,医护人员执行相关操作前必须进行手卫生消毒处理。定时清扫病房环境,定时对病房地面、空气、创伤用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及时清理患者排泄物。定时对患者创口、手术切口、皮肤穿刺部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应用荧光标记法每日检查患者床上用品已经病房环境的额清洁消毒效果。

1.3 多重耐药菌判定标准:在各类抗菌药物各选择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药物未代表进行耐药性实验。在耐药性实验中如果病菌对某一种药物有产生耐药反应,表示对该类型药物有耐药性。若病菌对3种以上的药物有耐药反应则表示该病菌为多重耐药菌。

1.4 多重耐药菌感染诊断和计算方法:对各类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观察并判定目标菌类阳性情况。同一患者多次送检样本分离处的同种多重耐药菌以单次培养病菌数量最大的为培养结果。

1.5 观察指标: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或有耐药菌感染趋势到下达隔离医嘱时间在1 d以内的患者例数与总例数之比为隔离医嘱24 h下达率;自制调查问卷,调查相关医护人员对相关防控知识知晓程度,从问卷上判定医护人员是否知晓合格,知晓合格例数与有效回收问卷总数之比为相关防控知识知晓合格率;随机抽查医护人员执行相关操作前是否进行手消毒,执行手消毒例数与被调查总例数直逼为手卫生依从率;应用Excel软件记录统计各组各类目标监测菌培养结果以及感染情况,并计算检出率和感染率。

1.6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采用卡方检验,检验结果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隔离医嘱、防控知识掌控与手卫生依从性:观察组隔离医嘱24 h内下达18例,隔离医嘱24 h下达率为90%;对照组隔离医嘱24 h下达13例,隔离医嘱24 h下达率为65%。观察组隔离医嘱24 h下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7.9211,P=0.0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干预知识知晓情况进行不记名调查,对照组有效回收问卷调查13份,其中11份知晓合格,其医护人员对相关防控知识知晓合格率为84.62%;观察组有效回收问卷调查12份,全部知晓合格,其合格率为100%。观察组医护人员对相关放开知识知晓情况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6.6613,P=0.0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对医护人员相关操作手卫生已从情况随机抽查50次,按规范执行42次,手卫生依从率为84%;观察组对医护人员相关操作手卫生依从情况操作随机抽查50次,按照规范在执行医护操作前进行手卫生处理的有48次,手卫生依从率为96%。观察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0000,P=0.004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多重耐药菌构成与分布规律:对照组中总共检出多重耐药菌97株,观察组中共检出多重耐药菌株51株。两组患者所检出的各类多重耐药菌构成比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目标检测菌构成比例分布基本一致,均以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为主要构成部分,其次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细胞菌,再次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再次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最后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构成统计表

2.3 耐药菌感染:对照组20例患者中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总共5例(感染率:25%);观察组20例患者中2例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率:10%)。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7922,P=0.005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容易引起病菌变异,病菌对药物敏感度降低,耐药性增高,部分病菌可能表现为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明感性降低,形成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可对多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甚至部分病原菌对当下常用的各种抗菌药物均有耐药性[4-6]。多重耐药菌会增加疾病治疗难度,通常需要采用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才能有效消灭病原菌,起到相关治疗效果。近年来多种病原菌耐药性不断增高,多重耐药菌出现频率不断增高,耐药菌种类也不断增多,为临床医学带来重大压力[7-10]。

3.1 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以及卫生习惯:通过采取各种方法对医护人员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知识培训进行强化,加强其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知,保障医护人员具有正确有效的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能力。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测能力予以提高[11-17]。若检测确定为多重耐药菌阳性,要进行及时的上报。1CU护士需要对自身责任感进行加强,详细了解ICU患者病史以及合并症和抗生素应用情况。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治工作中,医护人员要保持手部的清洁卫生。医院要提供充洗手设备和速干消毒剂,在治疗ICU患者时要及时进行手部消毒。

3.2 隔离措施:由于ICU患者相对较多,此次研究实行了床旁隔离和单间隔离结合干预措施。严禁将病情严重的患者安置在其他患者旁。若确确诊为多重耐药菌感染,需要采取严格的隔离应对方法,科室在接到隔离通知后,要及时的对患者予以隔离,营造较好的治疗环境。在病床前更换为蓝色卡,以便提醒医护人员采取无菌操作,每日要定时清 理垃圾,且对垃圾进行销毁处理。在隔离期间,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紧密的检测,若患者的多重耐药菌转阴、临床症状好有所好转,以及治愈,则可将隔离解除。

3.3 对患者接触的医疗器械进行及时的消毒处理:对于患者在治疗中所使用到的医疗器械,如温表、血压计、听诊器以及输液架等,需要进行及时的消毒,条件允许可采取专人专用。对于无法进行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如轮椅、心电图机以及担架等,在患者使用后要予以擦拭、消毒。医护人员出人ICU病房前,要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患者使用过的床单等物品要采取消毒在进行清洗。并且对病房内进行空气消毒,可使用紫外线灯照射等措施。

3.4 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医师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剂量,护士要严格的按照医嘱指导患者进行用药治疗。要保证药物能够对病菌予以杀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控制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另外,需要多加注意患者的营养支持,给予其高蛋白、高维生素以及高纤维的食物食用,已起到加强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抗生素药物的使用。

本研究种,我们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细菌监测和干预措施。研究结果证明,观察组隔离医嘱24 h下达率、医护人员相关防控知识知晓合格率、手卫生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控制感染率方面,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构成比以及构成分布情况均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对内科ICU患者实施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及相关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相关细菌感染预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能尽量避免感染重症患者再感染多重耐药菌。

猜你喜欢
医嘱耐药性病菌
不孕不育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159株淋球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实验研究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冬天用围巾包住口鼻为什么不好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苍蝇为何不会被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