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卿
(东华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江西 抚州 344000)
传统的江西民歌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辅以劳作、通情达事、借发情感、娱乐嬉戏,描绘情景,内容丰富,浸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界关于江西民歌的论述多关注于江西民歌发展的历史、艺术特色、创作特征与表演艺术等,但针对江西民歌中的文化与精神的角度来研究探讨的文章还较缺乏。笔者对不同时期的江西民歌中蕴藏的江西文化、精神情怀、文化自信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解读,以期展示江西民歌在日新月异变化时代下的创作与革新,同时探寻江西文化理想、精神情怀不断演变、成长的新道路。
20世纪50—60年代,有关部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了江西不同历史时期、各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1.6万余首,最终选取了其中的1262首编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这些民间歌曲将勤劳善良、淳朴智慧的江西人民建造自己美丽家园的故事一一描绘,其短小精炼的歌谣中处处体现着江西各地风淳俗美的地域风情。《江西卷》按地理位置,将江西民歌划分为五个板块,分别是江西赣中民歌、赣东北民歌、赣西民歌、赣西北民歌、赣南民歌。地理地貌、历史渊源、民俗习惯和语言等差异,使得这五个区域的民歌都有着各自的艺术风貌,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有《斑鸠调》《十送红军》《红米饭 南瓜汤》《苏区干部好作风》等等[1]。这些传统的江西民歌词曲质朴,与民众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犹如映照不同时期民俗风情、人民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
革命战争年代,一首首红歌曾教育鼓舞并吸引了无数的革命前辈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这些歌曲具有时代性的信念与理想,在单纯民族、风土、娱乐为基础的民歌基础上,延伸出适合革命战争时期吟唱的一曲曲具有共同力量和信念的红色歌谣。瞿秋白说:“通俗易唱的歌曲对群众教育作用大,没有人写谱,就按民歌曲谱填写歌词,它好听、好唱,群众熟悉,马上能流传,比有些创作的曲子还好些,所以当地的民歌变成了革命歌曲曲调的首选”[2]。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因为苏区没有专门的音乐工作者,把方针政策编成歌词套用于当地民众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民歌曲调的创作方式十分常见。这些极易上口的革命歌曲,题材内容十分丰富,从塑造红军形象到表现红军战斗历程和战斗精神,从宣传反帝反封建、提倡破除陋习到扩大红军、瓦解敌军,新思想、新理念快速地在广大民众中传播开来,在革命战争中起到了聚集、团结群众、凝聚力量的作用。例如,红歌杰出代表《十送红军》,正是源于赣南采茶戏中的长歌《送郎调》。这首歌曲起初表现的是妻子送丈夫外出打工,一路上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后来在这首长歌曲调的基础上改编延伸出当地百姓对亲人去当红军时的那份不舍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十送红军》。像这样用现成的江西民歌曲调填词后,采用新唱方式的红歌在当时那个年代极为普遍,达到了传播共产主义理想、表达军民鱼水情的效果。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老旧的生产生活方式迅速地被科技带来的便捷和高效所改变。同时,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元化且各种媒介相互融合,国际化的视听和新思维的涌现不断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大众审美能力迅速提高,文化艺术产品种类繁多。这些使得传统民歌逐渐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土壤”,优秀的江西民歌也不例外。当一种艺术形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时,如仅仅被动地保护,充其量只能是让其消亡的速度减缓而已,但民歌中所蕴藏的中华文化的精髓虽在当前环境下有所局限,却仍然熠熠生辉。因此,将传统的江西民歌进行改编创作,用新的艺术手段加工,让她冲破审美的单一性,才能使江西民歌在不同时期不断展现她的动人魅力。
21世纪以来,作曲家们在沿用传统的民歌基础上加入西方作曲技法,使得具有江西民歌特点的新民歌孕育而生。这些歌曲一般经过以下写作手法改变创作而成:(1)江西地方民歌旋律不变,但在主干音上加入装饰音,使得歌曲更柔美、动人;(2)在原始旋律的基础上变化发展,音乐丰富后能给听众在新颖中又透着熟悉的美感;(3)调式、调性的变化发展穿插于整首作品或部分乐段当中,通过转调构成曲式结构的扩展,或是通过加入对比的曲调而构成的曲式结构的扩展,大大地丰富了原有音调发展的可能性;(4)在旋律简单演变的基础上,加入多彩的伴奏,多样化的和声、和弦结构的进行更容易满足现代听众们立体化的审美需求。在音乐的语言中不断丰富自身,使得民歌具有了现代社会中的多元性,例如《红土香》《茶香中国》《那一片红》等作品,都深受民众的喜爱。
江西民歌除了音乐形式在发生种种变化外,表演及创作的手法上也更为丰富,更加立体。2008年,由江西民歌特色主题音乐改编的原创民俗风情组歌《赣鄱谣》在国际民歌博览周亮相,并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该组歌在11首江西最原生态且具典型意义的民歌基础上添加具有时代性的音乐元素,浓缩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江西民歌体系 ”[3],从音乐中折射出江西特有的风土人情,让江西民歌赋予新的内涵。《赣鄱谣》中的民歌素材取自于江西省内不同的地域,如赣南的长歌、兴国山歌、上饶地区的弋阳腔、武宁打鼓歌等,都一一展现出江西各地民间音乐的不同特点。此组歌共分为四部分:《喊春》《张灯》《唱彩》《接福》,在传统民歌和现代创作手法的音乐的编织中展现出一幅极其立体感的江西传统习俗的文化生态图。第一幅画面《喊春》,从江西古老的农耕文化唱起,描绘了勤劳朴实的江西人民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中结出了丰硕果实。第二部分《张灯》,讲述了善良可爱的江西老表甜蜜、动人的爱情故事。第三部分《唱彩》,则表现出具有浓郁书院文化、人杰地灵的江西:不仅有领冠中华书院文化的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更有一大批文人墨客,如汤显祖、王安石、朱熹、陆九渊等等。他们不仅文采斐然,更有为百姓谋福祉、取义成仁的理想与追求。最后一部分《接福》,喜庆连连地表现出赣鄱大地上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用人们心底的歌声唱出这片土地之上人们的乐观开朗和他们用智慧与汗水建立的美好幸福的家园。
千百年来,江西积淀了独特的文化,每方土地都藏着其地域魅力。无论是穿越东西方古丝绸之路的陶瓷文化,还是遥响世界的汤显祖戏剧艺术,或是根植深厚的红色精神等等,都代表着江西这片热土上人们的智慧与勇气。而这些地方特色形成的不同的文化气韵,正是魅力江西的灵魂所在。
当人们谈到江西,必会首先想到瓷都——景德镇。“中国”用英文拼写时是“China”,而“china”的最初意思正是“瓷器”。产于唐,兴于元的青花瓷器,永远在她那一身傲骨中透出含蓄、内敛的东方美。江西的两位作曲家邓伟民、熊纬,他们都选取了这举世闻名的“青花”作为创作元素,用音乐的语言诉述着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重要而璀璨的一员——青花瓷。作曲家们从江西民歌中寻找到了他们音乐的种子,而词作者们不仅从陶瓷文化的演变、发展、传承的进程中描绘着景德镇瓷器中的青花之美,更是对创造、传承着青花瓷这种技艺,并且将她打造成为艺术品的一代代朴实劳作人们的勤劳、智慧进行了讴歌。动人的词句配以优美的旋律线条描绘出两种不同风格的《青花》。(这两首歌曲以下将简称为邓氏《青花》和熊氏《青花》)
邓氏《青花》是运用了江西赣南民歌名片“哎呀嘞”的音型发展而成(图1),七声D羽调式,单三部曲式结构配以相对规整的节奏,3/4拍、4/4拍的奇数与偶数交替拍子的出现,展现出鲜明的江西民歌中浓郁情感的音乐个性。
图1
歌词写作多为七字一句,运用了“ang”的韵脚,押韵的词句中处处透露出一种单纯与质朴的气息,体现着江西民歌歌词的特点。歌曲描慧了早期手工小作坊里人们制瓷的劳动、生活场景:农耕文明时,最原始的手工作坊里只有夫妻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同心相携,在苦中带乐的分工合作下,完成了采土、画瓷、添香、烧制等一系列繁复的烧制青花瓷的程序(图2)。
图2
歌词中将世世代代的制瓷人薪火相传的情景一一描绘。青花瓷上美丽的画作不仅代表了他们的梦想与希望,更是勤劳智慧的江西人民不辞辛劳、奋勇开拓这片红色热土的写照。正是灌注着无数生命智慧和美好情感于其中,才最终开创出这如玉般的青花艺术遍洒三江、生生不息的局面。
熊氏《青花》和邓氏《青花》在词曲表现既犹如两朵姐妹花——各具风韵形成极为强烈的对比,同时又有一脉相承具有连续性。从歌词意境中看,相较之邓氏《青花》,熊氏《青花》如温婉大气的姐姐,是青花瓷的成长成熟的体现。她采用了江西民歌中很常见的颂歌题材,七声bE宫调式,带前奏和尾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下,2/4拍与4/4拍的偶数拍子的写作组合显得音乐格外的方整大气。南词主题旋律的演变发展中加入“变徵”使得音乐赋予雅乐的典雅中正感,映衬出深厚底蕴的中华文化隽永秀朗青花瓷的风姿。同头换尾加上多次旋宫转调的音乐变化进行,活力与时尚感的节奏,配以花腔的写作手法,模进式的三连音花腔的啧啧赞叹,表现世人对景德镇造瓷精湛技艺的慨叹,最后歌曲的落笔之处再次回归南词的曲调,赣剧古朴大气的色彩在歌曲中再次展现,可谓是画龙点睛(图3)。
图3
曲中多处的中西结合的歌曲创作手法交相得益彰。而歌词中不断抒发的慨叹中细腻婉约的词句更是不绝于耳,配上颇具特色的倒装词的运用表现“青花”大气中的清雅之态(图4)。经邓氏《青花》后感受熊氏《青花》,犹如看到人的一生从青涩迈向成熟的过程。
图4
词作家秦庚云撰写的歌词,以歌颂的口吻赞扬着走过千年,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青花”是江西人祖祖辈辈的精神文化的写照。她带着唐时的雍华富贵,看遍宋时的嫣红紫姹,穿越元时的百媚千娇,历经明清的淡雅清新,展于世人眼前总有其独属的那一抹芬芳。在兢兢业业的人们勾勒的妙笔下生出青翠欲滴的花,在无数次金木水火土的淬炼中铸造了她典雅、古朴的绝代风华,越千年长盛而不衰。
这两首《青花》不仅代表了词曲作家自身的审美感受及艺术理想,同时更是传承着江西音乐和地方文化中孕育的思想精髓,让人们通过江西新民歌这样的一个视角去认识江西这片土地上人们由古至今的自然、社会、历史的一系列变迁,是了解这一方土地人们勤劳善良的品质下的艺术、人文的智慧结晶。把这两首《青花》放置在一个时间的平台上去仔细品味,一定能感觉到那曼妙的民歌艺术语言带领人们进行着一次穿越古今的文明之旅:打开人们精神世界窗口的同时,让人们从音乐中领略更加绚丽多姿的江西地域文化。
生长在中国大地的各地民歌都受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江西民歌也是如此。正是有了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让她能在新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中总能不断突破其自身的局限而长期发展。著名诗人余光中在20世纪60年代就主张“回归论”,认为传统与现代需透过中国古典传统来结合,以一种“新古典主义”来重新认识传统的精神。江西民歌的发展要在不断借鉴西方音乐手法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更多优秀的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学形式,在一个更广义的中国古典传统的范畴中用更贴近生活与民众的语言传递“以歌载道”的精神[4]。在当下物质生活已经相对充足的社会环境中,作为音乐工作者要在秉承中国传统之美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汲取江西各地方优秀的民歌资源,并且不断地加入符合时代发展、人们审美需求的各种元素,构思具有新的生命和活力的新民歌。时代的召唤指引着江西民歌前行的道路:重新让生活与生命交织的传统在歌声中体现,辐射和感染更多年轻人,用江西民歌这种方式培育他们的生命力量,建设江西人民的精神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