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2020-07-21 07:47
关键词:冠脉心绞痛发作

王 宏

(内蒙古商都县医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3450)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是近年来临床中高发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冠脉血管管腔发生狭窄或闭塞情况,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同时产生心绞痛等并发症,甚至可能对其安全健康等产生极大威胁。所有广大患有冠心病、心绞痛者需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来预防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以及心律失常等事件的产生,目前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原则多为疏通狭窄冠脉,同时实现心肌供血的充盈[1]。常规采取药物治疗方案效果有限,本次研究将着重探究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应用冠脉介入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本院70例冠心病并心绞痛患病者,依据治疗情况差异性分组,观察组(35例):性别比,男:女=19:16;就诊时年龄52~78岁,均值为(64.2±0.2)岁;冠心病程3~16年,均值(8.3±0.4)年。对照组(35例):男/女:17/18;就诊时年龄52~79岁,均值(62.6±0.5)岁;冠心病程3~15年,均值为(8.4±0.4)年。2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药治疗方案,即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方案治疗,患者心绞痛发作后需给予硝酸甘油片进行舌下含服治疗,0.5 mg/次;疼痛症状的缓解效果不佳可采取吗啡皮下注射治疗方案,10 mg/次。同时结合患者的患病情况给予阿司匹林片口服,首次服用剂量300 mg/次*d,之后结合其病情改为100~300 mg/次*d,同时给予氯吡格雷片进行口服治疗,75 mg/次*d。同期观察组则改为冠脉介入治疗,于心绞痛发作后的3~7天内采取介入治疗。首先需完善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等检查,明确其病变部位,采取股动脉与桡动脉途径,导管妥善送至冠脉口,选择球囊引导钢丝送入到患者狭窄管腔节段,结合其病变情况合理调节压力与时间来实施扩张,从而解除狭窄情况。对于球囊血管扩张后冠脉狭窄情况依然未能缓解者,还需采取相应路径的冠脉支架植入,对狭窄段血管壁进行支撑,确保血流通畅。患者介入治疗后还需给予阿司匹林片与氯吡格雷片口服治疗,剂量与用法同对照组。

1.3 评估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根据心绞痛发作频率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的评价,显效:即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降幅≥80%,且胸闷、心悸等症状消退;有效:即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降幅50~79%,且胸闷、心悸等症状得以显著缓解或大部分消失;无效:即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降幅<50%,且胸闷、心悸等症状未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涉及数据以SPSS 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以(±s)描述,组间数据t、x2检验,P<0.05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14%,对照组:82.86%,比较中P<0.05。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3 讨 论

冠心病近年来临床发病率不断攀升,特别是在广大老年人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同时冠心病的产生和进展也与高血脂、肥胖以及糖尿病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患者冠脉粥样硬化容易诱发血管内壁的病变,同时血管管腔逐步狭窄和闭塞,对于血流量的正常通行产生影响,进而造成心肌缺血和缺氧,最终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则是此类患者患病后的常见症状,也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对其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目前对于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来说治疗措施是改善冠脉粥样硬化,同时逆转其动脉闭塞和狭窄等相关情况,与此同时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状况,从而控制患者心绞痛症状的发作频率。目前许多患者采取药物的保守治疗方案,虽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然而总体来看疗效仍不满意。这也提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说,采取冠脉介入方案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并心绞痛患者,采取冠脉介入方案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绞痛等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冠脉心绞痛发作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