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伟
(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中心医院,内蒙古 乌海 016040)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症之一,主要因胃、胰胆、食管等病变出血所致,兼具死亡率高以及病情变化快的特征,当患者失血量超过1000ml时可危及生命。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展开输血治疗可及时补充血容量,控制病情,但输血具有一定风险,所以还需掌握输注普通血浆、成分血的区别,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增加治疗成功率。本文以输注普通血浆为参照,分析了成分血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输血治疗时的疗效及Hb水平影响,内容如下文。
观察对象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1月在我院就诊且接受输血治疗的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即:对照组(41例)、实验组(41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3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48.4±5.1)岁,输血量840~1550 ml,平均输血量(1120.7±47.8)ml,胃底静脉曲张血管破裂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3例、胃溃疡22例;实验组: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7.0±3.6)岁,输血量850~1580 ml,平均输血量(1148.4±52.9)ml,胃底静脉曲张血管破裂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4例、胃溃疡20例。纳入标准:①均经尿常规、血常规以及胃镜检查确诊;②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活动。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障碍者;②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③器官功能障碍者。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能够对照研究。
对照组(使用普通血浆):以主治医师开具输血申请单为依据,发放血浆且进行治疗。
实验组(使用成分血):评估患者症状、病史、出血量等,使用成分血治疗;若患者失血量小于20%血容量,不进行输血治疗,仅进行液体补充;若患者失血量大于20%血容量,进行红细胞补充、液体补充;若患者失血量大于40%血容量,进行红细胞补充、冰冻血浆补充、液体补充;若患者失血量大于60%血容量,进行红细胞补充、冰冻血浆补充、液体补充,并实施冷沉淀;若患者失血量大于70%血容量,进行红细胞补充、冰冻血浆补充、液体补充,并实施机采血小板。
全部入选者在输血前1 h、输血后3 h进行血常规检查、凝血常规检查,了解其失血量。
以临床指标为观察指标,评价治疗前后PLT、Hb、HCT水平[1]。
以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观察数据,临床指标均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有对比价值。
组间PLT、Hb、HCT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实验组PLT、Hb、H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临床指标对比(±s)
注:组间比较(治疗前),a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bP<0.05。
组别 时间 PLT(109/L)Hb(g/L)HCT(%)对照组(n=41) 治疗前42.32±8.18 46.22±1.98 14.63±3.67治疗后63.22±9.69 71.78±2.87 21.22±4.23实验组(n=41) 治疗前42.56±8.29a 46.36±1.86a 14.48±3.53a治疗后70.33±9.98b 74.65±3.22b 24.55±4.76b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多发性消化系统急症,主要表现是便血、血压异常、呕血、黑便、Hb降低等,发病与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因子分泌量降低、凝血因子缺乏活性等因素相关,患者可因血容量快速流失而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影响正常活动,且当出血量超过1000ml时,容易危及生命安全,加之病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死亡风险较高,需要早诊断且早诊疗。当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主要是行输血治疗,可有效补充流失血容量,而常见液体是普通血浆、葡萄糖、平衡液等,但若是凝血功能障碍者接受常规输血治疗,可提升血纤溶活性[2],发生血小板功能障碍,降低凝血功能,增加出血风险,因此,需要掌握输血治疗的不良反应以及适应症,以便准确判断输血风险,进行合理输血治疗。
本次研究表明,较之普通血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输血治疗期间更适宜于采用成分血,主要表现在实验组PLT(70.33±9.98)109/L、Hb(74.65±3.22)g/L、HCT(24.55±4.7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63.22±9.69)109/L、(71.78±2.87)g/L、(21.22±4.23)%,P<0.05,表明成分血因针对性强、不易发生输血副反应,所以更有助于改善此类患者凝血功能,快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3],发挥止血效果,增强疗效,加之成分血兼具便于运输、保存时间长、纯度高等优势,可节约血液资源,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基于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成分血进行输血治疗,更有利于改善其Hb水平,提升疗效,因此建议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