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是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是一次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期间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反映出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谋划,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蕴含攻坚克难、化危为机的科学方法,动员起亿万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向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进发。
会议期间,山东代表团各位代表讲政治顾大局,积极履职尽责,认真审议大会各项议题,围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切的重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传递出强信心、聚人心、筑同心的强大正能量,切实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民安,国就安;民强,国就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毕宏生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附属眼科医院院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我们在总结防控经验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中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建议:一是提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的应急响应、处置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二是提高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的能力,加强各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建设,尤其是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常见传染病及不明原因传染病的检测能力,每个省的疾控中心实验室都能达到对微生物进行基因检测的能力。三是建设国家级疫情防控信息平台,实现防治方案、响应等级、防控指南、科普教育等关键性文件一步到位。
王凌代表(枣庄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是对中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的一场“摸底考试”,暴漏出一些短板。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我国各个城市目前缺少一套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传染病防范体系、ICU重症隔离资源管理体系;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高度来看,我们需要重新梳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定位和价值,建立大健康理念。建议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机制,给专业疾控机构充分赋权,简化行政审批,完善立法,健全针对重大突发性传染疾病的联动响应机制,并设立危机应对的常备队伍。加强公共卫生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从教育改革入手,培养多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梯队,而不仅仅是研究室里的专家。在机构内部,推行分层、分类、分级的考核评价体系,以保证人才资源的最合理配置。加大健康教育和全民疾病科普,树立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民健康理念。
吴立新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应对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短板,比如缺乏完备的应急医疗物资国家战略储备机制,国家级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体系不完善,缺少应急医疗物资保障信息数据库等。因此,建议尽快建立应急医疗物资国家战略储备制度。一是建立分级管理的应急医疗物资管理体制,根据公共卫生事件实际,建立国家、省市统筹的应急医疗物资管理体制。二是建立国家统一的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指导目录,卫健部门定期针对各省市实际和特定时期疫情特点,修订发布医疗物资储备指导目录,指导地方开展医疗物资储备工作。三是建立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机制,建立政府、市场相互补充的物资储备机制,除在中央和各省分别设置专用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库外,由各指定的医药公司保持适当的库存,便于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政府可以紧急调度医疗物资。同时,由各级财政给予适当补贴,鼓励企业参与物资储备。四是建立国家统一的应急医疗物资大数据库。
孙伟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科主任医师):
中医药战线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现行中医药管理体制同党中央战略要求、疫情防控需要、人民群众期待相比,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相称、不协调现象,建议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大部署,抓紧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确保相关改革事项推得动、发展任务落得实;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综合改革、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着力建立健全名医传承和培养长效机制;进一步坚定国人对祖国中医药的文化自信,做好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保护,深入推进“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长效机制,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探索建立符合中药特点、同现代管理理念相协调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中药专利审查评价制度,建立符合中药技术特征的专利审查评价体系,建立中药专利实质性保护的路径范畴,建立民间中药方剂专利评审体系等。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樊丽明代表(山东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做好疫情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对稳定社会大局至关重要,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一是要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尽快落细落实各项援企稳岗政策,通过税收优惠减轻企业负担。二是完善就业促进政策。推出更加积极的就业促进新措施,促进多渠道就业,鼓励支持大学生实体创业、电商平台创业等新形态就业,将税费减免、创业贷款等优惠政策落实落地。三是引导学生基层就业。在继续组织实施好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基础上,加大政策倾斜,健全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四是优化网上就业服务。各级人社部门加快建设“互联网+就业”智慧平台,不断优化线上招聘服务功能,显著提升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实效。五是帮扶重点群体就业。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及时研究出台精准帮扶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兜底保障。
王学斌代表(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目前,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约20%。我们对粮食安全充满信心的同时,仍需高度重视因疫情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可能导致的突发风险。建议:一是多措并举,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相关部门出台优惠政策,增加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和技术服务,开辟农业生产资料运输绿色通道,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适当增加政策性库存,扩大粮食安全宣传,消除民众恐慌;积极应对全球危机,适当调高粮食储备,提高全球化系统抗风险能力。二是积极应对病虫害和极端天气灾害。通过统防统治提效、精准施药等方式降低生产中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耐高温抗旱耐旱等作物品种的研发和选用。三是实现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治理。加强产业优化和政策宣传,强化国家、地方、企业、农户四级粮食储备机制;强化科教兴农,发展高效农业和精准农业;加快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打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
孙丕恕代表(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工业互联网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设施,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逐步走向深化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低水平重复建设、市场化运营和持续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为筑牢产业基础,建议鼓励企业共享开放工业数据,推动工业数据流动,挖掘工业数据价值;依托龙头企业培育开源社区,构建工业互联网APP应用创新生态圈,培养工业APP人才,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云原生生态体系建设;统筹开展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打造区域性、产业化的新型基础设施,各地政府和工信部门需积极建设区域和产业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目录,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广大企业优先选用融合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国产化产品与应用,在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的同时,助力民族科技发展;加快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防控体系和相关标准体系,推动企业数字资产保护,筑牢工业互联网发展安全屏障。
王钦峰代表(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火花科研小组组长):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未来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企业则是落实高质量发展的主体之一,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非常必要。建立科学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体现计划的战略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发展要素的自动配置作用(发挥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将促进我国今后的高质量发展。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高质量发展企业考核指标体系,并对高质量发展企业的典型代表给予发展要素奖励性供给且允许市场交易。该指标体系需要包括但不限于企业投资和分配机制,应体现以“人合资合”为前提、按贡献分配为主要特征的共建共享精神,提倡以奋斗者为本。该指标体系需要包含考核经济发展指标、资源占有和利用率指标、科技创新指标等,此外,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和国家的战略需求,可以在产业、行业和区域三个维度分别设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选择前三名作为标杆对象,并作为高质量发展对象加以重点关注和支持。
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关键期,除了集中力量啃下剩余的“硬骨头”,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脱贫、促振兴,让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生活更有获得感,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足。
陈雪萍代表(山东三箭劳务管理有限公司油漆工班组长):
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科学合理引导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促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储备库”,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项目选择和指导;开辟农民工创业“一站式”服务,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性;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园,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合作共赢”的总体思路,支持创新创业项目落地。二是最大限度为返乡农民工提供融资便利,对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落实税费减免。三是加强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园”等土地使用财政补贴倾斜,切实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强软环境建设水平。进一步强化农民工创业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定期对返乡创业人员和就地转移普通农民工开展免费培训,采取“订单式计划,委托式培训”的模式,提供智力支撑,建立引导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成效指标考核制度,激发返乡创业热情。
万连步代表(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扶持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加强农户社会化服务。为促进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适当给予涉农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对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服务和农业弱势环节的服务,采取进一步的财政扶持、税费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鼓励涉农企业全方位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深化农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建立起有效的土地流转市场,积极引导和鼓励村集体成立村级土地合作社,推动农业规模经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田水利进行提档升级,优先安排土地托管村庄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对技能型人才的重点培养培训,可以探索采用院校定向培养、带教培训等方式,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专业培训,培养一大批实干型人才充实到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
耿遵珠代表(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乡村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倍加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业农村人才总量太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年富力强、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懂经营的中青年人才纷纷走进城市,不少地方出现了人才断档。建议加大扶持力度,对现有农业、农村人才出台“留”的政策,对农业产业发展出台“引”的政策,汇聚力量为愿在农村发展的人才提供更加便捷充足的贷款支持,从政策、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他们扎根乡村。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要整合县、乡、村农业专业技术力量,层层成立专业技术组织,形成网络或农业技术队伍,相关部门在抓好农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应担负起农村人才培训、管理职能,为乡村人才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保障。建立人才档案,对产业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实行档案信息采集,加大重点培养,村级党组织应结合本村实际将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工作纳入乡村管理之中。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加快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严惩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行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陈恩明代表(滨州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站长):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列入重大国家战略,建议大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加快黄河三角洲地区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规划布局和引领。统筹沿黄资源分布、流域特点、行政区划和产业布局,将黄河下游生态保护与修复、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衔接,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快发展步伐。二是加强生态保护和产业融合。以保障黄河安澜为根本,不断提升沿黄两岸水利、交通、安防、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打造黄河生态保护示范带。以推动滩区迁建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为切入点,启动集生产生活、旅游、乡村振兴为一体的黄河风情带建设,努力提高沿河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三是加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全面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内生态项目的“生态补偿机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先行先试区等单列专项资金,提供有效转移支付,并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激励、组织实施等体系。
曹金萍代表(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
水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黄河水已经成为山东省最重要的客水资源,支撑和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前,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河口生态环境脆弱、引黄渠首沙化、地下水超采严重,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任务艰巨。建议:一是优化黄河水资源配置,保障经济社会合理用水需求。在落实好“八七分水方案”的基础上,建立引黄水量总量刚性控制和水量调度弹性管理机制,有效解决沿黄缺水地区生态、生活、生产用水困难。二是保障生态用水,打造黄河下游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编制实施黄河三角洲大保护专项规划。继续实施生态调水和刁口河流路生态补水,实施黄河下游水土保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大汶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引黄灌区沉沙生态治理与修复、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等,促进受损生态系统逐步修复。三是加快出台黄河法,有针对性地解决黄河特殊矛盾与问题,为规范黄河流域开发、治理、保护和管理明确底线约束,为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李希勇代表(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国家确定“宜煤则煤”方针,将清洁燃煤作为清洁能源取暖的兜底补充。目前,煤炭清洁利用相关技术标准不完善,市场运行操作不规范,推广力度有待加强,亟需从社会层面推动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发应用。建议:一是推动洁净型煤列入国家清洁能源目录。恳请调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相关法规,完善“宜煤则煤”具体制度,对大范围推广洁净型煤及相关技术装备给予许可。二是加大燃煤清洁利用技术研发应用力度。恳请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先进企业,加强包含低效小锅炉的燃煤清洁取暖领域科技研发,将有关成功技术列入政府重点支持的重大科技专项,强化科技支撑和经济政策支持,推动成熟可行的技术进行试点应用。三是推广使用燃煤清洁利用新型技术产品。恳请在符合排放总量和环保指标的前提下,建设清洁燃煤示范区,允许洁净型煤和炉具市场准入,给予地方政府、用户更多选择权,充分发挥煤炭能源资源保障作用。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资金和人才的“金字招牌”,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公正监管维护公平竞争,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而今年山东也发起优化法治环境攻坚行动,提出要像爱惜眼睛一样珍视营商环境好口碑。做好双招双引,就要善于抢抓机遇,搭好双创平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形成人才、资金、项目的洼地,才能给企业真正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刘学景代表(新凤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然而部分金融机构在贯彻落实时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就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议:一是改革和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应调整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增加对民营企业授信及用信占比的监管考核和内部奖惩,把其业绩考核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进行挂钩。二是政府有关部门可设立民营企业“白名单”,对经营正常或短期经营困难但有长期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增强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信心。三是不得随意提高授信使用门槛或减少授信使用额度,对已批复的授信,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如额外增加保证条件、降低使用额度,应向原授信审批行、同级监管部门、企业所在地政府说明原因,保持对民营企业授信支持的稳定性。四是适当放宽民营企业融资担保条件,进一步完善抵质押物贷款管理办法,扩大抵质押物范围,合理提高信用贷款比重,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
王士岭代表(山东兰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必须从根源上将关系链条中权力与利益之间的交换、输送、冲突等症结去除掉,在提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上下足功夫,让干部从“冷眼旁观”转向“主动服务”。建议:一是各级党委要统筹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建引领机制、服务企业机制、考核评价机制、风险备案机制四项机制,突出党建统领,完善党组织体系,发挥组织优势;从转变职能、流程再造、企业评价、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内容。二是各级政府要着力强化责任落实,搭建拓宽政企交流平台、要素保障平台、协同服务平台三个平台,发挥现有平台作用,充分利用政府信箱、12345政务服务热线、领导干部服务日等渠道,了解掌握企业发展难题;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生产要素保障平台,为企业提供靶向服务;建立服务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企业政务流程清单,组织对涉企服务专员进行专业化培训。
崔贵海代表(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是当前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各地各部门不断出台信用审批的相关规定,特别是“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实施后,一方面持续释放“放管服”改革红利,守信的主体享受到了便捷;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大量的不守信主体,经多次催要仍不能提供承诺资料,又不断向审批机关提出新的审批申请,继续享用信用审批的红利,对此,亟需出台措施予以限制。建议:一是建立“重点关注”名单,针对存在不守信的行为但尚未构成失信的主体,对其享受信用审批予以限制。二是严格设定纳入程序,通过信息采集、信息核实两个环节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确保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是制约措施仅限于不能依靠信用予以审批,由于“重点关注”对象的失信行为尚未进入“黑名单”,对其制约不宜过于刚性。四是注重信用修复,鼓励被纳入“重点关注”对象通过履行义务等途径修复信用,原信息采集部门应及时审核其信用修复情况,达到动态的效果。
区域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各区域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既是当下区域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所在。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是2020年山东的一项重点工作,因此要在产业协同发展、交通互联互通、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
许振超代表(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然而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存在着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产业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海洋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智慧海洋建设,是破解环渤海经济圈各自发展难题、提升区域发展层次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沿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议支持山东会同辽宁、河北、天津等省市,共同研究推进智慧渤海一体化工程,努力打造我国第一个海上经济示范区。一是支持打造“一环”“三湾”“三群”的产业空间布局,以环渤海高铁和港口为依托,围绕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推进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东半岛城市群耦合发展。二是健全组织协调机制,联合成立智慧渤海一体化工程推进小组,协调制定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实行“一张图、一盘棋”,进行统筹规划布局。三是设立重大专项,统一配置海洋人才资源,统一协调布局产业链条,建设智慧海洋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以用促研、产业协同、多赢互动。
张海波代表(威海市委书记):
胶东经济圈是山东省最具发展活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山东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的重大举措。胶东五市要在重点领域加强合作,打造协同互助的创新链,推动双方高校院所、企业园区、人才队伍开展合作;打造优势互补的产业群,加快产业链横向组合与垂直整合,推动企业供应链深度合作;打造资源互通的旅游带,整合历史文化、红色胶东、乡村振兴等全域旅游资源,做大做响整体旅游品牌;打造共保联治的生态圈,在环境污染治理、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形成合力;打造区域对外开放共同体,推动政策、资源、经验共享,不断拓展对外合作领域,在开放中实现合作共赢。建议从国家层面强化统筹,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在科学整体规划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推动海洋生态产业化、探索发展海洋碳汇等方面强化对山东的政策和项目支持。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下团组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真正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才能以“实打实”换来“心贴心”,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卓长立代表(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养老育幼事关家庭幸福,事关社会和谐。而目前现实是一方面“一老一小”照护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每年七八百万毕业生以及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需要就业。家政行业正是对接市场需求与就业需求的平台,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家政行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现有的从业者需要不断提高素质技能,年轻血液的注入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多方面配合,出台配套政策扶持。建议:一是为进入家政行业工作的大中专学生每月提供稳岗补助和社会保险补贴,通过方向性导向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家政行业。二是对大中专学生就业前进行集中的岗前培训,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组织有意愿从事家政工作的学生在有实力、培训系统完善的家政企业开展职业化培训,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三是加大社会舆论引导,让学生、家长、社会共同认可家政行业,看到行业发展的前景和个人成长的未来。
张淑琴代表(临沂北城小学校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目前,城乡统一且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的教师资源配置政策落实不到位,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仍然不强,“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困惑依然存在,很多农村学校存在师资总量短缺、学科结构失衡、年龄分布不均、学历层次偏低等问题。建议国家制定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20—2025)》,扩大公费师范生招考数量,对各省培养免费师范生给予经费支持。实施“以省为主”的乡村教师绩效工资保障机制,落实乡村教师实际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强化乡村教师培训,分批开展线上、线下和跟岗培训,将信息化素养作为培训的必修课,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统筹推进乡村教师职称晋升相关政策,加大对乡村教师的表彰力度,实施乡村教师三十年弹性退休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进一步丰富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内容,将更多名校、名师的优质教育和管理资源辐射到乡村学校,提升乡村学校教学质量。
马化彬代表(菏泽市定陶区天中街道南城社区党委书记):
棚户区改造是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关乎国计民生,有利于拉动投资、促进消费,对城镇化建设影响深远。近年来,各地紧抓政策和资金红利机遇,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群众居住环境显著优化。但还有部分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因棚改启动晚、任务重、需求大,目前仍有较大存量。由于2020年是新三年棚改攻坚计划的最后一年,受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房地产调控政策引发贷款收紧、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导致融资承压等因素的制约,在继续推动棚户区改造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建议国家继续推动欠发达地区棚户区改造,探索多种安置补偿模式,不断改善民生,要创新政策性住房投融资机制和工具,抓住资金保障这个“牛鼻子”,为棚户区改造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支持。同时给予原来的棚改贷款政策支持,增加棚改专项债券发行额度,提高棚改专项债券在融资中的比重。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只有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障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高明芹代表(山东鸢都英合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
当代中国乡村,乡土性依然是社会主要特征,各种经济方式、思想观念激烈碰撞,矛盾纠纷多发频发,但非诉解纷的渠道和路径缺失。建议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社会治理,要参考借鉴古代“无讼”的社会状态下乡里、乡绅、宗族、教化等传统治理方式的综合作用,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中蕴含的道德规范、治理方式,通过重塑多元解纷方式来“治未病”,对民事纠纷削峰减洪、层级滤化,诉外化解、诉前调解矛盾纠纷,形成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街),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法院要按照“国家主导、司法推动、社会参与、多元并举、法治保障”的现代纠纷解决理念,以审判为中心,既要“走出去”,主动向前延伸触角,为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提供司法保障;又要“引进来”,在诉讼服务中心建立调解平台,引入各类调解人员,按照自愿、合法原则,为当事人提供多途径、多层次的解纷方案和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解纷服务。
马波代表(中国联通济南市分公司网络运营部经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迎来了一次大考,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具体体现在:基层社会治理缺乏信息化、数字化支撑手段,缺乏精细化的管理,大多数地方都是“人自为战、村自为战”模式,主要依赖于广大基层工作者的投入;来自不同领域的社会活动数据分散、系统割裂,难以形成协同互通、高效互联的有机运作体系。因此,推动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的大变革、大转型,社会治理智能化、经济运行数字化、公众消费线上化将是大势所趋,要从多个方面长远谋划、蓄势提能、加快转型。面向未来长期发展的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包括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扮演重要角色,并与“新基建”一道成为今后指引中国产业经济发展方向、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建议加快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动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一方面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和社会运转效率,另一方面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宋文新代表(泰安市泰山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
大疫如大考,治理见真章。全国65万个社区、480万名社区工作者不顾安危、不计报酬、义无反顾、冲锋在前,为遏制疫情蔓延作出了突出贡献,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彰显了我国制度优势、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优势。但同时也暴露出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的短板和不足,如社区治理和服务人财物不匹配等。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出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政策文件,用制度建设来加快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全国各地全面落细落地;鼓励基层探索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二是对社区要进一步赋能,通过科学、合法的方式授予社区在疫情防控中必要的权限,进而提升社区在紧急状态下采取必要措施的能力。三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集中资源和力量,分工合作、协同作战。四是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制定出台关心关爱社区工作者的政策,落实社工补贴待遇;另一方面要提升社区工作者素质能力,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参加各类职业水平考试,提升专业化水平。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实现良法善治的基石。公平正义,民之所向。要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着眼破除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着眼法治监督体制机制的创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王新春代表(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目前来看,我国法律规定的公益诉讼存在于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两个领域,但分散在不同的法律中,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公益诉讼法律制度体系,不仅不方便当事人使用,同时这些法律和司法解释与公益诉讼原理相矛盾和冲突,不利于法律适用和统一。因此,建议对上述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关于公益诉讼规定的内容集中清理,出台专门的公益诉讼法。一是有针对性地指导立法工作健康发展,对公益诉讼的法律地位、可诉的公益范围、公益诉讼程序领域、诉讼主体、法律适用、责任分配、对原告的救济等,组织专门的研讨,支撑和推动立法工作健康发展。二是要科学地界定诉讼范围,过去出现了一小部分公益名义的诉讼案例,但其实公益性不强,且带有炒作的嫌疑,造成了司法机关负担,应通过确立可诉的公益范围,避免诉讼资源浪费。三是通过明确公益诉讼原告主体,建立对原告救济制度,不仅仅指收费而言,而应包括诉讼地位、调查取证和执行监督与送达等。
张海军代表(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生物医用材料改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
当前环境污染类案件“行刑衔接”存在行政处罚多、刑事追究少的问题;虽然检察院与公安、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案件通报、案件线索发现和移送等制度,但联席会议制度未常态化开展,仅在个案需要时才进行沟通、协商,发挥的作用有限。为此建议:一是大力加强与完善“两法衔接”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各部门间的日常工作联系,建立健全以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共同配合、共同预防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二是进一步厘清环保、公安、属地等职能部门的责任分工,明确涉嫌环境污染的犯罪事实,及时收集提取污染物种类、浓度等专业信息。三是增加环保、公安部门办公预算,确保环境监测、司法鉴定、损害评估等费用需求。四是进一步加大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认真履行批捕起诉职能,建立重大疑难案件及时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机制,依法从严快捕快诉。
王瑞霞代表(青州市博物馆馆长):
民营经济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司法工作中,有许多涉及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案件,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有冤错案件产生。建议加强司法监督力度,保障民营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民营企业家把精力投入到企业经营中,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一是加强对申诉立案再审的司法监督,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不服法院作出不予重新审判决定的申诉案件,检察院都应认真深入进行甄别核查,案件存疑和申诉理由合理的应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再审建议和抗诉。二是扩大对纠正冤错案司法监督的视野,坚持“有错必纠”,要按照证据裁判、疑罪从无原则,进一步加大对纠正涉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冤错案件司法监督力度。三是建立对纠正冤错案的司法监督长效机制,与审判机关建立健全必要的案情通报、办案协调等有效机制,及时掌握涉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申诉立案再审的进展情况,畅通对存疑案件沟通协调的渠道,保证司法监督能够覆盖全程全域。
绘就蓝图展新卷,砥砺奋进正当时。站在实现百年奋斗目标和千年小康梦想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心、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实践中建功立业,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