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成为新时代我国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1日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国民营经济正面临历史上首次大规模集中传承的重大挑战。代際传承是摧毁民营企业最强大的单一因素。未来十年我国将面临历史上首次民企大规模集中传承的重大挑战。根据美国的数据,只有不到40%的企业能够成功传承到二代,传承到三代的不到13%。由于独生子女选择有限、接班实业意愿不足、传承与转型升级叠加等多重因素,我国民企传承成功率预计比美国更低。即使按美国数据进行乐观测算,我国2700万家民企中可能有超过60%即1600万家在传承过程中消失。上千万家民营企业的生死存亡,可能影响上亿人的就业、数万亿元的税收,并且带来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重大风险,从而将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灰犀牛”。
信托和基金会等制度安排是民企传承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为关、英、德、日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同时,新加坡、开曼、泽西等离岸金融中心有明确的制度竞争战略,大力吸引他国企业家设立家族信托。但由于民企传承是一个新问题,我国尚无相应的顶层设计及制度安排,国内民企对于传承的需求强烈而无法实现,只能去海外设立家族信托等架构。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在境外新设立家族信托的中国企业家其受托资产的股权价值就超过3,000亿元。以马云为例,其持有阿里股份的方式,除占其总持股的1.1%为个人持股外,其余约98. 9%均是通过海外实体持有的,包括离岸家族信托(62.7%)、海外慈善基金会(18.1%)、开曼控股公司(12.6%)等多种形式。股权意味着企业的终极所有权与控制权。以控股股权为信托财产的家族信托或慈善信托设立在国外,而旗下实业企业运营在国内,这可能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黑天鹅”。
对企业而言,信托与基金会等制度安排有助于实现产权保护,促进民企投资发展,从世界各国实践来看能够发挥保护产权稳定、隔离产权风险、防止产权分散、规避后代争产、保护家族隐私、避免子女挥霍等多重功能,因此被全球企业家广泛使用。使用家族信托的著名案例包括比尔·盖茨、洛克菲勒、默多克、李嘉诚、康师傅等。对中国民企而言,信托作为“有恒产者有恒心”的长期制度安排,可以成为保护产权的关键抓手,切实有效保护企业家人身及财产安全。如果相关制度设计得当,能够对产权实施有效保护,企业家就能真正吃下“定心丸”,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激发经济活力,促进民间投资。
对经济而言,信托和基金会有助于提升企业治理水平,降低传承风险,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信托实现了产权的三种属性——收益权、控制权及转让权的分离,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信托架构设计时,企业家能够在专业机构的协助下对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等重要问题进行长远规划,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奠定长期发展基础。在信托设立后,受托人角色一般由金融机构担任,专业人士的参与能够补充某些家族后代能力与德行的不足,对不科学、不合理的决策行为进行有效制衡,从而发挥财富和资本最大的社会效用,为经济发展更好地创造价值。与其他企业传承工具相比,家族信托是专业化、机构化最高的制度安排,专业人士能够协助企业更好完成代际交接,降低传承失败的风险。
对社会而言,信托与基金会有利于实现法治化的财富第三次分配,也是公益慈善及扶贫脱困的重要资金来源。根据欧美等国实践,通常家族信托会设计类似“日落条款”,一旦家族没有后人作为受益人时,信托财产将全部用于公益慈善,从而实现基于自愿基础上的第三次分配。另外,慈善信托与慈善基金会在传承中经常相伴同行,塔塔集团、宜家家居、爱立信、台塑集团等世界知名企业,其顶层的控股实体就是多个慈善信托,为扶贫济困、教育医疗、科学研究等公益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在民企传承中存在明显的制度障碍,包括《信托法》《慈善法》立法缺陷、产权登记缺失、税负过高等难点问题,导致上市公司股票、非上市公司股权以及不动产很难成为家族信托、慈善信托或慈善基金会的财产,从而无法实现民企传承功能。由于财产的归属不明确、独立性不足,很难真正实现产权保护、传承等企业家最为关心的核心功能。如果国内不能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企业家在无奈之下只能依靠境外的传承制度,这将带来前述的“黑天鹅”和“灰犀牛”等诸多问题,将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在民企传承的关键历史节点上,国家亟需在该领域加快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设计,以更好地破解民企传承困境,弘扬代代相传的企业家精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就业增长、税收稳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