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首滨
一颗蜡烛
一座老、屋,青瓦白墙,旧而不破。
我动用了积攒半生的愿景,把它买下。
有人说不值,贵了。有人说老宅子属于古董,可以。
我听后:嗯!
买下后,首先我做的是:打开尘封多年的,南边的,北边的,东边的,西边的窗户,想尽快照亮幽暗,换一换窒闷的陈气——复杂的霉味。
幽暗是什么样的颜色?答不准.。霉味给人什么样的嗅觉?属于发酵百年的故事,不好说,说也说不明白。
窗户打开,瞬间风呼呼涌入,我,一惊,这个不一样,这个风我看得清楚,虽有大有小,有急有缓·一还有是什么又不是什么的左中右。
可是我发现:风不管从哪里来,怎么来,
在这——吹的都是一个东西,手上点燃的一颗蜡烛。
一只猫
——人生许多事,想解释清又解释不清,解释不清又想解释,确实很缠绕,很头痛。
他順着栏栅的缝隙,不停地向里面东张西望,
样子有点鬼祟。
我间他;“看什么?”
他扭头支支吾吾:“看见没看见一只猫。”他停断一下,又强调说,“丢几天了。”
“没见到。”接着,我告诉他,“那只猫来过一次,还是我告诉你它偷吃我家鱼缸里小鱼的那次,以后再没见过。”
他应声点点头,呃呃的。我感觉到他是半信半疑的。
他走时,形状与来时不一样,仿徨,犹豫,频频回头。
对之我好困惑,隔着栏栅里面的我——仿佛心里藏着一只猫。高粱红了
“高粱红了。”
“怎么红的?”
“是一粒一粒红的。”
“米样的箴言。”一个僧人路过这里,细嗅着芳香。从古时开始,红的米,就一直养活着人的热血。
有鸟从空中来,携风带火,专找石子般坚硬的高粱的颗粒,揣入怀里:放在这里好,有个肝胆照看着踏实。
我拾起一粒,放在手指尖上,凝视之:瞧,一粒血,仿佛从命里出来的。这时远方有一朵彩云,不,是个谶与之同色。
从泥土里站立起来的高粱,腰是直的,心里是红的。这个不是谁看见后才说的,是谁也没说时就这样。
有虫?也有,常见。虫是凡俗的东西,贪婪,伪善,也能攀爬,不过,高粱红了的时候,火热的光色会使它止步于神圣的边缘。
高粱红了,粒粒皆有味,以穗状的慈悲,在尘世中高举。
说有还无
他在树下跌坐,远处景物,隐隐约约。
没有尘埃出动,也不会有个什么东西压在头上。他把禅边的杯盏拿出来,茶熟香温,谈古论今,话东说西;当苦里回甘时,即以地为桌,下一盘棋。
正是壶不大,乾坤不小。然而端捧的人众多,把玩的人稀少。
曾记得多日前梦见过一人,那人眉清目秀,像一介书生,说是从大唐来,一路曲折,现腹渴,讨茶吃,饮之一壶而尽。刹那一缕莲香,在那人的唇边飘逸‘,他也进入了四维之外另一维度里。但那人来时他没看见是怎么来,去时他也没看清是怎么去。
有风从山那边过来,携带几多雨,说是谷雨,他欲拾拣几粒,壶要的也是这个。雨,天上来,都属于无根水,洁净无尘,然而这雨如大珠小珠噼啪落地,他闻声有三四,拾之一也无。
这时他看见路上有人来,是刚刚去了的那个。
这场雪降落时
这场雪降落时,冷暖交织,孤寂在我心的左边。
这场雪与上一场雪没什么不同,都是白的,只有一点差异,就是那个应该来的没来。那个应该来的没来,这场雪便是空的。
空的雪只有雪,不是我要的。
我走走停停,像是在感伤,其实是在疑问:那个应该来的,怎么没来?我曾为之祈祷过的。
我一生中经历最难忘的一场雪,就是那场了。那场雪说起来也不大,但在我日子的里面,一直左一片右一片无声地落着,好像就是在落给一个人看。一颗素心,在俗世的一隅微颤。
这场雪降落时,时空弥漫,孤寂在我心的右边。
焦渴的度数
孤独在灰暗,寂寞属于酸涩,伸出的手意外触摸到痛·。
我再说一遍:抑郁的火,不是来自蜡烛,是来自苦闷。苦闷从来不结成熟的果实,只会虚空,即使燃烧了,也只能爆出一些干瘪的噼啪声。
我从来不喜欢干燥,与干燥贴边的词也很少用。
今年种下的西瓜种子,一颗也没有破土发芽。一株开着陌生小花的植物,不请自到,叫什么?叶片像鸟爪,也许真的是鸟留下的,早上我就听到好多声鸟啼,在那儿唧唧喳喳,但都沙哑。
一种梦幻不远不近,以影随形。
不做什么,只诠释着焦渴的度数。
垂钓
水一湾是静,水一汪是境。
天上月先来,水里月后到?要不然,是同时出现。
有好钓者,垂杆于空中,杆无曲,钩无直,船大水上漂,钩小水中沉,一钩重于船。所以,最认识波澜的是钩,不是忽来忽去的风。
鱼上不上钩,不是谁说了算;鱼大鱼小,也不是谁都说得准,能够静得下来,就必定能够把清寂坐得住。
水是怎么来的?这些都在这里,是景致,也是情致。但水是什么?水又为何而柔软?岸边有芦笛鸣啼,句句落入水里,鱼食之,摆尾,而吐出的泡泡是水的吗?
深人浅出的小荷无应语,幻化无常的云朵独自来去?
这时,两只鹭,一只欲飞,一只欲落,是同样的白。
时候已到,钩上有无鱼,先不说,只见涟漪处,月,若隐若现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