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施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20-07-20 00:42刘海新
中国商论 2020年10期
关键词: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商业银行

刘海新

摘 要:2017年,我国财政部陆续出台了第22、23及24号涉及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的划分和计量方法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和规范,这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新旧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内容入手,重点就金融工具的分类确认和计量两个方面探讨和分析新会计准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商业银行相应地应对策略。

关键词:会计准则  商业银行  金融工具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5(b)--02

2017年,新会计准则的出台是国内会计准则持续优化和规范的结果,是为了确保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举措,是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的重要成果,是对国内金融性风险进行防范的重要措施,必将对我国实体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带来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效果。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人员能力及财务承受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国财政部制定了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时间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分阶段进行,并给予了过渡期,根据各家银行的实际情况逐步实施,并鼓励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提前实施,最晚于2021年初各家商业银行要全部实施。这表明商业银行正逐步步入实施新会计准则的轨道,业务与财务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管理会计职能进一步凸显。但商业银行的资产和利润也会因市场波动而承受较大影响,理论上资产减值准备金的计提也会不同程度的上升,同时面临着会计处理难度将会加大、信息披露成本将会增加及内源性资本补充压力将会加大等挑战。因此,本文根據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分析了对商业银行的具体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1 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1.1 减值处理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减值计量方法进行了调整,由“已发生损失法”调整为“预期信用损失法”。原准则对资产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判断依据是资产是否存在客观证据表明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只有实际发生了减值才计提减值准备,即采用“已发生损失法”计提减值准备金。采用“已发生损失法”计提减值准备金难以客观判断资产整个生命周期的信用风险情况,容易导致商业银行对资产面临损失的低估,不能及时反映所持有资产的公允价值和面临的实际信用风险。新会计准则明确商业银行在资产进行确认时就要对未来12个月的信用损失状况作出预计,同时要持续性地对信用风险进行监督和分析,判断是否会出现明显的增加,然后决定是否需要对资产全周期的风险状况进行计算。新会计准则对资产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判断依据是预计资产存续期内发生违约风险的情况,具体分资产的信用风险没有明显的上升特征、资产信用风险有了明显的增加和资产已经出现了信用损失三种情况。因此,“预期损失法”更具有前瞻性,减值触发与衡量标准更严谨,能够及时有效地反映所持有资产的公允价值和面临的实际信用风险,从而及时、准确地计提减值准备,将会对信用风险防范起到积极的作用。

1.2 资产分类的变化

金融资产的分类由原会计准则的“四分类”修改为新会计准则的“三分类”。原准则对金融资产进行划分和计量的依据是商业银行对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和意图,并根据规定将其分为四类资产,即贷款和应收款类资产、可供出售类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类资产及交易类资产。在新准则下,金融资产的划分依据发生了较大变化,业务模式及合同现金流成为资产划分的依据和标准,资产根据其划分标准划分为三类资产,即持有期间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持有期间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价值变动计入权益类“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金融资产和交易类金融资产。新会计准则改变了金融资产分类的判断依据,降低了人为进行主观调节资产负债表的空间,同时金融资产的分类减少,并且更加清晰,进一步提升了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质量。

1.3 其他方面的变化

执行原会计准则时,可以发现原会计准则对套期会计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需要涉及较多、较强的专业判断,由于各家商业银行对其理解和掌握的口径存在差异,不同的商业银行在套期会计处理上就产生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所以要想将各商业银行真实数据或情况通过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将面临不少的约束和困扰。新会计准则针对这一现象,扩充了套期工具的范围和适用条件,同时对会计处理方法也进行了简化,将通过有效性检测的定量要求转变为有效性标准的定性要求,允许对被套期工具和套期工具项目的数量进行调整,从而对套期关系实现“再平衡”,同时禁止人为改变套期会计处理,也对原有的工具列报进行了相应地调整和优化。通过一系列改变,为套期会计的应用提供更大地灵活性,进一步明确了会计处理方法,新会计准则的套期会计规定将更有利于体现商业银行的风控管理活动。

2 新准则对商业银行的主要影响

2.1 减值处理变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在当前新准则实施的背景下,通过“预期损失法”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对后期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其衡量原则也更加明确,标准也更加科学,减值触发与衡量标准更加严谨,更有利于商业银行及时、准确地识别、计量及防控信用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但是鉴于需要计提准备的资产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因需要从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判断风险,各类金融资产计提减值损失的金额也势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就新准则而言,已逾期的金融资产,虽然没有实际减值,但按照规定依然需要将其计提相应资产减值准备金,因此会增加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金额,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当期利润。同时,在处理已经划分为“收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金融资产来说,在对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不能减少其账面价值,应将资产减值损失准备确认至“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因此如果对这类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金,商业银行的当期损益及权益将会受到双重影响。

2.2 资产的分类变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金融资产从“四分类”到“三分类”,商业银行的会计科目体系需要进行调整,商业银行持有的以短期内出售的交易性为目的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新旧会计准则的会计处理不变,新会计准则仍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贷款、应收款项类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类资产,新旧会计准则会计处理基本保持不变,新会计准则下一般分类至摊余成本计量的资产项下。在新会计准则要求下,分类变化较大且更为复杂的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新会计准则改变了旧会计准则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下的债权和权益类投资在发生公允价值变动时均计入权益类“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现象,对可供出售债权类投资和可供出售权益类投资的划分标准进行了明确,即如果可供出售债权类投资满足了准则要求的“业务模式”及“合同现金流特征”,新旧会计准则会计处理方式不变,仍然将其划分为收益计入权益类“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金融资产。但调整了无法满足“业务模式”及“合同现金流特征”的权益类投资的会计处理方式,将其划分为收益计入当期损益科目的金融资产,此调整,商业银行将会因市场变化带来利润波动。同时,如果在初始会计确认时指定非交易性的权益类投资为变动损益计入权益类“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那么该资产直至终止确认,其持有期间的收益不能再转入损益。

3 商业银行应对新准则影响的对策建议

3.1 重视人才培养,建立高效的专业团队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无论是业务模式还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都会给金融资产的分类及减值计提产生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商业银行内部各部门人员,特别是财务部门人员、业务部门人员及风险管理部门人员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加强配合,通过信息共享,以此实现实施新会计准则带来的操作成本。财务人员不仅要根据业务模式及合同现金流特征正确判断金融资产的分类归属,也要掌握套期会计的判断和评估方法,并且针对“预期损失模型”掌握必要的金融资产风险管理知识及数学模型,因此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应重视人才培养,建立高效的专业团队应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3.2 完善系统建设,强化科技支撑

一是建立金融资产减值系统,将金融资产减值系统与业务核心系统、核心外围系统对接,以实现风险资产数据的信息采集。将新准则资产风险阶段划分规则配置至系统,通过系统计算完成风险资产的三个阶段的划分,并根据资产减值模型设定的各类参数,计算出三个阶段不同的减值数据,同时将减值数据结果通过一定格式展示和分析出来。二是建立金融资产的估值系统。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没有研发自己的资产估值系统,对金融资产的估值多是借助中央结算公司的数据进行估值。商业银行可借助实施新会计准则的机会,研发适合自己的金融资产估值系统,从而实现资产价值的准确计量。三是配合新会计准则,加快推进外围各类业务核算系統的改造。

3.3 调整科目体系,完善会计办法

一是按照新会计准则,从资产、所有者权益、损益、表外等方面增设新科目,重设会计科目体系。二是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对金融资产分类的相关制度办法、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相关制度办法、会计核算相关制度办法进行修订,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三是针对业务系统制定业务系统的操作流程及相关管理办法。通过重构会计核算体系,应对新准则变化给管理带来的影响。

4 结语

新准则的正式实施对商业银行无论是经营管理、公司治理还是内部控制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商业银行应组织人员对新会计准则进行认真学习,对准则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展开梳理和分析,针对影响制定应对策略。在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由于人力和科技方面的欠缺,在实施过程中压力将会较大,因此,通过引进外部中介咨询公司,同时加强与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可降低实施过程的难度。

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准则研究小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会计准则主要变化及其影响分析[J].金融会计,2017(12).

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财务会计部课题组.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以核算与交易相分离为例[J].金融会计,2018(3).

徐宗宇,王晓晶.新金融工具准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会计之友,2018(2).

吴飞虹.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探究[J].金融纵横,2018(2).

猜你喜欢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金融工具在企业的发展及应用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和风险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