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篮球,我无所畏惧

2020-07-20 06:39科比·布莱恩特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球馆球场旅程

科比·布莱恩特

我的意思是,如果自己想掌握什么新招数,就会把它弄懂,马上付诸实践。投丢、动作难看、出洋相,全都无所谓。我心里一直都明白,比赛的最终结果才最重要。

我始终专注于这一事实:为了掌握新技能,必须大胆尝试,一旦能熟练应用,武器库就得以丰富。如果代价是大量工作和几次投丢,我没意见。

孩提时代,为了掌握新招数,我刻苦训练,不知疲倦。

如果有什么新动作引起我的注意,不管是亲眼看见,还是从录像中看到,我都马上投入练习,第二天继续加倍苦练,然后直接用到比赛中。

刚进联盟时,我学什么都很快。看到什么新动作,马上“下载”下来,把它彻底弄明白。

从一开始,我就渴望成为最伟大的球员之一。日益精进、成就伟大,这是我持之以恒的内在渴望,从不需要任何外部力量的刺激。

新秀赛季,一开始有球探报告说我不够强硬。比赛中的第一次上篮,我就遭到强力冲撞,对手都以为已经将我摆平。

然而,我会在紧接着的下一回合卷土重来,宁可领到进攻犯规,也要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为了成就伟大,我并不需要额外的推动力。从第一天起,我就渴望统治一切。

我的心态是:我要把对手琢磨透,不管你是艾弗森、麦迪还是卡特,或者用现在的球员来比较,不管你是詹姆斯、威斯布鲁克还是库里,我的目标都是吃透你。

为了做到这一点,为了能破解难题,我愿意比其他人做得更多。这对我来说其乐无穷。

一开始,“曼巴精神”只是我在推特上发起的一个话题标签,它激励人心,饱含智慧,令人过目难忘。但随后它从那里流行开来,开始有了更多象征意义。

“曼巴精神”是一种思维模式,它不在于寻求结果,而在于如何做才能取得结果,在于从现实到目标的这个过程。

它是一段旅程、一种方法、一种生活方式。我真心认为,在所有努力之中,拥有这种心态最为重要。

每当我听到有人提起“曼巴精神”,无论他是一位精英大学球员、一位NBA球星,还是一位《财富》世界500强公司的CEO,我都感到意义非凡。

每当有人谈到他们从“曼巴精神”中获得了激励,我都会觉得所有的辛勤工作、所有的汗水、所有的凌晨3点早起没有白费。这正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

书中的每一页都饱含着我的经验教训,不仅仅关于篮球,更关于“曼巴精神”。

NBA生涯的最后一天从办公室工作开始,我在打磨一些故事,为一些令人兴奋的未来项目做准备,全身心沉浸在工作中。抬头一看,才意识到该上场打球了。

对我自己来说,这一趟去斯台普斯中心的旅程,与以往毫无差别。虽说这是我第1346 场,也是最后一场常规赛,但一切都没什么两样。

尽管如此,球馆里的气氛显然有所不同。当我走进球馆,明显感觉到那里充斥着一种忧郁的能量,有点悲伤,这当然不是我所想要的。

我希望这是欢庆的一晚,到处洋溢着勃勃生机。我意识到只有自己能改变这种氛围,我必须挺身而出。

等我穿戴整齐,步入球场,能感觉到双腿都不再属于自己。在那一刻我心里清楚:这要么将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表演之一,要么就是最糟糕的一次。

我有點嘲笑自己的这种想法,忍不住笑了起来,因为我早就习惯拖着沉重的双腿去比赛,于是我别无他念,投入比赛。

比赛开始后,我变得异常专注。所有“这是最后一战”的小念头全都不翼而飞,我只是活在当下。比赛最终回归到比赛本身。

20年来,我几乎每晚都在打这种职业比赛,它是我最擅长最拿手的战略游戏,就像是国际象棋,只关乎对位、位置、优势和劣势。对于这种比赛,我从来都是孜孜不倦,乐此不疲。

我曾梦寐以求的每一个机会,篮球都如数奉上。在这段旅程中,它让我受益良多。收获远不止在球场之内,球场之外的收获更是难以估量。

如果没有篮球,我不会懂得该如何去创造,去书写,不可能理解人性,也不可能明白该如何去领导。

本质上讲,比赛教会我讲故事的艺术。如果没有篮球,我既拿不到艾美奖,也得不到奥斯卡奖,更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拥有那些创造力十足的梦想和愿景,渴望能在未来展示给你们看。

没错,篮球带我无所不至。如今,我也要把篮球带到世界各地。

猜你喜欢
球馆球场旅程
岛上球场
恋爱中的城市
运动中的数学
坐着小船,开启一段发现春天的旅程
球场之外
金钱之味
被清理球场全名单
DOTA2圣地钥匙球馆的兴衰没落
海参崴的旅程
悬梁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