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邦
安德烈·莫洛亚说:“他(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书一问世,便成为人类的《圣经》之一。”是的,与《追忆似水年华》相比,所有的文学作品都相形见绌。《追忆似水年华》的出现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改变了我们对待时光和生命的方式。
马塞尔·普鲁斯特随时随地把自己置身于这样的神秘时刻:全身心地投入到与自然、人生、艺术的无限交流之中,把他全部的生命倾注到这些“深邃时刻”中。所有的往事与生活都完整无缺地保存在他清澈的琥珀般超乎寻常的记忆之中。
很抱歉,我无法用合适的语言来概括《追忆似水年华》。时间是唯一的主题。也许可以这样说:写了一个非常神经质的和过分被溺爱的孩子缓慢成长的过程,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或者说,小说是一个聪明绝顶,敏感到痛苦的人的漫长经历……这些说法都不确切,所有的说法都无法确切地概括。它没有情节,但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它没有看似明晰的结构,但是事实上它的构建犹如大教堂的拱顶一般严谨宏阔;它没有我们常见的那种描述,但是一块玛德莱娜小甜点就使我们逝去的时光纷纷复活,马尔丹维的钟楼使一切事物升华为精神性的、普遍性的存在,凡特伊的七重奏使世界成为永恒的艺术……说到风格,它辞藻丰赡,无限发展性中包容了思想与精神的復合生长性。他那独特的隐喻耐人寻味,把生活的表象和真相融于一体,超越了所有作家,承载了无限的时空转换。
在世界文学史的范畴里,普鲁斯特是一位特立独行的“独眼巨人”,他的写作来自强大的自我意识,“伟大的我”把作者本人马塞尔·普鲁斯特和小说的叙述者马塞尔成功融汇于一体,相互混淆,相互生长,并可以相互置换。
一切均成为失去的时光,但是一切又通过重现的时光得以永存。在书中,叙述者马塞尔为自己的贫乏而倍感忧伤,但是顿悟时刻到来了:“我敲遍了所有的门,它们全都紧紧地关闭着,唯有一道门可以打开进入。本来,我也许要花100年的时间徒劳无功地寻找这道门,但是,我盲目地撞上了它,门开启了。”通过普鲁斯特,我们解放了被禁锢的事物……我们的内心一片混沌黑暗,从这些黑暗中,普鲁斯特提取出真正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秘密:艺术准确地复制了人的生命,通过“追忆”,所有的生命韶光都走向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