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娜 王丹凤
【摘 要】扎哈·哈迪德是建筑界不可多得的优秀女建筑师,她的作品以独树一帜的风格占据业界一席之地。本文通过分析扎哈设计思想产生的背景,从晰释的复杂性、非线性思维模式和建筑与景观一体化几个角度阐述了扎哈的建筑设计思想,并结合案例分析总结扎哈设计思维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非线性;复杂性;建筑;景观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0-0155-02
扎哈·哈迪德是西方当代建筑界极富创新和开拓意识的建筑师之一,她以激进的、超前的、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站在世界建筑界的潮头。她勇于突破建筑传统和秩序,探索并开辟了建筑作品崭新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其作品变化莫测的动态造型和梦幻般的内部构造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为当代西方建筑的发展开拓了一条崭新的设计途径。遗憾的是,这位特立独行的建筑大师,独一无二的“线条皇后”于2016年不幸辞世,享年65岁。在她3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缔造了众多建筑奇迹,也不乏败笔之作。如今,她所创造的建筑作品已经遍布全球各地,她在建筑界的地位与荣誉将永远载入建筑史册。正如英国《卫报》“建筑与设计评论人”中的报道:“缺少了扎哈·哈迪德的建筑界,会令人倍感无趣。”
一、扎哈设计思想的产生
扎哈前卫的设计思想源于她开明殷实的家庭和良好的国际化教育背景。1950年她出生于巴格达,幼年随父亲多次游历欧洲,领略了异域文化风情,孕育了独立、开放的西方思想,形成了富有想象力、勇于冒险的性格。扎哈大学本科读的是数学专业,对数学的热爱培养了她敏锐的逻辑抽象思维,特别是对于几何学在建筑中的创新发展,与她的本科教育经历分不开。接下来的硕士专业,她入读了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在这里她的建筑梦想启航,在老师博雅尔斯基开放包容的实验性教学理念和先锋意识的影响下,扎哈将这种实验态度放进了建筑设计当中,并将计算机软件和参数化进行了综合运用。建筑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学、文化艺术等学科对建筑和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演越烈。在AA建筑联盟学院学习期间,扎哈吸纳了俄国先锋艺术和康定斯基的构成主义思想及表现手法,将这种“绘画性”的建筑美学观运用到建筑与景观设计中,运用结构性、非线性、有机塑性的形式语言表达了建筑的创新形态,为西方乃至世界的建筑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二、建筑设计理念
(一)晰释复杂性
扎哈建筑创作的主题与核心体现在了晰释的复杂性上,这个概念表达了多种事物复杂的混合,看似杂乱实际却有更高层次的规律可循的非线性的复杂,并且无法被简化。首先表现在了形式的复杂性,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参数化设计,让扎哈可以将建筑的几何形态、空间变化关系等整合在一个连续的、非线性的动态系统中,采用相位空间和碎形递归等表现形式,艺术化再现其设计构思。该理念指构成建筑的基本元素是柔性的、灵动的,是参数化可延展、可塑的。参数化思维下的几何体则是由样条曲线、细分曲面等构成,相互作用相互关联。扎哈的设计属于超前的數字化设计,在数字化设计出现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她就经常用大量的二维平面绘画来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超前的数字化设计意识为扎哈开辟了建筑设计一个崭新的领域。
(二)非线性思维模式
“非线性”是指两个变量之间没有像正比例那样的“直线”关系。非线性科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而线性是非线性的特例。它打破了传统的、局限于静态的、线性系统的世界观,这种思维模式逐渐被动态、发展、随机的观念所取代。扎哈认为建筑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而非线性思维正是她建筑创作的基本,也是其建筑设计思想中先锋意识的体现。她设计的建筑造型动感流畅、自由奔放,但是在这种自由的状态下隐含着“超理性”的设计逻辑。
在扎哈的设计中,建筑的结构支撑体系也是其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线性的流畅造型势必要打破传统结构技术的束缚,只有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构体系,才能构建其天马行空的建筑造型。扎哈的成名作——维特拉消防站,这是一个具有强烈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建筑设计。她运用非线性组合方式,将一系列不规则三角形楔形板相互交叉、叠合、错位,使整个墙体变得倾斜、不垂直,甚至连柱子都不是垂直的,这种看似不稳定的造型结构支撑体系,增强了建筑整体的动态感。这种非线性的思维模式和构成主义拼贴手法运用到建筑设计中的另一个著名案例是美国的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她把完整的建筑体进行“解构”,将多个不规则碎片状的长方形体块,通过交叉、叠置、悬挑、错位等手法,以非线性的方式拼合,形成层次丰富而复杂的建筑形态。该建筑曾被《纽约时报》称为“美国自冷战以来最为重要的新型建筑。”
扎哈生前最大的作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虽说是由多家公司共同完成的一套“设计、运营一体化”的综合建筑方案,但在建筑艺术上采用了扎哈建筑事务所投标方案的多种造型元素。早在2016年就被英国的《卫报》评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并位居榜首。2019年机场正式启用,从外观造型到内部功能,这个魔幻的超级机场震撼了全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区南北长1753米,东西宽1591米,内部结构复杂、空间跨度大,如此庞大的屋顶仅用了8根C形柱作支撑,其中有6根在一个180米直径的同心圆上。这8根C形柱彼此间距为200米,几乎无柱的巨大中厅,让机场的公共空间更加开敞。
(三)建筑和景观一体化
扎哈在设计中强调建筑景观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她曾说:“我在建筑中会融入美学观念,主要考虑的是建筑与人文景观的融合。我希望通过建筑给人们一种美好的空间感,使人们通过建筑更好地去感受自然景观和城市的界限与轮廓。”她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关系,会有选择性地挖掘有意义的景观要素,摒弃那些不合理的成分,她不愿意模仿周边的场景以试图达到所谓的“和谐”,这也是对现有景观进行的批判性的吸收与扬弃。扎哈擅长从自然景观中汲取灵感,从自然地貌的原始形态中提炼设计元素,将抽象、拼贴、叠加、对比等多种设计手法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从而拓展了新思维和新模式。
她将有机建筑的自然特征巧妙融入自然,与景观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如德国维尔LFone园艺展廊,是一座区域性园艺展会的景观建筑,位于德国维尔城内的一处废弃的采石场中。扎哈运用弯曲的线性组合表达建筑物与场地的融合,错落起伏的造型突出于地表,这种抽象的表现手法让建筑物的形态突破了已有规则的束缚,将建筑布局融入自然,甚至成为了另一种形态的自然景观。
三、借鉴与启示
扎哈汲取俄国先锋派绘画艺术灵感,发现其内在的思想价值,并转化为自己的建筑美学观念,创造了属于其特有的“新平面”城市几何学理念。她勇于颠覆、突破传统观念,利用不规则、非线性、结构性和有机体等形式语言,以“晰释复杂性”为核心,围绕参数化的设计意识,用超理性的设计逻辑阐释了时代和社会发展中建筑的复杂性,极大地推动了当代西方建筑的发展。她将自然地形、地貌的意象特征融入建筑的形态设计中,用这种自然的建筑形态呼应和模拟场地的地质地貌特征,使建筑与场地之间成为一种相似和融合的形态。但是扎哈过分强调形式的标新立异,给建筑设计与实践带来一定消极的影响,她的设计经常会突破建筑工程和材料科学的极限,致使客户的预算超支,每一次荣获国际大奖都会面临着同样的指责。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对扎哈的评价,学习她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技术,融合场地因素和地域文化,寻求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从而创作出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特色的建筑作品,这也是本土建筑设计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娅.建筑帮助人保持沟通空间的开阔性——与女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谈现代建筑与中国“试验场”[J].商务周刊,2011,(4):44-47.
[2]杜倩.扎哈·哈迪德建筑创作思想及其作品研究[D].同济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