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莹
【摘 要】音色是钢琴演奏者们顺利描绘乐曲意境与情绪的重要途径,而触键位置、触键方向都是影响音色的重要因素。乐曲层次是增强乐曲表现力的重要方法,因此如何展现乐曲层次也是钢琴演奏者们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两首《降A大调即兴曲》是指舒伯特和肖邦的两首《降A大调即兴曲》,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演奏实践,从触键音色以及层次处理两个方面阐述两首乐曲的演奏异同。
【关键词】即兴曲;触键音色;层次处理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0-0073-01
一、触键音色
舒伯特《降A大调即兴曲》主题部分是由连续十六分音符构成的下行音阶式乐句,在弹奏中可采取“高抬快下”的触键方式,充分运用各手指第一关节的力量,同时运用断奏的弹奏方法提升音色的“颗粒感”,寻求各音音色的一致。
在乐曲的中段部分,为了更好地表达舒伯特“诉说”似的旋律创作风格,在练习中可采用“高抬慢下”的触键方式,使各旋律音在音响上连贯起来。在弹奏旋律声部时,手指触键面积需要“大”一些,触键可“深”一些,同时运用踏板的延音作用润色音乐旋律各乐句,达到演奏的平稳叙述和连贯自然。
与舒伯特《降A大调即兴曲》不同,肖邦这首即兴曲的主题部分要求演奏者们抛弃“锤击式”(垂直触键)的触键,更加追求一种“摸着弹式”(水平触键)的清风拂面般的音色。因此,在演奏时可将手指的触键面积扩大、触键位置靠后一些;这首乐曲左手部分的处理是一个演奏难点,在练习中易受到连续大跳音程的干扰,出现左手部分音量过大、音色稍显干涩,无法配合右手旋律等问题,在练习中可采取左手部分只给出拍点重音,同时控制手腕力量不要下放到琴键,并在旋律弹奏中充分运用手腕调节的方法可以解決上述问题。
乐曲的对比段落旋律悠长,对旋律声部的处理可采取“高抬慢下”的触键方法,赋予其更饱满的音色;对左手伴奏部分的练习则注重顿音音色的扎实及和弦间的推动感,特别是弹奏重音的小指需要下键有力。
肖邦即兴曲的装饰音大都出现在乐音前与乐句中的位置,它们不仅是旋律的一部分,也是顺利过渡到下一个乐音前的华彩。因此笔者在练习中对装饰音的处理都遵循着一条总的规则,即将装饰音弹到旋律里。练习经验是需要通过控制手臂力量的方法使音色不过于扎实,但同时又通过保留指尖力量的方法使音色集中。
对于另一种“装饰音群”(组成音较多且在数量上奇偶不定的装饰音),可采取以下练习方法:(一)在练习前先将音群进行分组,尤其是在有左手伴奏的装饰音处更应理清它们的纵向对位;在练习时需要先计算清楚“装饰音群”内的组合,以避免它们的加入破坏左手拍点的均匀,从而达到最后演奏时的“即兴性”;(二)为了使弹奏出的“装饰音群”更加清晰连贯,需要将整个音群放在一起进行连贯性的练习,练习中切不可因为左手的加入,而干扰右手装饰音群的流动性,同时手指下键不可太深,在速度上也可采取“先急后缓”的处理方法,赋予装饰音群“流动”的特点。
二、层次处理
舒伯特注重力度变化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他在力度方面的要求明确,在乐曲中,他几乎将乐曲的每一乐句都进行了明确的力度标记,因此层次的处理也同样是演奏舒伯特《降A大调即兴曲》的关键,因此在练习中可根据谱面的力度标记,先对全曲力度记号的分布进行清晰划分,并思考以何种力度有效地展现乐曲的整体层次。
借助指力触键、手力触键、前臂触键与全臂触键这四种不同的触键方法来展现整首乐曲的力度层次:在乐曲旋律最高点处可使用全臂发力,深踩延音踏板,展现辉煌音响;而乐曲旋律最低点处则只保留指尖力量,展现其细腻的情感。
舒伯特作品中大小调转换带来的明暗对比,也同样是乐曲力度层次的一种展现,大调上构成的乐句触键力度可大些,达到音色的光辉明朗;小调上构成的乐句可贴键弹奏,追求音色的暗淡柔和。
同时,乐曲中的纵向层次也是不容忽视的,展开部的演奏要处理好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中音声部与低音声部)的关系,分清主次。可采取伴奏声部只保留指尖力量的方法进行弹奏,达到不“喧宾夺主”的效果。
肖邦作品中层次性的展现往往更细碎、朦胧,力度层次更加地追求一种渐变的过程,如在这首即兴曲中便出现了“smorzando”(渐次消失的)的力度标记,因此笔者在练习中更多地赋予了乐曲在整体上的渐强渐弱处理。
参考文献:
[1]李云洁.舒伯特即兴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奏与教学价值[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1-41.
[2]梁楚辉.“尚之以琼华”——论“装饰音群”在肖邦钢琴作品中的内涵和演奏阐释[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8:1-41.
[3]邢莹.论华彩装饰在钢琴即兴演奏中的运用[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4:16-17.
[4]黄梅苓.试论肖邦钢琴即兴曲的艺术特色[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3:7.
[5]苏静芳.论钢琴演奏中触键与踏板对音色的影响[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