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航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
米溪坝古村落位于四川省荥经县花滩镇,村内矿产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明末清初,村民多由福建迁移至此形成规模开始发展。其中能人巧匠众多,雕刻技艺精湛,人稠物穰、风清弊绝,是组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荥经砂器文化的一部分。村落同时传承了古建筑工艺及美学思想,使得建筑、景观具有独特民族风格。
村落房舍集中成片,整体布局稳重大气,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前后照应。宅基地选址比较讲究,一般有良好的空间意象,前有流水,后有靠山最佳,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房屋以川西民居为主,建筑结构主要是土木结构和穿斗式木结构。土木承重结构系统为夯土墙与木结构共同承重,木柱作为承重主体,土墙承担少数荷载并作为围护结构增加其整体稳定性。穿斗式木结构是柱头直接承檩,沿着进深将立柱群连成一个整体,屋面荷载通过檩传递到柱,两架构间用斗枋连接。由于落地柱较多,柱径相应减小,这样可以节省空间,而且用料经济。
村落中房屋布局主要以四合院的形式,并由七个小天井包围主天井,呈现出“七星抱月”的建筑风格(图1)。庭院大门矗立“龙门子”,作用如同石牌坊,是主要的出入口,上面雕刻着精美图案及牌匾。通过“龙门子”后的阶梯是第一个过厅,地面由粗糙的板石铺满。过厅两侧各有一个小天井,主要堆放农具和杂物。过了门厅之后才是大天井(图2),四周用2~3 m宽回廊作为连接,沿进深后的两个角落一般留有连接侧门的通道。沿着天井的左右两侧的房屋称为厢房,一般用于晚辈居住或客房。天井正对面青石板基座上布置三开间或五开间的正房,中间的堂屋用作会客,祭祀等,两旁是主居室。“龙门子”后的三个小天井与大天井周围的布置的四个小天井形成了“七星抱月”之式,丹楹刻桷,层台累榭。
图1 齐心村鸟瞰
“七星抱月”房屋木柱排列较为循规蹈矩。正房一般采用五柱三或七柱五,檐柱高度一般5 m左右。厢房排列一般采用五柱三或三柱三,檐柱一般为4 m高。天井主要有排水,采光,通风的作用,平衡房屋内的热量循环,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门窗有多种雕花装饰,屋面盖小青瓦。受当地瓦屋山文化的影响,屋脊做成瓦屋脊,气势巍峨。顺山上做“飞禽走兽”,代表了祥瑞安康。正脊上也雕刻了吻兽,整个房屋的屋面是多坡面,形象美观。
图2 大天井
檐柱和金柱下面所安放的青石叫做柱础(图3),在回廊前沿处,由40~60cm高的卵石雕刻而成,正房和堂屋柱下比较常见。
图3 普通柱础
柱础有多个实用功能,首先作为主要受力体,将来自柱身的集中荷载分散开,使得荷载分布均匀;石柱础高出地面免柱脚腐蚀或碰损并保护上部木结构。柱子立于柱础上,础石对柱脚提供竖向支持力和一定的水平摩擦,没有横向约束,柱子可以轻微移动,因摩擦滑移吸收震动能量而具隔震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地震对上部结构体系的破坏程度。除了实用功能外,柱础后来逐渐演化成带有美观功能的装饰,成为屋主人和匠人们突出其品味和艺术审美的重要表现。由于柱础大多使用青石材料,适于雕刻,所以也是艺术家施展技艺的地方。柱础的形制雕刻艺术随朝代变化而变化,同时也因其功能和艺术的完美统一,体现了古建筑之美,自然协调,匠心独运,浑然天成(图4、图5),表达了这一时期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明成果的骄傲。
图4 雕刻的柱础
图5 “空城计”柱础
高台阶梯下正对着的外照壁,当地人称为“柄墙照壁”(图6)。相传清朝时期官员李世禄告老还乡便在庭院前修筑此照壁以彰显体现宅主人的身份和地位。照壁立于兴福寺庙大门正下方,使经大门外出的人有一种整齐坦然的感觉,也增强了庭院的高贵气氛。
图6 外照壁
照壁中心砖上面雕刻有龙图腾,中央上方还镶嵌有“乾坤耀照”字样的砖匾以及寓意吉祥的雕刻图案。伸出的檐口可以保护壁身,四角有起翘,具有屋顶一样的部件与装饰。
古建筑作为我国古代的艺术代表,呈现了从古至今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也是中国历史的见证。随着时光流逝,古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现代构筑物中,钢筋混凝土作为柱的普遍材料,柱础已经没有了承载、防潮的作用,但是它的装饰作用仍然存在,功能也不断地更新,适应时代的需求。柱础以使用新工艺、新材料的方式与现代建筑结合,虽然它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形式,但是其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并没有因此失色。
现代建筑在材料和施工上都应考虑到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深入研究传统民居的建筑特征,将对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筑设计的地域性思考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从而更充分和完善地构建未来的中国建筑设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