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诊断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的价值体会

2020-07-20 09:40:42王东莉肖高峰
辽宁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盘状误诊率半月板

王东莉 肖高峰

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河南 济源 459001)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与正常半月板十分相似,但由于其具有形态具有宽厚的盘状,导致其在正常压力下易增加损伤风险,为临床十分多见的膝关节病变,同时发生撕裂概率较高,以青壮年或少年作为高发人群,若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1]。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诊断方式较多,比如CT、关节镜、MRI等,而寻求一种检出率高、误诊和漏诊概率低的诊断方式尤为重要[2-3]。本研究对所有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实施分析,并对其各项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或研究病人,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作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我国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的诊断标准。②膝关节伴有弹响、肿胀和疼痛症状,且关节交锁,旋转试验呈阳性。③所有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同意研究,均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疾病,比如血液系统疾病、造血功能异常和恶性肿瘤。②伴有认知障碍、精神障碍以及意识障碍。③中途退出研究,无法顺利完成研究。

观察组-其中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在13岁至42岁,中位年龄为(27.66±1.98)岁;病程1-12个月,平均病程(6.77±1.02)月。

对照组-其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在14岁至42岁,中位年龄为(28.34±1.28)岁;病程1-13个月,平均病程(7.23±1.23)月。

2组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各项资料对比,两者间无统计学意义,用P>0.05来表达,表示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实施关节镜诊断,由临床经验丰富医生进行诊断,选择美国施乐辉关节镜作为操作仪器,给予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选择止血带对患肢采取止血操作,后将关节镜置入,膝关节进行伸屈运动,根据病情程度给予针对性治疗[4-5]。

1.2.2 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实施MRI诊断:取患者仰卧位,选取磁共振扫描仪(德国SIEMENS MAGNETOM C! 0.35T),由患膝关节表面接收,并将线圈进行固定,实施常规矢状面、冠状面扫描。冠状位序列为:SE-T1WI:TR=562 ms、TE=22 ms;STIR:TR=3 600 ms、TE=71 ms、T1=900 ms[6-7]。层厚设置为4 mm、层间距设置为0.4 mm,FOV=180 mm×220 mm,矩阵设置为256×256。失状位序列为:PDWI TR=2 000 ms、TE=17 ms;T2WI:TR=3890 ms、TE=99 ms;层厚设置为4 mm、层间距为0.4 mm、FOV=170×170,矩阵=256×256[8]。如图1、图2所示。

磁共振表现:于失状位3 mm层厚进行连续扫描,并连续出现“蝴蝶结”表现样3个层面以上;半月板与胫骨平台台比值大于20%;冠状面骼间棘层面的半月板宽度在15 mm以上。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对照组两组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诊断符合率以及误诊率、漏诊率。

2 结果

2.1对比2组诊断符合率 观察组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诊断符合率96.00%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100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诊断符合率(%)

2.2比较两组误诊和漏诊概率 观察组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误诊率2.00%、漏诊率2.00%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100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误诊率和漏诊率(%)

3 讨论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一般位于人体股骨和胫骨间,为半月状纤维软骨盘,其能够使膝关节的稳定性得以维持[9-10]。盘状半月板具有较为特殊的结构,呈盘状软骨,其表面维系股骨和胫骨的活动度较低,易导致其发生损伤,进而造成撕裂。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诊断方式,而选择一种诊断效果好的方式十分重要[11]。

MRI为临床常见诊断方式,其具有较高分辨率,且能够对病变情况进行多层次和多方位观察,能够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12]。而关节镜检查由于膝关节部位的限制,易导致手术视野不清晰,导致病变组织无法完全暴露出来,进而对病变情况无法全面观察,增加治疗困难。而采用MRI检查能够使手术视野提升,对病变部位进行准确定位,能够对半月板损伤程度做出准确判断,能够将半月板的撕裂类型和撕裂程度清晰显示出来,为后期治疗提供更为准确、更为有效的方案[13-14]。另外,MRI诊断还具有无创、操作简便、检出率高等优势,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检查能够顺利实施。从两组漏诊误诊情况来看,观察组出现2例误诊和漏诊,其原因是由于关节囊和盘状半月板间存在肌腱和脂肪等组织,进而导致诊断结果出现误诊或漏诊[15]。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诊断符合率96.00%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误诊率2.00%、漏诊率2.00%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MRI诊断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同时能够预防误诊和漏诊现象,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猜你喜欢
盘状误诊率半月板
关节镜下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健康大视野(2019年7期)2019-04-25 11:42:04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MRI诊断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价值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55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现
磁共振成像(2015年9期)2015-12-26 07:20:31
外侧盘状半月板与膝关节骨关节炎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