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高校学生宿舍內盗案例的措施与思考

2020-07-19 04:12朱朝杰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4期
关键词:宿舍思考措施

朱朝杰

【摘 要】高校宿舍内盗一直是困扰老师处理学生事务的难题之一,它不仅造成学生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在学生心理上、学习上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从高校一宿舍内部盗窃案件着手,对案例进行了分析与处理,以及经验的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宿舍,内盗,措施,思考

高校宿舍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也是容易产生矛盾和问题的多发地。其中宿舍失窃因其发生率高,破案难,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和心理健康等特点,更是成为困扰辅导员处理学生事务的难题之一。本文从某高校一宿舍内部盗窃案件着手,对案例进行了分析与处理,以及经验的总结和反思。

一、案例概述

寒假结束,某高校的学生甲返校的当天晚上,发现留在宿舍里一双价值一千多元的品牌鞋,以及几件未开封和已开封的品牌化妆品被盗。该宿舍共4名女生居住,但当时只有该生一人返校。由于损失较大,该生情绪激动,上报辅导员老师,寻求帮助。

二、案例的分析与应对

(一)安抚学生情绪,了解详细情况。

接到电话后,身为辅导员,考虑到该生电话中情绪失控,夜晚寝室孤身一人,而且只有详细了解整个情况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于是立即前往学生甲的宿舍。首先表示理解其被盗后的心情,同时告诉该生不要太惊慌,等同学都返校后老师会尽快处理。接着对被盗物品及寝室成员等其他情况进行了详细询问。最后告诉该生接下来的几天一方面冷静观察,留意与自己熟悉的人所用物品,并对自己现有物品进行标记留意,有情况拍照取证并及时向辅导员反映;另一方面不可凭空猜测怀疑,制造矛盾伤害无辜同学,也不能让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引起大家恐慌心理。

(二)深入分析,采取措施。

通过谈话了解到,1.该生在放寒假前也有过化妆品、零食、衣服等被盗情况,其它室友也有零食被盗情况。当时由于临近期末,就不了了之。2.该生跟室友关系不错,未有任何矛盾跟不和谐,所以报复的可能性小。3.寝室间平时几乎没有串门情况。4.学期结束时,该生第3个离校回家,开学第一个返校,门窗都完好无损。在掌握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和时间节点后,经过分析提炼、梳理辨别,此案例大概率是学生宿舍内部盗窃事件。

问题关键点在于如何引导犯错学生自己站出来坦白,在没有监控和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没有合适的方式方法和谈话技巧很难处理该类事件。

考慮到学生甲放假前后被盗物品较为贵重,辅导员深知此事重大,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前途,于是详细查阅了关于盗窃罪的法律法规,并认真做好笔记。2天后,学生甲发现同寝室学生乙桌子上的口红及眉笔,根据她用过后留下的痕迹判断疑是自己的,而且学生乙是放假最后一个离开寝室的同学。在得到这一情况后,辅导员采取了如下措施:

1、当天下午与该宿舍3名女生分别谈话,通过一视同仁地进行摸底调查,以免引起误会等不良后果,毕竟这会关系到一个学生一生的名誉。

2、重点对学生乙进行了深入谈话,告之此次盗窃的严重后果。根据盗窃罪量刑的规定,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按刑法规定,4000元以上不满7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一年至二年。一旦入刑,在公安机关就有违法的“案底”,将会影响自己的求职、婚姻等一生大事。并表示如果内部同学犯错那就私下主动找辅导员坦白,会给学生改过的机会。如果没有人主动承担,那就只能报警,通过指纹检测肯定能查个水落石出。该女生全程沉默。然后辅导员就疑似盗窃口红及眉笔的来历进行了询问,学生乙支吾着说是其姐姐所送。于是辅导员马上联系了其姐姐,讲述了寝室发生盗窃,现在对本寝室所有同学进行调查一事,并询问疑似被盗的这件物品是否为其所送。该姐并没有立即回复“是”或“不是”,于是辅导员再次把此次盗窃涉及到的相关法规,以及犯错同学主动承认的后果和不主动承认的严重后果也告之了该姐。最后,辅导员当着3名室友的面对被盗学生甲做思想工作,若有同学主动承认,希望能得到她的谅解,不要扩大知情范围,这样以便给犯错学生减轻主动承认的心理负担。同时再次对3名室友进行了开导,给犯错同学一天时间“醒悟”,想好了主动找被盗学生或辅导员。若1天后没有结果就报警,此事交由警方处理。

3、当天晚上,学生乙私下找到学生甲,主动承认了其盗窃行为,进行了道歉并表达了悔改之意,愿意将物品归还和赔偿。

(三)案例后续工作

1、老师与学生乙谈心谈话,了解该生行为后的动因,对其进行德育教育,促使学生从内心、从思想上认识自己的错误,并鼓励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对被盗学生甲进行心理疏导,多次与她聊天,消除心中的隔阂,引导其接纳和包容一位愿意悔改的同学。

3、召开班会,提高全体学生认识。一方面学生自己要保管好钱物,增强防范意识。如若确实发生了偷盗事件,不可随意怀疑他人,也不可采取背地里报复的做法,更不可以发生吵架打架斗殴等事情,而是第一时间告诉老师或学校有关部门。另一方面对学校易发生的一些案例和涉及到的相关法规条款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了学习,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和法规意识,不可有违反法纪和违背道德的行为。

三、经验与思考

1、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极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这个时期加强德育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对他们进行正确人生道路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辅导员要致力于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注重人文精神的提升,切实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不仅要有理论上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更要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有滋有味的德育教育,确保教育的有效性。

2、大力加强法治教育和宣传。作为大学生基本上清楚自己的言行有无“品德问题”,而对违法犯罪却存在模糊观念。正如上述学生乙讲述,虽然她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也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但没想到那些物品那么“值钱”,若之前知道那样行为的严重性,她也不会去做那些“不光彩的事”。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法制教育课程不重视,法律教学流于形式,或只是选修课而不是基础课,这样没有实现法律知识的普及,大大影响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这与我国的“依法治国”理念也不相符。所以高校管理还应做到“依法治校”,“以法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如校内开展主题班会、法律征文、知识竞赛等,定期邀请专家或法治工作者来校为学生做专题讲座和报告,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加法律知识,强化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水平,使大学校园形成一种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3、作为处理学生事务的老师,要不断加强解决问题的技能方法和知识储备。在处理学生问题和事件中要坚持规范管理和人文关怀相结合,既要合法、合规、合理,同时也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对学生要耐心、理性、尊重和包容,通过感性的教育去引导,通过贴心的沟通去帮助和感染。学生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学生犯错不作为,不教育,或者冰冷处理,直接给个处分,不留余地,这些都不是教育工作者该有的方式方法和教育本身的目的。所以要不断地从自身中总结和积累经验,还要多从同行中学习先进经验和管理办法,这样开展工作才能得心应手,才能解决在学生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从容应对解决纷繁复杂的学生问题。高校宿舍没有监控,发生的很多事件如偷盗,打架等很难获得确凿证据,能否顺利处理该类事件,跟老师所采取的措施有一定关系。就如本案例,如果没有跟学生及其亲属详细地阐明偷盗相关法律条款规定,迫于法律压力,她极有可能不会主动承认,而要再破此案例,就变得困难重重。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就明确提出了应储备的基础知识,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使自身成为“杂家”,这也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文晶.法制与德育教育模式相结合,恰当处理学生宿舍内盗事件--对一则学生宿舍内盗个案的思考[J].科技教育,2010,000(007):178-179.

[2]施佳,郑园园等.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路径与方法[M]1版.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宿舍思考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热得快炸了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学校到底是谁的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吃货的世界
热得快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