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娜
【摘 要】目前的连接性交通干道实际通行能力难以符合不同片区间和进出城交通出行的具体需求。应当坚持从规划和设计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探讨城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改善规划的有效对策,推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策略
城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的科学规划设计对道路选线优化和城市交通建设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能够发挥出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提出了道路设计和交通规划的道路选线原则,在道路选线中应用GIS技术的多功能非线性函数的设计模型,能够更加准确直观地了解到整体上的布局和分段布置,该方法可以有效对城区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予以优化,能够对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提供很大助力。
1 道路设计与交通规划的道路选线原则
针对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针对城市道路设计和交通规划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做法,与收集整理的国外道路规划设计中的先进思想方法予以对比分析,能够进一步总结得到道路设计和交通规划的道路选线原则。第一,针对城区道路的具体路线确定,能够借助于现代化的科技方法来对路线实施优化设计,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不断完善路线设计方案,确保最终选线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第二,应当更加关注和重视道路选线的安全性与便捷性。对道路进行设计之前应当综合考虑实际建设规模,同时保障道路最终修建成功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与便利,促进道路使用效率的不断提升;第三,应当尽量避免出现耕地占用的现象,进行道路选线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道路实际使用和耕地的关系,尽可能降低耕地占用情况,防止出现道路交通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矛盾;第四,应当全面考量到道路路线选定后施工建设区域的水文和地质环境,如此一来能够防止道路施工中存在难以施工建设的区域。
2 道路设计与路线规划的选择方法
2.1 整体布局
道路的整体布局即是应当提前明确道路的起点与重点,按照城市道路交通建设规划中起点与终点的长度距离来合理明确其最终方向。按照基本规划设计方向,在设计方案中明确标注好特殊地标及其具体位置,设置的位置能够当作是道路设计的控制基础[1]。
2.2 分段安排
城市道路修建方向是按照其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来确定的,道路基本方向明确之后,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仔细划分道路方向相毗邻的控制点,随后再对道路附近的自然环境以及水文地质情况展开全面深入的调研分析,从而获得更加科学的道路路线。
2.3 具体定线
道路设计方案明确之后,应当准确定义最终施工建设区域。在道路设计工作中应当尤其重视对具体路线的选定。根据最初选定的道路路径,同时结合道路整体规划设计,从技术条件、环境条件等方面着手来确定具体路线,确保道路设计的完整性。
3 道路选线的优化模型
3.1 GIS技术的道路选线
在道路选线的过程中应用GIS技术往往包含了诸多方面的内容,结合实际应用经验我们能够做出一些总结。应用GIS技术构建单因素道路选线模型进行分析。所选模型的突出优势是能够对道路施工建设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影响正常作业的自然环境或人为因素展开全面的技术分析,从而保证道路施工作业能够有序推进。比如说需要对道路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予以叠加分析,随后应用GIS技术构建道路缓冲区模型,能够把存在于负载缓冲区模型内部的相关元素予以合并,随后实施计算,按照最终得到的计算结果能够了解到,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的相关要素可能会对最终的路线选择带来影响,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道路建设遇到的一些农田以及大型建筑物,因为这部分影响因素的存在会导致道路设计宽度以及设计长度出现变化调整,所以必须要对所有相关的因素展开充分全面的分析研究才可以保证最终确定的路线是最科学的。应用GIS技术可以对道路规划设计工作中涉及到的诸多特性信息予以整理分析,同时设计系统能够基于对道路水文地质环境特点展开分析,该模型的建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道路规划设计和道路选线的科学合理[2]。
3.2 基于多目标非线性的道路选线优化模型
道路路线优化不单单和所选择的道路设计相关技术方法有关,同时还和很多较为复杂的因素有关,比如说道路建设的地理特征。所以应当把非线性优化函数灵活运用到道路选择对应的多个对象中,同时通过非线性函数结构能够促进道路选择科学性的不断提升。
4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改善规划
4.1 改造道路横断面,提高路段通行能力
一方面,针对交通性干道而言,基本优化调整思路是对横断面予以再次分配,适当提升机动车的通行空间,进一步规范行车秩序,促进路面通行能力的提高。首先可以取消路边停车,把过去用于静态交通的空间转变为动态交通空间,亦或是直接拆除侧分带,设置隔离栏,为机动车通行带来更大空间;其次应当开展好交通管理工作,设置更多监控设备,确保行车秩序更加规范,避免出现非机动车强路等现象;最后可以适当取消一些道路交叉,确保交通性干道的主线交通。另一方面,针对一般性道路来说,基本优化理念也较为类似,同时可以在局部位置设计夜间限时停车位。一是取消路侧停车,为机动车带来更多行驶空间,局部位置根据附近具体情况可以合理设置夜间临时停车位;二是应当做好交通管理工作,设置电子监控,严厉打击道路交通违法违规现象,确保各路权空间。
4.2 优化改造交叉口,提升节点通行能力
首先,针对交通性干道而言,基本优化改造原则是对交叉口导流岛实施改造,确保非机动车驻停位置和行车道路面保持齐平,为非机动车停车提供相对更多的空间。另外应当合理提高交叉口转弯半径,对于人行道的铺装能够设计为全宽式单面坡,从而把标高控制在超过路面仅1 cm,交通流量较大时能够让其辅助成为非机动车的等候区;其次,针对一般性道路来说,基本改造原则是去掉交叉口导流岛,增加交叉口空间,进一步降低非机动车等候对右转机动车带来的阻碍,提升整个交叉口的实际通行性。
5 結语
总而言之,本文分析了道路设计和交通规划的道路选线原则,在应用GIS技术对道路选线进行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改善规划的对策和建议,即改造关键道路横断面、优化交叉口节点、设置路外公共停车以及强化停车管理的具体方案,从而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改善方案,希望能够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耿现彩,刘淑永,李超.中心城区道路网规划方法及特色研究[J].山西建筑,2021,47(1):37-38.
[2]陶晨亮,翁旭燕.存量发展阶段中心城区规划道路红线优化调整[C].2020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2020.
[3]张国义.城镇道路规划中常见的一些問题分析[J].精品,2020(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