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冰 冯会涛 刘俊良
由于军犬训导员经验不足,训练中不注意细节,对犬的认识不到位,军犬在服从训练中往往会形成很多不良联系,如对一个口令做出多个动作等,这些不良联系不仅会影响训练的进程和效果,还会大大降低训导员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因此,了解和掌握纠正军犬在距离训练中不良联系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在实操训练中加以灵活运用,对后续应用性科目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训导员要根据犬的抗压能力和耐受程度,来选择是否使用刺钉脖圈或电脖圈等强度较大的刺激工具。具体的纠正方法是:当犬听到“坐”的口令后,如果相继做出“卧”或“立”多个动作,训导员要左手手持牵引带末端,将牵引带向上提拉给予犬一定强度的机械刺激,不给犬做出多个动作的机会,之后给予犬充分奖励,奖励时也可带犬进行适当地跑动和玩耍,通过反复的机械刺激和奖励,犬就会明白一个口令一个动作会带来充分奖励,一个口令多个动作会带来强度更大的刺激,此方法即可达到纠正目的。特别要注意的是:训导员要与犬适时进行互动,避免刺激强度过大造成犬大脑皮层活动受到抑制、神经活动减弱等不良影响。
相比机械刺激法,舒缓训练法给犬带来的压力较小,主要是利用犬的舒缓动力来完成训练,对于抗压性不强和神经活动较弱的犬训练效果较好。当犬听到“坐”的口令并完成坐的动作后,如果出现多余动作,训导员要抖动牵引带,以此带动脖圈给犬带来一定的不舒服感,抖动力度不可过强,给犬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即可,通过反复训练和奖励,犬会明白一个口令只能完成一个动作,如果出现多余动作就会带来不舒服的感觉。犬为了回避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只能一个口令完成一个动作,即达到我们训练的目的。在舒缓训练中,除抖动牵引带以外,也可采取轻触犬的腹部等方法,结合军犬的实际情况,给犬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即可。
转换训练是改变训导员给犬带来的信号联系,如在距离指挥训练中,犬在“坐”延缓动作基础上,训导员跑出一定距离,准备进行距离指挥训练时,“跑步”的动作和“距离”感给犬形成了一个信号连接,在转身即将进行下个动作指挥时,“转身”又形成一个信号连接,长此以往会给犬造成“惯化思维”和“动力定型”的不良联系,导致训导员在还没有进行距离指挥时,犬为了急于得到奖励而自动做出动作。这种情况就要求训导员在服从训练中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经常改变给犬的信号和指挥动作。如在距离指挥训练中,跑到一定距离后不指挥犬做下个动作,或者背对犬进行指挥下个动作,再或者经常改变各个指挥动作的停顿时间。如训导员转身后3秒内要指挥下个动作,这时为了避免犬摸清信号连接和规律,自动做出下个动作,可延迟到5~8秒或者其它适当时间再进行指挥,这一过程也是对犬巩固和提高的过程,通过这样经常性的训练,可纠正和避免犬形成“惯化思维”和“动力定型”等问题。
一是按照“难易结合”的原则,适当降低训练难度和标准,在服从训练中,按照大纲规定,距离指挥训练的距离要达到50米,指挥犬一令一动做出4~5个动作。我们在初期训练时可以降低训练条件,缩短指挥距离和时间,便于犬做出多个动作时能够及时上前给予纠正,做对时第一时间进行充分奖励,同时根据犬的实际情况提升训练难度,逐步提升标准和进行过渡,直至达到大纲标准。
二是按照“拆分结合”的原则,将大纲规定的4~5个整体动作可拆分成若干个组件进行训练,如指挥犬做出一个动作就立即上前进行奖励,或两个动作上前奖励,也可在“犬”延缓的基础上不指挥任何动作,上前奖励,只奖励延缓这个行为,也就是一个动作一个奖励。在此训练过程中,如训导员没有下达口令,犬出现多余动作,应及时上前纠正,通过反复训练,犬的大脑会有一个清晰的记忆,即只有听口令做动作有奖励,无口令做多余动作无奖励,而且还会伴随着训导员的纠正。在犬对各个动作组件巩固稳定后,视情况可将1~2个或3~4个动作组件进行结合指挥训练,此方法即可达到训练效果。
三是运用改变“指挥顺序”的方法,如在日常训练中,一般指挥顺序为“坐”“ 卧”“立”,长期按照这个顺序进行训练,会给犬造成“动力定型”“惯化”“泛化”等不良联系,摸清训导员的指挥套路,所以我们在日常训练中,要不断地变换指挥顺序和动作,如清晨训练时的指挥顺序为:“坐”“立”“卧”,傍晚训练时的指挥顺序为:“卧”“坐”“立”,让犬每次训练难以形成“惯化”,摸不清训导员的指挥规律和顺序,也就避免了给犬造成一个口令多个动作的机会,此训练原则也能给犬在训练中带来新异刺激和新鲜感,使犬在训练中积极性更高。
在纠正距离指挥训练的问题时,可事先找一名灵活、机动、有丰富训练经验的助训员,手持3~5米长的牵引带,站在犬身后,当训导员下达口令犬完成口令动作后,如出现多余动作,助训员手持牵引带及时提醒和纠正犬,必要时也可给予犬一定压力;助训员纠正的时机一定要在犬想做出但还没有出现多余动作时进行,不给犬犯错的机会,而后训导员上前充分奖励,通过助训员、训导员之间的反复配合可纠正解决这一问题,训练后期可视犬的作业情况和进度逐步去除助训员的辅助训练,训导员独立进行。
在进行目标回避训练前,训导员应选择具有自然特征的地形地物,如高台、狭窄空间、不平坦路面、突兀地段等环境,例如:犬在听到“坐”的口令后,相应又做出“卧”的多余动作,这时犬如在不平整的地面进行训练,犬“卧”下后会有不舒服的感觉,长期训练后,犬为了保护自身,避免这种不舒服感,会自然回避不做出“卧”的动作,这一过程恰好达到纠正解决问题的目的,训导员只需要及时奖励即可。
具体训练方法为:训导员下达“坐”的口令后,如犬又做出“卧”“立”等多余动作,这时,训导员不按压响片,不与犬进行任何交流和暗示,待犬没有做出多余动作或一直保持坐的行为时,及时确认和捕捉这一行为,按下响片给予奖励,或在犬刚完成“坐”这个动作时,按压响片给予奖励。此训练方法的重点:如果犬没有做对动作,训导员不能给予犬任何提示和接触,在犬做出训导员想要的动作时,按压响片一定要及时准确,通过响片系统反复训练,犬会明白对的动作是什么,错的动作是什么,进而达到纠正问题的目的。
一是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入繁、因犬制宜、难易结合”的训练原则,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和训练周期,切实根据犬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情况,合理制定纠正解决的方法。
二是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追求训练进度,从而出现基础训练没有牢固,中后期训练出现各种不良联系的恶性循环,应升降结合,拆分结合,科学高效地反复训练。
三是纠正与奖励要无缝结合,根据犬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恰当的纠正办法。奖励一定要及时,区分大奖励和小奖励,食物和物品相结合,让犬得到充分的缓解和释放。
四是使用机械刺激训练法时,应根据犬实际承受压力的范围给予犬压力,避免犬因压力过大过猛等不适当行为,造成超限抑制而影响犬的训练积极性和进程。
五是训练失败从本质上来看是都是训导员自身造成的,与犬毫无关系,所以在训练过程中严禁打骂体罚和粗暴对待军犬,训导员应静下心来从自身反思问题,适时改变训练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