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造境,培育学生史料研习能力

2020-07-18 15:22梁洁静
读天下 2020年14期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

摘 要:在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明确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培育学生的史料研读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准确把握史料,并正确运用史料,是素养达成路径中的关键点。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体验历史

史料实证,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历史事实,多角度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坚持“孤证不立”原则。下面,笔者就第二课堂的探究课为例,通过《清明上河图》与《东京梦华录》等史料,构建历史情境,体验历史。

一、 角色体验,拉近历史的距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的输入获得,而是学习者借助自身的知识经验或借助外力(如翻查资料、教师引导等)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强调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历史新课程目标在于引领学生重返历史现场,多角度看待历史事件的史料实证素养。课程开始即以英国史学家汤因比的话导入:“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那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体味宋朝的历史?当然是“亲历”其中。

课堂上进行分组体验,让学生“穿越”到宋朝,分别以“驴友”“吃货”“商人”这几种身份体验北宋汴京城的生活。角色选择分组后,让学生结合《清明上河图》中几张放大的图和几则材料,完成表格内容。

材料一 (开封城)诸门桥市井已开……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

——《东京梦华录》卷三,“天晓诸人入市”条

材料二 东京般载车,大者曰“太平”……又有宅眷坐车子,与“平头车”大抵相似……又有独轮车,前后二人把架,两旁两人扶拐,前有拽,谓之“串车”。

——《东京梦华录》卷二,“般载杂卖”条

材料三 ……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日“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井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每一交易,动即千万,……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条

材料四 白矾楼,后改为丰乐楼,宣和间,更修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画通夜……

——《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条

材料五 寄收蔡河贾人谷,及堆垛六路百货。

——《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七》

(周景威)邀巨货于楼(“十三楼”,邸店),山积波委,岁入数万计。

——释文莹:《玉壶清話》卷三

材料六 自今后,如将到行货物色,并须只以此一色见钱买卖,交相分付。如有大段行货,须至赊卖与人者,即买主量行货多少,……递相委保,写立期限文字交还。……若或客旅不切依禀,只令赊买人写立欠钱文字,别无有家业人委保,官中今后更不行理会。

——《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七》

二、 史料造境,神入历史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力求做到,在学生的整个童年时期内,使周围世界和大自然始终都以鲜明的形象、画面和印象来给学生的思想意识提供养料。”可见,图片式的材料,可以更直观、生动地让学生瞬间“神入历史”。本课就是使用张择端的民间风俗画《清明上河图》让学生随着图片(略)去“逛汴京市集”,从学生的表情与讨论的声音中,明显看到学生依然成功被带入历史情境,置身其境地思考图片与材料中的“所见所闻”啦!

三、 史料研习,批判性思维

研习史料是2017版新课标中对历史学科明确提出的重要能力。如何研习史料?首先,我们需要学会运用语文的阅读方法来提取有效信息。从熙熙攘攘的汴京集市上,学生不难看出宋朝的盛世场景!如何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多角度思考的批判性思维?

我展示了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栏目曹星原的话:《清明上河图》并不是对大宋宣和年间繁花似锦的清明节日景象的描绘,而是体现宋神宗年间因王安石变法导致的社会紧张感与“同舟共济”的社会愿望,《清明上河图》实际暗含着宋代盛世当中的危机。

这样一则具有新鲜的观点,有效的激起了学生的“疑惑”与探究欲望。紧接着我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视频素材《从清明上河图中看到的宋朝盛世危机》和另外的几幅放大的图(略)给学生,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火花。

这些材料“一击石成千层浪”,学生立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达成了有效的课堂生成!同时,学生也在讨论中逐步形成了运用自己手头上掌握的知识与史料论证自己观点的能力,打破了“唯老师,唯教科”这样的惯性思维,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思考,批判性思维!

对于一个历史现象,我们不能单纯地从其当时的结果去分析其影响或对其加以评价。往往还要“联古通今”,思考其在整个历史的长远影响,才可辩证地剖析一个历史现象,让其更加“立体”与客观。“深入历史”方能逐步理解历史,读懂历史,分析历史。史料的运用必须要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将其“激活”,才能唤起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同时才能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历史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而在研习史料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运用一些方法去读懂材料,借助唯物史观,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对待历史,在史料研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与批判性思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5.

[2]张汉林,张迪亚.历史教科书中的史料选择及其设计:基于历史思维能力角度的观察[J].历史教学,2019(7).

作者简介:

梁洁静,广东省清远市,广东省清远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清明上河图
泰顺廊桥:《清明上河图》里的遗梦
《清明上河图》是描写清明景象吗
《清明上河图》身世传奇:多次入宫曾遭劫被调包
《清明上河图》的盛世记忆
《清明上河图》中埋藏的科技秘密
《清明上河图》里的秘密
《清明上河图》的黑色幽默
《清明上河图》藏了什么危险的秘密
让你看懂《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植入了多少商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