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字当头打造初中数学的科学课堂

2020-07-18 15:22夏艳文
读天下 2020年14期
关键词:初中问题数学

摘 要:数学是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问题;初中;数学

一位出色的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把课堂转变成探究问题的园地。让学生跟随着教师设定的问题,逐步进行探究,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塑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一、 以关键点出发,巧设问题

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非常多的,需要多方面的思考,所以教师要以重点内容为主,采用发散的思维,将知识的疑难问题进行巧妙的设置问题。问题要具有概括全面知识的作用,教师要利用以小见大的思想进行设问,让学生轻松地掌握重难点问题。

围绕疑难点进行设问。突破知识的疑难点,是优秀初中数学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只有让学生掌握教材的重难点,才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游刃有余,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多边形的外角和”的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熟知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入手来探究其外角和,學生会根据教师的问题来探讨结论。所以在设置问题时,要仔细进行研究。教师要以重难点知识为目的进行提问,如“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外角和相同,那么五边形、六边形呢?”学生会根据自己掌握的补角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究,最终得出结论。学生在以教师问题为目标进行提问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又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复习。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内攻克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以问题的发散点进行设问。教师要善于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以这个问题出发,联想与之有关的知识。一个好的问题,就像打入水中的石子,引起的波纹能够扩散到很远。例如,在学习“分式方程”时,教师要给学生发散思考的点,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对之前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式方程相关知识点,学生就会按照教师问题的方向进行思考,从而攻克学生在学习分式方程与实际问题上的难点。让学生在自我总结,自我思考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提升学习数学的信心,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以学生产生分歧的点进行提问。在学习“图形的转换”时,学生会对于一些疑难图形的对称轴问题有争议,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学生有争议的点,设置出能够让学生解除学生疑惑的问题。如教师可以列出一些典型图形,如汽车等,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得出正确结论。学生对于问题产生争议是很好的现象,教师要善于利用争议来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知识。

二、 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提问

初中数学教师要具备把控课堂的能力,要能够将问题拆解开来,化整为零,让学生轻松的接受新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善于用问题来控制学生的思维方向。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以构成圆的两要素出发进行提问,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直接认识圆、了解圆。同时教师也可以侧面进行提问,可以通过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进行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加深对圆的认识。

教师要直击要害进行提问。一个有深度、一针见血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走出迷惑。教师的问题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思考,但是教师也要善于根据课堂进行的程度,随机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究。

教师的问题要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作用。对于一些简单浅显的问题,教师就没有必要进行多余的提问,教师要在学生卡住的点,提出具有指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点。教师要巧妙的控制课堂氛围,关键时刻以提问的方式使课堂的节奏达到高潮。例如,在学习“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时,教师要从分子与分母能否为零引发提问,并探究为什么它的值能为零或不能为零。在给学生提供探究方向的同时,又提高了问题的难度。

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一气呵成的完成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来将整节课串联起来,通过逐层深入的问题来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以发散的思维来考虑问题,通过连贯的思想,对学生接受的新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如在学习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时,教师在引领学生对各种角的性质进行了解后,教师紧接着出示一个图形,让学生对于这个图形中的角进行分类。教师出示的图形要具备典型性,不能是随机挑选的图形。学生在刚刚学习完三种角的含义就进行运用,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运用,找出三个角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更扎实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三、 根据学生的状态进行提问

教师要抓住学生迷茫的状态,给予一个刺激性的提问,相当于跟学生打了一剂清醒剂,使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接受状态,发现学生出现迷惑时,及时用问题的形式使学生明了问题的答案,进而使课堂顺利进行。

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临界状态,在学生马上接近问题的真相时,用问题巧妙的进行助力,让学生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使学生顺利探究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时,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后,再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教师要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的全等三角形知识来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教师要在学生处于争论顶峰时,通过一个问题来推动学生继续探究,使学生越过高峰,进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因式分解时,教师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告诉学生,不是所有的多项式都可以应用提取公因式、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来解决,进而使学生进行尝试因式分解,从而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

四、 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借助问题来开展课堂,通过巧妙的问题,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从问题出发,锻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祁洪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课[J].教师月刊,2015(4):43.

[2]高媛.数学课堂问应注意的问题[J].中小学数学,2018(6):22.

作者简介:

夏艳文,湖北省鄂州市,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段店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问题数学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