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翻译背景下译员的自我提升

2020-07-18 14:12魏琪琪
读天下 2020年15期
关键词:机器翻译人机交互挑战

摘 要:全球化、信息化推動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往来和交流,同时也为语言服务行业带来了可观的前景,并推动了机器翻译的产生和不断完善。本文概述了机器翻译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分析了机器翻译背景下人工翻译所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译员应如何提升自我以开拓出新的生存空间。

关键词:机器翻译;挑战;人机交互;译员的自我提升

一、 引言

Google翻译、有道翻译、百度翻译等翻译软件为人熟知,并成为大多数人青睐的翻译工具。但由于各个翻译软件依托的语料库各有不同,利用不同的翻译软件对同一文本进行翻译,几乎不会得到完全一样的译文。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各类语料库的逐步完善,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已大大提高。这对人工翻译造成不小的冲击。为了不被机器翻译取代,翻译从业者们已经不能只充当翻译的角色了,而是要适应机器翻译的环境,更多地发挥译后编辑的作用。

二、 机器翻译概述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即利用计算机将源语言(文本或语音)转换为目标语言的过程。机器翻译的过程涉及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机器翻译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预想利用机器实现两种或多种语言间的转换。随后诸多科学家、发明家都在机器翻译方面进行了探索。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诞生为机器翻译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47至1964年是机器翻译的开创期,美苏争霸为机器翻译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机器翻译一时受到人们的追捧;1964年至1975年,美国成立了语言自动处理咨询委员会,认为机器翻译的可行性较低,便切断了对机器翻译的资金投入;70年代以后是机器翻译的恢复期,世界各国的科技情报交流日益密切,促进了机器翻译向好发展,我国也研制成功了自己的机译系统;90年代至今,全球化进程加快,翻译市场迅速扩大,机器翻译有了新的发展契机。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翻译日渐完善,广泛应用于各翻译领域,并凭借其自身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占据了翻译界的半壁江山。

三、 人工翻译面临的挑战

人工翻译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机器翻译以其自身优势占领了人工翻译原有的市场,比如科大讯飞(IFLYTEK CO. LTD.)推出的人工智能翻译机畅销,而且还在不断升级版本,为顾客提供较为满意的翻译服务和体验;另一方面,译员在翻译学习中习得的翻译知识,以及大多翻译学习者和翻译从业者自身的职业素养还不过硬,不足以抵挡机器翻译带来的冲击。这属于译员自身面临并要克服的挑战。

(一)外部环境的挑战

就翻译效率而言,据统计,机器翻译每分钟能达到50万字的翻译量,而译员每天大概能完成3000~5000字的翻译,而在不考虑翻译质量的情况下一天至多完成1万字的翻译量。由此可见,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速度对比是相当悬殊的。而就价格而言,据统计,快译通、科大讯飞等公司出产的翻译机的市场价格在1000~4000元左右,可供客户多次使用,而4000元大概为普通译员一个月的薪资。机器翻译在成本上比人工翻译更具优势。

(二)内在素质的挑战

很多高校都设有MTI专业,但是在众多的毕业生中,真正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而大多毕业生会从事教学工作。这与MTI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口笔译人才形成巨大反差。而很多学生的翻译水平不足,无法胜任翻译工作。近期,网络上一篇名为《AI时代,高校的翻译必将走向消亡》的文章引起了广大翻译从业者以及学习者的关注,文章指出高校的翻译专业,甚至是整个翻译界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都要勇于探索,为语言服务行业开辟新的道路。

四、 译员的自我提升

虽然机器翻译有很多优势,但由于其自身的技术条件仍存在不足,语言服务的本地化的不同需求,以及其所依赖的语料库还有待完善,人工翻译依然有很大的生存空间。现阶段有时先用机器翻译,再进行人工审校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比纯人工翻译更多。对于一些附有情感和深意,或是句式较为复杂的语篇的翻译,机器翻译输出的译文却让人难以理解,译员更是要发挥译后编辑的作用。

(一)译员的角色的转变

利用机器翻译实质上并没有削减译员的作用,而是要求译员转换为译后编辑或是语言咨询师的角色。译员应在完成机器翻译之后进行编辑、润色,使最后呈现的译文能够准确无误、语义连贯,达到译文发起者的要求。译后编辑应更多地关注机器无法理解的一些文化概念,或者是原文作者在原文中所抒发的情感。让机器先协助自己进行翻译,最后再完成机器无法胜任的工作,提高自身翻译效率。

(二)译员计算机水平的提高

面对机器翻译,译员同样应该提升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直接的机器翻译如谷歌、有道词典等翻译工具的操作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的,但是间接的翻译我们称为计算机辅助翻译,如Trados软件的使用,其翻译过程涉及术语库的建立及记忆库的应用等多项操作,并且有时还需要同一项目的译员分工协作,就需要译员进行深入的学习之后才能达到熟练操作。

(三)译员的心理素质与职业素养的提供

译者还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应该对机器翻译的期望过高。译者要制定和应用相应的以后编辑细则,积极高效地处理好译后编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同时,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译者还要充分考虑到译文发起者的期望,采取相应的编辑策略,避免低质量的机器翻译。

五、 结语

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相结合的模式是翻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机器能够给人带来更多的帮助,所以译员不必惊慌,而是应该积极接受机器翻译,并利用机器翻译实现人机交互,减轻自身负担并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崔启亮.论机器翻译的译后编辑[J].中国翻译,2014(6):68-73.

[2]冯全功,张慧玉.全球语言服务行业背景下以后编辑者培养研究[J].外语界,2015(1):65-71.

[3]侯强,侯瑞丽.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发展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9(10):30-32.

[4]宋仕振.试论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未来关系[J].未来与发展,2019(2):25-27.

[5]张慧玉,冯全功.关注行业发展 开拓译学领域:《机器翻译的译后编辑:过程与应用》评介[J].中国翻译,2016(2):55-59.

作者简介:

魏琪琪,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机器翻译人机交互挑战
互联网+新时代下人机翻译模式研究
“语联网+行业” 助力中国伟大复兴
某型柴油机虚拟维修系统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石油科技翻译
大数据背景下石油科技翻译
人机交互课程创新实验
机器翻译不可盲取
叽咕乐挑战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