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因为学业问题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家庭矛盾冲突的案例时有发生。本文结合一对父女的矛盾冲突案例,分析当前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寻找缓解亲子关系紧张的办法,以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缓解;亲子关系;关系
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说:让孩子感到家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这是以往有涵养的大人明智的做法。然而,很多家长特别是有升学压力的家长,当孩子的行为表现与自己预期不相符合时,往往忽视了这种“美妙的家庭情感”,进而采取不当的教育方式,结果亲子关系日益紧张。
开学初的一个下午,发现一名高一女生在哭泣。询问原因一直不说,只是哭。以为刚入校不适应,安慰她,以舒缓她的情绪。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她自己说不上什么原因,一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仔细观察发现该女生的手腕处有多处刀痕。深浅不一,新旧不一的刀痕触目惊心。在深入询问才发现她有自残倾向,大部分是暑假里割的,近期也有。她无法摆脱这种状况,在我的建议下她表示愿意去看医生。
我当即联系了家长告知情况并提出了看医生的建议。家长听了极为震惊。他一直都不知道孩子是这种情况。他只知道这个孩子变坏了,不争气不懂事很叛逆。越叛逆,他打的越凶,一直处在怨恨情绪中。得知情况后一直喃喃自语:怎么会呢?当我提醒他留意一下他女儿的手腕时,他陷入了沉思。这时我向他建议希望能给孩子关心爱护,带孩子去医院里看一下,他也不再抗拒了。
几天后,家长打来电话了,语气沉重,说了一句话:老师,人重要点了。经过医生诊断,孩子患上了中度抑郁,需要药物治疗。事后深谈才得知,该家长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从小对孩子抱有很大的希望,在孩子的培养上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小学阶段都是挺优秀的。到了初中阶段,学习压力增大,父母对她的要求也加大。只是这个孩子成绩却越来越差。他认为孩子不认真不努力,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常常觉得自己牺牲了那么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孩子却不理解,对孩子越来越失望,责骂殴打也是常有的。而今造成孩子这样一个状况,他认为自己的责任重大,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中。
孩子毕竟是孩子,不可能和家长的思维同步,高声地呵斥低声唠叨都难以走进孩子的内心。《资治通鉴》有云:“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缓解紧张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健康成长,也要爱之有道。本人结合上述案例浅谈以下几点:
一、 要真正觉察到孩子在成长
如果我问:你真的觉察到孩子在长大吗?很多朋友看到这句话或许不以为然,做父母的怎么会不知道孩子在长大。可是真的如此吗?就像上面那位家长,他在责骂孩子的时候常用的几句:白白长这么大了,越大越不争气了等。貌似看到了孩子的长大,其实并没有看到孩子的成长。在我看来他只是看到了孩子身形的变化,却没有察觉孩子的心理变化。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青春期意味他们要证明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孩。孩子们表现出对独立性、与成人的平等的渴望,想挣脱父母的束缚。如果你没有重视这一时期孩子的心理变化,还是用原来的一套无界限地管束,他们就会激烈的反抗,曾經听话的孩子也就会突然变得忤逆。因此作为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生理变化,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要知道,在你没有察觉到的孩子内心深处,或许正在掀起汹涌的波涛。此时你依然不依不饶喋喋不休的责骂,或许会把孩子推向危险的边缘。
二、 要反思自己与孩子沟通的方式
中小学生是未成熟待发展的青少年,唯其不成熟待发展,所以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指导帮助。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就像园丁一样,看到一棵树弯脖子了,就要去修整,让他们朝我们预想的方向发展。让孩子的言行符合社会公序良俗,这无可厚非。家长对孩子所说的话可谓是句句发自肺腑,真心实意。可是孩子们为什么听不进去呢?甚至还会发生激烈的语言冲突?这时我们得反思,孩子忤逆的或许不是你说话的内容,而是你对她说话的方式。我们发现有些家长喜欢用歇斯底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对孩子的批评。但是这种方式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对方,让对方心理上对你产生阻抗,反而不容易接受你的说法。而同样的话,你平静的陈述,反而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会引起孩子思考和反思。有理不在声高。我们要改变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和方式,应该是以尊重,理解,包容,爱,关心等态度对待孩子。而尽量不用蔑视,厌恶,嘲讽等态度说话。
三、 要放下“付出必然要有回报”的功利心
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非常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一方面对子女严加管教,一方面竭尽所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最优质的教育。正是对物质投入上的过高期待,使得他们不断强化这样的观念,在教育上投资越多收益就越丰厚,总希望通过砸钱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抢跑”。实际上,当物质条件被过度强化,功利心就会出现,精神关怀就可能有意无意地被忽略。孩子学习成绩上一旦不能实现对等回报,就会焦虑愤怒,把怨气一股脑地朝孩子发泄。孩子在学业上遇到的困难或许她自身也很难过,希望在家这个避风港得到庇护包容。而父母不分青红皂白责骂一通,只能让孩子把心门关紧。就像上面那位女生,她用小刀划下去的第一刀,或许是想唤醒那渐行渐远的家庭温情。所以,沉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的焦虑和愤怒是否掺杂了功利心,是否有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就该有好的成绩回报我们的回报心理。要放下这种功利心,这种心理无益与问题的解决。在孩子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还是需要理性对待,多提一些有建设性意见,少一些牢骚埋怨。
《触龙说赵太后》里有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之有道,缓解紧张的亲子关系,不能只盯着成绩分数,还需要从孩子的长远出发,给予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作为家长,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用心解读什么才是真正的“一切为了孩子”,好好去爱自己的孩子吧!
作者简介:
方雪梅,浙江省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