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演变

2020-07-18 15:58赵厚福
电化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国时期

[摘   要] 文章聚焦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学术发展,梳理发展脉络,总结学术发展规律。通过对从网络数据库、其他研究者以及实体图书馆等渠道收集的民国时期有关电化教育的期刊、著作、报告以及政府文件等史料的分析和解读,认为民国时期我国电化教育学术研究经历了幻灯教学理论的形成(1912—1932年)、中国特色五论电影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1932—1937年)、中国独特电化教育学术领域的形成(1937—1949年)三个发展阶段;是由幻灯、电影和播音技术推动的,由价值论、方法论和本体论构成的研究螺旋;技术更新与进步、教育思潮和理念的涌现、电化教育的实践需求是学术发展的三个动力;体现出紧扣国家社会需求、注重实践研究、具有国际视野和历史自觉四个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电化教育; 学术发展; 学术结构; 学术动力; 学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赵厚福(1980—),男,山東济南历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技术理论研究。E-mail:zhaohoufu@163.com。

一、引   言

随着电化教育史研究的开展,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实践发展的脉络已经基本清晰,也出现了对电化教育学术刊物、学术人物和思想的专题研究。近年来,民国时期数字文献资源的建设也日益丰富,为研究民国时期电化教育的学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主流的数字化民国文献数据库主要包括大成故纸堆民国期刊与图书、上海图书馆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民国图书数据库、国家图书馆民国图书资源库等。通过以上数据库,结合早期研究发现,以及通过联系相关收藏机构和研究者取得的文献,共收集民国图书报告33本,整系列期刊4种,单条期刊文献2651条。

对以上收集到的文献进行鉴别和文字整理,将文献的作者、题名、刊名、出版机构、年卷、期次、文献类型、内容主题等信息进行抽取,再进行文献分析和梳理,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演变及其内在逻辑逐渐清晰起来。

二、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学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总结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民国时期电化教育主要包括幻灯教育、电影教育、播音教育、电化教育和视听教育,按照以上分类对文献的出版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如图 1所示,左图为期刊文献,右图为著作。      根据图1揭示的文献分布规律,以及当时的电化教育实践背景和学术研究情况,笔者认为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学术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一)幻灯教学理论的形成(1912—1932年)

1. 实践背景:幻灯教育在通俗教育和平民教育运动中广泛开展

从实践背景上看,这一时期幻灯教育在通俗教育和平民教育运动中得到了广泛开展,是主要的电化教育活动。

通俗教育方面,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我国知识分子为了开启民智,破除封建教育的影响,成立通俗教育研究会,1917年附设于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内,成为国家正式的教育机构。通俗教育主要通过建立图书馆、讲演所、巡行文库和公众阅报所来开展。其中,在通俗教育讲演中,特别提倡使用幻灯片来配合讲演。1915年公布的《通俗教育讲演规则》中第七条规定,通俗讲演得酌量情形置备幻灯及活动影片[1]。

平民教育方面,1923年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此后,全国20个省区纷纷成立平民教育促进会,平民教育在全国开始广泛开展。平民教育运动通过创办平民学校、平民读书处和平民问字处,主要进行识字教学。教学中使用幻灯,生动形象,能吸引注意力,印象深刻,识字效果好。幻灯教学作为优良的教学方法在平民教育运动中被广泛推广应用,并形成了高潮。

2. 研究概况:平民教育工作者推动的幻灯教学研究

随着平民教育中幻灯识字教学的广泛开展,平民教育工作者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成为幻灯教学的主要研究者。例如:南京平民教育学校的吉斌俊于1923年发表《南京平民教育促进会幻灯使用法》一文[2];1929年,殷祖赫的著作《初级平民学校幻灯教学法》 由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出版[3]。这些早期的幻灯教学文献都是平民教育工作者的贡献。

3. 学术发展:幻灯教学理论的形成

这一时期对幻灯教学过程和幻灯教学程序的研究日益深入,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也开始出现。其中,以殷祖赫的研究最有代表性,他将完整的教学程序分成10个步骤依次进行,分别是复习旧课、引起动机、决定目的、视察图画、讲读课文、研究生字、反复练习、抄写生字、应用练习、指示下一节课的预习,其中,研究生字又分为读音、释义、辨形别义、笔顺四个更详细的步骤[3]。后来,李穷知提出的教学程序[4]与这个教学程序几乎完全相同,可以看出,当时使用幻灯进行平民识字教学的稳定的教学程序已经出现。按照现在的教学模式定义,相对成熟的教学程序也预示着教学模式雏形的形成。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没有理论上的支持,而是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总结而成,因此,只能称为“经验形态的幻灯教学模式”。

除了教学程序的研究,对幻灯教学的研究还涉及其他方面。李穷知于1930年在《教育与民众》上发表《幻灯教学》[4],金亮弼于1932年在《农民教育》上发表《乡村民众教育实际问题讨论:幻灯施教方法的介绍》[5],内容都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涵盖了幻灯教育的概念、设备、方法等方面。殷祖赫的《初级平民学校幻灯教学法》更是包含11个章节,内容涵盖幻灯教学的基本理论、史学发展、硬件设备、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教学的管理[3],标志着作为我国电化教育第一个主要形态的幻灯教学理论研究走向成熟,并形成了初步的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五论电影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1932—1937年)

1. 实践背景:电影巡回施教在民众教育中的广泛开展

1928年,北伐胜利后,各地通俗教育馆改为民众教育馆,由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统一管理,民众教育成为社会教育的主流。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1933年秋,成立全国教育电影推广处,免费提供教育影片给各地教育机关放映,各地民众教育馆陆续开始进行教育影片的巡回放映,电影巡回施教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的电化教育活动。

1928年之后,比较重要的电影巡回施教机构包括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金陵大学和浙江省电影教育巡回放映队。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于1934年开始在馆内和城西设两处电影场放映教育电影;1935年,购置了电影教育巡回施教车进行巡回施教。1934年,金陵大学与南京市市政府社会局合作,到市区各校及乡村巡回施教;1936年,在京沪、沪杭、京芜、淮南铁路沿线中小学放映教育电影。浙江省教育厅于1934年成立电影巡回队进行巡回施教,1936年12月,改组为电化教育服务处。此外,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省立南京民教馆、省立杭州民众教育馆、省立嘉兴民教馆、宁波民教馆也都成立了电影巡回队。

由于民眾教育馆的官方性质和电影巡回施教的广泛开展,1936年7月,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成立电影教育委员会,举办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令各省市划分施教区,电影教育开始由政府统一推动,电影巡回施教成为由官方推动的教育形式。

2. 研究概况:电影界、民众教育界和高等教育界共同推动电影教育研究的繁荣

随着教育电影巡回施教的广泛开展,电影教育的研究迎来了一个高潮。

首先,电影教育研究大量涌现。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在1932—1937年间刊登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有关电影教育的文献达到了873条,其中, 有学术价值的论文、评论、报告、译文、单行本、教学方案达121条,仅学术论文就达到了74条,如图2所示。同时,这一时期累计出版著作11本。其中,学术价值比较大的包括1933年1月徐公美出版的《电影教育》[6],它是我国最早的电影教育专著;1936年1月宗亮东出版的《教育电影概论》[7];1936年9月宗秉新、蒋社村出版的《教育电影实施指导》[8];1937年1月谷剑尘出版的《教育电影》[9];1937年2月陈友松出版的《有声的教育电影》[10]。

      其次,民众教育刊物是电影教育学术研究的主阵地。这一时期载有电影教育学术论文的刊物多达50多种,其中载文量靠前的刊物如图3所示。其中,《教育与民众》由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编辑发行,《民众教育通讯》由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通讯社编辑发行,《浙江省民众教育辅导半月刊》由浙江省教育厅编辑发行。

      最后,电影教育研究是由电影界、民众教育界、高等教育界共同推动的。对具有研究性质的文献作者进行的统计如图4所示。其中,陈友松和徐公美都在上海大夏大学讲授过“电影教育”课程,都参加了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都参与创建了中国电影教育用品有限公司和《电化教育》杂志,是早期上海市电影教育的主要人物。刘之常和宗秉新都在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工作,是推行电影教育的代表人物。潘澄候和范谦衷都是金陵大学热衷电影教育的教授。戴公亮则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工作。周凯旋是浙江省第一支电影教育巡回队的干事,后来成为浙江省教育厅电化教育服务处的负责人员。赵光涛则创办了徐州民众教育馆。除此之外,孙明经、郭有守、顾仁铸、谷剑尘、蒋社村等早期的电影教育工作者也都发表了至少两篇直接以电影教育为题的论文。

      可以看出,当时的电影教育研究力量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电影界,以徐公美、谷剑尘和宗亮东为代表;二是民众教育界,以刘之常、宗秉新、蒋社村、赵光涛、周凯旋、顾仁铸为代表;三是高等教育界,以陈友松、孙明经、潘澄候、范谦衷为代表。这三股力量共同推动了民国时期的电影教育研究的发展。

3. 学术发展:中国特色电影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

对这一时期学术刊物所发表的研究性论文进行梳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影的教育价值研究,包括宏观的社会价值、中观的教育价值和微观的教学价值,以及积极教育价值的提倡、消极教育价值的避免和电影教育价值的理论化和科学化。

二是电影教育具体实施的研究,具体又可以分为硬件、软件、方法三个方面。电影教育硬件的研究包括电影教育的场所和设备两个方面,设备方面又包括原理和使用、维护、购置等内容;电影教育软件的研究,包括教育影片的主旨与题材、剧本编写、影片摄制、影片评价等方面;电影教育方法研究,即潜件的研究,包括宏观的组织机构、中观的教学组织以及微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三个层面。

三是电影教育学术定义的讨论,包括对教育电影和电影教育的区分,以及广义和狭义教育影片的界定,还包括对学术研究方法的探索等方面。同时,这一时期对电影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也开始出现。

结合对这一时期出版的大量电影教育学术著作章节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一个由价值论、媒体论、方法论、本体论、史论构成的中国特色电影教育理论体系。表1对主要学术著作的内容按照章节进行了分析归类。

价值论研究主要研究电影在教育中到底有什么价值;媒体论研究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即电影教育的场所和设备、教育影片的编制;方法论宏观层面研究电影教育如何推行和实施,微观层面研究教学组织和教学程序;本体论包括电影教育或者教育电影该如何定义、电影教育人才如何培养,电影教育研究如何进行;史论即介绍国外和国内当时电影以及电影教育的发展情况。这个理论体系与南国农先生提出的由七论构成的中国特色电化教育体系[11]十分类似,说明我国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是扎根于本土的电化教育实践的,从历史的角度看是一脉相承的。表2是两种理论体系的对照。

民国时期的电影教育理论体系需要特别提及的有两点:一是史学研究是中国电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民国时期的电化教育学术研究具有较强的历史自觉,这对当今的电化教育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应该引起当代研究者对电化教育史学研究的重视;二是对电影教育学术研究的提倡和建议表明,民国时期的电影教育研究已经具有了学术自觉,已经开始进入元研究的范畴,标志着电影教育研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的形成,这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成就。

      (三)中国独特电化教育学术领域的形成(1937—1949年)

1. 实践背景:转向影片、幻灯片制作和人才培养

1937年,抗战开始之后,由于战火影响,机件损毁,补充困难,电影教育的实践重心由巡回施教转向影片、幻灯片制作和人才培养。战时巡回施教主要依托原有的电影巡回施教区的工作队进行,1943年底,全国只剩52个队,分布19个省。抗战结束以后,主要由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三科联合南京各电影教育机关,以中小学生及一般民众为对象实验电化教育施教方法。总体来说,抗战后的电影教育有着由社会教育领域向学校教育领域转移的趋势。影片和幻灯片制作方面,1942年元旦,在重庆北碚成立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为配合抗战宣传,先后完成历代忠烈故事、历史和地理教育幻灯片8部、14本。

人才培养方面,1938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举办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和各省民众教育馆馆长训练班,开设电化教育课程。同年,金陵大学在成都开设电化教育专修科,战后改为影音专修科,偏重电影工程技术。1941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在四川璧山成立,设电化教育专修科,1944年,改为专修学校,1948年,改为电化教育系,开设课程偏重于电影戏剧艺术。战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燕京大学和北平师范学院都有零星的电化教育课程的开设。另外,1943年10月,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还举办了电影艺术训练班。

2. 研究概况:战时理论研究的减少和战后学术交流的兴起

抗战时期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受到影响,发表的文章总量开始减少,孙明经于1942年创办的《电影与播音》成为这一时期电化教育研究的主要阵地。抗战时期仅有两本著作出版,一本是陈友兰编著的《教育电影论》[12],另外一本是陈沂的《电影教育》[13]。这两本著作的内容基本上是战前出版的著作的延续,学术研究和学术思想上并没有突破。

抗战胜利后,电化教育的学术交流日益活跃。1946年7月,金陵大学电影部主任孙明经、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三科科长杜维涛、中国电影制片厂厂长罗静予组织了首都电影播音工作者座谈会,每两周一次,到1948年9月,第19次会议后成立首都电影播音工作者协会。协会召开座谈会的内容包括电教动态介绍、专题报告、技术观摩以及学术问题讨论等,是一个学术性较强的组织。这一时期中华民国教育部派杜维涛率领职员白芷洁、萧树滋赴美考察电化教育。

3. 学术发展:独特电化教育学术研究领域的形成

抗战期间,虽然战争对电化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影响,但电化教育学术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电化教育作为电影和播音教育的统称,成为研究中使用较多的术语,“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两个术语的使用减少。到抗战胜利后,随着对电化教育学术定义的讨论的深入,中国独特的电化教育学术研究领域已经基本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相关的行政组织名称逐步改用电化教育。1940年5月,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增设第三科,专门负责推行全国电化教育。1940年11月,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合为电化教育委员会。1941年,各省市一律设置电化教育服务处,原设的播音教育服务处同时撤销。1943年10月,将原设的电化教育服务处一律改组为“电化教育輔导处”。1944年11月,各省原设的教育电影巡回区及播音教育指导区均撤销,划分电化教育区。从中可以看出,播音教育和电影教育逐渐在行政机构的名称里淡出,取而代之的是电化教育。

第二,以电化教育为名称的学术著作大量出版。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于1940年编辑出版《电化教育》[14],行政院新闻局于1947年编辑出版《电化教育》[15],赵光涛于1948年编著出版《电化教育概论》[16],舒新城于1948年编著出版《电化教育讲话》[17]。电化教育著作完全取代了抗战前的电影教育著作。

第三,电化教育的学术定义逐步深入和成熟。首先,电化教育的含义从作为播音和电影教育的合称,渐渐转变为使用各种电气工具来实施教育。其中,刘之常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说:“所谓民众电化教育,就是利用电力化的工具,对民众所实施的一种教育,如电影、广播及幻灯等均属此范围。”[18]其次,电化教育逐渐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被研究者认知。这一时期代表性的研究人物孙明经突破了电化教育使用电力工具的局限,过渡到使用高效率工具进行教育,他认为,“电化教育是应用高效率的教育工具的教育方式,是具体的、活泼的、机动的、进步的。今日所举的工具不能为明日的限制。但在实施上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就是在介绍印象、表现事实、传达思想、发挥情绪上要有最高的效率、最快的速度,能及最广的范围,仅用最省的财力”[19]。

综合以上分析,电化教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定义,并且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被研究者加以研究,意味着中国独特电化教育学术研究领域的形成。

三、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学术研究演变的结构、动力和特点

(一)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学术研究演变的结构

电化教育学术研究的构成和演变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通过对民国时期相关学术文献的解读和梳理,可以看出,我国的电化教育从实践上来说,就是将先进的媒体技术应用到教育中,以改善教育,继而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朱敬将这个逻辑称为媒体技术与教育需求的耦合,并将此作为民国时期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逻辑[20]。

从这个简单的逻辑中可以梳理出三个问题:首先是对先进媒体技术特性的分析,找到它对教育的有用性,这也就是媒体的教育价值问题;发现媒体的教育价值后,下一步就是在教育中应用它,自然会产生如何应用的问题,也就是应用方法问题;最后,随着媒体教育实践的广泛开展,人们会自然地关注融入了新的媒体技术后教育所产生的变化,因此,就会追问这种变化后的教育到底是什么,这就是本质问题。可以将这一逻辑表示为价值论、方法论和本体论的研究螺旋,如图5所示。

      我國早期的电化教育研究基本体现了这一规律。例如:幻灯是从辅助通俗演讲和识字教学开始的,进而促使人们反思它的教育价值,展开方法论的研究,然后又出现了关于幻灯教学的简单定义;当电影媒体出现之后,新一轮对电影教育价值的讨论就开始了,然后走向实践,出现软硬件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同时,对电影教育定义的讨论也开始展开;当播音出现以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螺旋。

从民国时期电化教育研究中得出的这一演变规律,也适用于当代中国的电化教育学术研究。例如: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人们也研究了它们的教育价值,探索了它们的应用方法,进而思考类似程序教学、网络教育这样的新兴事物到底是什么的问题。现在这一循环正发生在移动智能设备上,已经开始出现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这样的新事物,可以预见,对它们的研究依然会包括价值论、方法论和本体论三个部分。

(二)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学术研究演变的动力

1. 电化教育实践需求是电化教育学术研究的原动力

民国时期我国电化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实践研究。例如:周凯旋是浙江省电化教育巡回施教队的主要成员,他结合实践给出的工作意见多达30多条,包括降低发电机声音、拟请省公路局通令各站准许本队购买汽油等[21];陈仁璇就电影巡回教学组织提出了很多建议,包括观众招徕、座位排列和秩序维持等[22]。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建议都是紧紧围绕当时电化教育实践推行中的问题而提出的。

这启发我们反思学术研究的导向问题,实践需求应该成为推动电化教育学术研究的最直接动力。也就是研究者应该更多地关注现实的教育问题,然后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寻求与媒体技术功能的耦合和教学思潮的结合,这应该成为电化教育学术研究永远的原动力。

2. 技术更新与进步为电化教育学术研究提供了持续动力

媒体技术功能特性与教育需求的耦合是电化教育发展的基本逻辑,即应用现代媒体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是电化教育学术研究的基本命题。在这里,媒体技术和教育需求是这一基本逻辑和研究命题的两个基本要素。正如前面所论述的,如果说电化教育实践需求是电化教育研究的原动力,那么,媒体技术的更新与进步则为电化教育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持续动力。

民国时期,幻灯、电影、无线电技术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进入中国,有远见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些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当这些技术首先在上海、南京、北京等发达地区广泛应用后,很快就被引入教育领域,催生了电化教育实践的开展。而电化教育实践的开展则推动了电化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

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引入,一方面为早期电化教育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为电化教育学术研究不停地提供新鲜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从电视到计算机网络、移动互联网,再到现在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无不成为一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工具和研究对象。而且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发展中,媒体技术依然会为电化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3. 教育思潮和理念的涌现为电化教育学术研究提供了外部动力

民国时期的电化教育开始发展时,“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将教育和救国联系在一起,大量西方教育思想被引入我国,引发了各种教育思潮、教育运动和教育实验。电化教育实践方面,平民教育思潮直接推动了幻灯教育的发展;科学教育思潮和生活教育思潮则深深影响了电影教育的教学内容;国家教育思潮和军国民教育思潮则推动了抗战期间的电化教育发展。电化教育学术研究方面,直观教育思想影响了电影和幻灯教育价值论;视觉教育、视听教育理论成为电影教育理论的基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推动了电化教育的方法论研究。

教育思潮和理念作为学术研究的最直接外部推动力,在最近的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直接的作用,例如反转课堂、MOOC和微课、学习分析等则更多的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的直接体现,这暗示着电化教育学术研究的动力有从媒体技术向教育理念转变的趋势。

(三)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学术研究演变的特点

1. 紧扣国家社会需求

我国早期的电化教育一直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例如:幻灯教学主要与平民识字需求相联系;电影教育与国计民生需求相联系,即电影指导民众救贫致富之道、起弱图强之道、灌输切要的常识、提倡个人及集体的道德、指示以组织的知识和能力;电化教育与抗战建国相联系,徐公美编著了《非常时期的电影教育》[23],姚苏凤编著了《抗战与电影》[24]。由此可见,民国时期的电化教育学术研究始终紧扣国家和社会需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2. 注重实践研究

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学术研究的另外一个特点是重视实践研究,从幻灯、电影、播音的硬件使用、修理、装置,到幻灯片的制作、播音节目的编排、教育电影剧本的写作、教育电影摄制的方法,再到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案的编写、教学效果的考核等,构成了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尤其以镇江民众教育馆的研究最为翔实,除了刘之常编写的《电影教育设施法》[25]和宗秉新、蒋社村编写的《教育电影实施指导》外,镇江民众教育馆还专门编写了电影教育实施的小册子《教育电影简易设施法》[26]。当时我国电化教育研究文献中实践研究的分量是最重的,几乎每一部学术著作中都有专门的篇章介绍这些内容,充分说明当时的学术研究对实践研究的重视,这与美国同时期的媒体教学效果对比研究有明显的不同。

3. 具有国际视野

民国时期的电化教育研究中介绍了很多国外的情况,其中,单独出版的著作包括彭百川翻译的萨尔地的《意大利国立教育电影馆概况》[27]、徐公美编著的《日本电影教育考察记》[28],杜维涛翻译的戴尔(书中译为狄尔)的《视听教学法之理论》[29]等。此外,宗亮东在《教育电影概论》中有对美国媒體教学效果对比实验研究的介绍[7];陈友松在《有声的教育电影》中对有声电影等先进技术进行了追踪[10];孙明经创办《电影与播音》杂志后,发表了大量介绍国外最新电影、电视技术的文章。

民国时期的电化教育学术研究受限于当时我国落后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科学研究基础,介绍国外经验、引进国外理论是必然的选择。这对于开拓当时的学术视野、推动我国的学术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4. 具有历史自觉

民国时期的电化教育学术研究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及时回顾和梳理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殷祖赫的《初级平民学校幻灯教学法》一书中总结了我国幻灯教学发展的三个阶段[3];郭有守编著的《我国教育电影运动》分中央和社会详细介绍了我国的教育电影运动[30];浙江省教育厅第三科电化教育服务处编辑出版的《浙江省电影教育实施概况》详细介绍了浙江省电影教育的情况[31];福建省立民众教育处分别编印了《电影教育实施概况》和《电化教育实施概况》,介绍了福建省电影和电化教育最近两年的推行情况[32];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于1940年编辑出版的《电化教育》、行政院新闻局于1947年编辑出版的《电化教育》,都介绍了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

此外,我国早期学者编著的电影教育、电化教育著作中大多都有专门章节来介绍当时的电化教育发展情况。还有很多一线的实践者发表了很多某段时期内某个地区的电化教育施教报告,这些都反映了民国时期电化教育研究者的历史自觉[33]。正是这些第一手的文献为今天的研究者了解当时的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线索。这也启示当今的研究者应该及时梳理并记录现在的电化教育事业发展情况,以免造成历史缺失的遗憾[34]。

[参考文献]

[1] 黄文学.济教育之不平开近代社会教育之始——浅谈北洋军阀时期的通俗教育[J].理论导报,2014(1):49-53.

[2] 吉斌俊.南京平民教育促进会幻灯使用法[J].新教育, 1923(2-3): 506-508.

[3] 殷祖赫.初级平民学校幻灯教学法[M].北京: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1929:7.

[4] 李穷知.幻灯教学[J].教育与民众,1930(6):1-12.

[5] 金亮弼.乡村民众教育实际问题讨论:幻灯施教方法的介绍[J].农民教育,1932(8):22-24.

[6] 徐公美.电影教育[M].南京:中国电影教育会,1932:1.

[7] 宗亮东.教育电影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7.

[8] 宗秉新,蒋社村.教育电影实施指导[M].上海:中华书局,1936:9.

[9] 谷剑尘.教育电影[M].上海:中华书局,1937:1.

[10] 陈友松.有声的教育电影[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

[11] 南国农.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重构:路线图[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4):5-7.

[12] 陈友兰.电影教育论[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5.

[13] 陈沂.电影教育[M].永安:福建省政府教育厅,1942:9.

[14] 中华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电化教育[M].重庆:中华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司,1940.

[15] 行政院新闻局.电化教育[M].南京:行政院新闻局,1947.

[16] 赵光涛.电化教育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4.

[17] 舒新城.电化教育讲话[M].上海:中华书局,1948.

[18] 刘之常.非常时期民众教育之教材问题:非常时期民众电化教育之教材[J].教育与民众,1936,7(7):1272-1276.

[19] 孙明经.“影音”与“电化教育”[J].影音,1947,6(1-2):122-123.

[20] 朱敬.论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及其经验体系[J].电化教育研究,2010(3):116-120.

[21] 周凯旋.实施电影教育的工作意见[J].浙江省民众教育辅导半月刊,1936,3(2):78-84.

[22] 陈仁璇.实施电影教育的几个实际问题[J].浙江省民众教育辅导半月刊,1936,3(2):73-77.

[23] 徐公美.非常时期的电影教育[M].南京:正中书局,1937:4.

[24] 姚苏凤.抗战与电影[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3.

[25] 刘之常,蒋社村.电影教育实施法[M].镇江: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1934.

[26] 江苏省镇江民众教育馆.教育电影简易设施法[M].上海:柯达公司,1935:5.

[27] 萨尔地.意大利国立教育电影馆概况[M].彭百川,译.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933:3.

[28] 徐公美.日本电影教育考察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4.

[29] DALE E.视听教学法之理论[M].杜维涛,译.上海:中华书局,1949,5.

[30] 郭有守.我国教育电影运动[M].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印行,1935:4.

[31] 浙江省教育厅第三科电化教育服务处.浙江省电影教育实施概况[M].杭州:浙江省教育厅公报室,1937:4.

[32] 福建省立民眾教育处.电影教育实施概况[M].福州:福建省立民众教育处,1937:5.

[33]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电影事业之出路[M].南京: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933:10.

[34] 赵厚福.走向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思想史研究——兼论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研究的分类[J]. 电化教育研究,2013(11):17-23.

[Abstract]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audio-visual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combing through the veins of development and summarizing the laws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such as journals, writings, reports and government documents on audio-visual education collected from online databases, other researchers and physical librarie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audio-visual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the formation of the teaching theory of slide show(1912-1932), the formation of the five theories of film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1932-1937),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unique academic field of audio-visual education in China(1937-1949). It is a research spiral driven by slides, films and broadcast technology, and consists of value theory, methodology and ontology. Technological renewal and progress, the emergence of educational ideas and concepts, and the practical needs of audio-visual education are the three driving forces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It is characterized by a strong focus on the needs of national society, practical research, an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Keywords] The Republic of China; Audio-visual Education; Academic Development; Academic Structure; Academic Motivation; Academic Characteristic

猜你喜欢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述评
浅谈民国时期中国画发展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出版域外翻译文学之探析
民国时期二胡音乐研究
从民国社会环境看文官考试制度的产生
民国时期新蔡的圩寨
民国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民国时期媒体问题应急管理的特点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近代中英直接涉及西藏事务高级官员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