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学科发展”角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新挑战,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自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一个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入新格局。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迎来新挑战。要进一步认清学科含义,科学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的位置,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维。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部其他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等比较,从学科相互关系中辨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挑战。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建设意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化水平,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组织化;比较
DOI:10.15938/j.cnki.iper.2020.02.01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2-0051-0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进入新阶段,迎来新挑战。[1]迎接挑战应是学科的本来之有,并不奇怪。不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遇到的挑战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系极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遭遇倒退、停滞和发展的三种可能。佘双好教授曾经指出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曲折”[2],类似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现在面临着“又一个曲折”。这个“曲折”可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后退或停滞。好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建立起来,要改变这个事实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正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挑战,应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迎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挑战,还是要从自己的问题入手,从基本问题入手,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含义、学科定位和组织入手,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思维,分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建设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化水平,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打牢基础。
一、自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思维
学科视角及学科思维是学科发展的基本成果,也是学科发展达到较高阶段的重要标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角及学科思维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维。这种新思维,应当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的思维,而且应当成为全社会的思维。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三十多年应有的成果,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继续发展的新起点。用“学科思维”视角考察思想政治工作,至少应当成为广大政工干部的基本思维,成为思想政治工作新视角新理念新方法论。然而从现实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维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还不是全社会的共识,即使在领导者群体也没有确立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三十多年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初步建立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区分,即由思想政治工作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演变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总概念下,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发生了分化,形成了多种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方式,至少可区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两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相对独立。我们将考察的对象不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全部,而是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或一个方面,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文要考察的对象就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挑战,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挑战。
这里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新挑战,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面临学科新格局的挑战。在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新挑战之前,首先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含义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什么的含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题的基础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我对此做过一定的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3]有专章考察,在相关论文做过较系统的阐述。
2020年至今为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什么或如何定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仍然是一个问题。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存在着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三者混用的现象,或者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来通称这三种现象或三个领域,有的甚至仍然用思想政治工作或所謂意识形态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际情况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自己的规定性和含义,它应当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甚至思想政治教育区别开来。为此,在这里还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做些考察。
冯友兰先生说过,讲形而上学时,对认识对象或下定义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正方法,是肯定的方法。另一种是负方法,是否定的方法。前者是“是什么”的方法,后者是“不是什么”的方法。[4]邓小平讲社会主义是什么或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时候,两种方法即运用“正方法”,讲社会主义是什么,又运用了“负方法”。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5]
我在这里用综合的方法,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正方法和负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共同体,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活动、学科组织、学术载体、学者共同体等所组成的整体,具有组织化的社会组织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主要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甚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生命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性概念,改革开放以前,思想政治工作(后来称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概念;改革开放以后,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才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说法;再后来有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等说法。现在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一般不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专指思想政治教育学人,特别是学者组成的学术组织及其活动(这里的活动,主要指学术活动、理论工作、科学研究活动)。就实际情况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学术团体,而是多种成员共同组成的“社会”[6],以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为主体,也有“脚踏两条船”的学者(有些学者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称呼,但他们部分参与而主体学术归属并不在这里。例如,有的学者是多个学术团体的成员,但其主要所属学科不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还有一些是围观者。
上述讨论的节点在于区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外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从概念上明确定义,通过科学区分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从经验到科学、从工作到学科发展及分化的体现。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即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重要标志。这种区分无论在认识方面,还是在实际工作方面,都有重要价值及实际功效。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而形成新格局新形态,分化出可区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实际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等领域,实践也有对应项,从过去仅仅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概念,现在有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实践,在它们的内部还可以区分。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一个总括性概念,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特指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也有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践是以科学研究实践为核心的建设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实践基础”,在许多人思维中仍然指社会实践,仍然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①,尽管如此,但这种提法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中并不准确。作为社会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尽管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践基础,但中间存在着若干中间地带和中间层级。这种中间地带和中间层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存在且相对独立的条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作为专业角色的产生并具有重要价值的原因。从思想政治教育转型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分化过程中生成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态就是其中之一。这又是思想政治教育新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存在着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在国家层次、高校层次都普遍存在②。在党政管理部门,这种现象更是普遍现象,由书记、部长担任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或常务理事,正是这种现象的反映。一些人以为,党委书记担任党委领导工作,当然是思想政治工作内行,甚至就是专家。这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阶段,党组织负责人、党委部门负责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内行,属于名正言顺的事。那个时候由有政治身份或政治角色负责人来担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色,等于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行。这在当时,不仅具有“合法性”,而且也具有“合理性”。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后遇到的高校党委书记、副书记,大部分是“老革命”,他们有军队、学生运动及地下工作等革命经历,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有严格的党的政治生活锤炼,在当时而言,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经验素质是最高的。在当时,他们确实是最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在今天,情况发生了变化,仅仅有行政职务身份已经不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和社会分工等因素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有了学科、专业、有知识体系或系统知识,作为内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专业培训,应当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此外,还应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动态更新,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指导和学科服务(智库服务)。就是说,同样说内行与外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现在,还是以行政职务角色充当学术角色,以干部等同于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是不利的,对当事人也勉为其难(当然,也有人乐此不疲)。
这里探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新挑战,是专门指学术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不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不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其实质而言,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科学性是学科的基本特征,也是基本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践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实践,包括科学研究实践在内的组织建设活动。这种实践,并不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实务工作。进而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就其核心而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真理性、知识性。以知识为代表,知识是没有国界的。知识走向全人类。知识又是学科存在的基本条件和生命基础。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质在于它的真理性,而知识性是真理性的体现,透过这一层则是指它的规律性及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然作为学科,它也有这一特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生命基础,也是知识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基础。据我观察,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所遇到的挑战,最重要的瓶颈是知识因素。当下,社会变化成为常态,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最突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知识而缺乏知识供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能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知识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否生产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且應当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来生产的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是否从实际出发并运用知识来做出决策和开展活动,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挑战中胜出并发展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若用“供应侧结构改革”理念,这正是知识供应的革命,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创新满足人们需要。
二、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一个二级学科,并与相应的六个二级学科为伍,由过去到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格局出现了转型,出现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形态。从这个角度考察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含义成为近几年的热点。这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从时间维度即历史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从原格局进入到一个新格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组成部分。[7]重新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有定位认识进行反思,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做出新的定位。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必须直面的新挑战。
一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级学科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这是全局与局部、体系与要素、总体与部分的关系。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二级学科。这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地位。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组成部分,它当然与一级学科的性质和功能有关。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这是通常意义的;同时,作为学科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方针、思路、规范、发展等也必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有规范。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相对独立的二级学科,当然有自己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的发展和发挥必然受到一级学科的规范。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然是一个二级学科,说明它有自己的任务、职责和特点,也有自己的规律,这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尊重及遵循。能否认识和做到,则有待观察和实践。然而,学科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机械和刚性,每个学科边界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开放性是学科内在能动性的必然张力,也是必然要反映出来的特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比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时间早、发展程度高、群众性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级学科,它的发展布局及运作必然影响(促进或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
二是作为七个二级学科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这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部有七个二级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党的建设。作为七个二级学科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考察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它们有各自的对象、任务、特点,相互之间能否服务对方。无论是设立的初衷,还是现有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六个学科有明显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以人及人的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对象,其他六个学科则以相应的内容为对象,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研究自己的对象以外,还有一个服务其他六个二级学科的任务,特别是研究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下同)的主体及以这些内容为对象的政治理论教育的原理。
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六个二级学科有明显的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人为对象,其他六个二级学科以教育内容(实质是社会运动)为对象。如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分析范畴,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其他六个二级学科的区别明显在于研究对象是不同的,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教育主体为对象,而六个二级学科以教育内容为对象。进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还要研究教育的规律、载体、方法、条件,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的基础和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仅要研究教育对象,还要研究教育者,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六个二级学科突出的区别。在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其他六个二级学科的基础学科。
三是作为思政课支撑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初衷是为思政课提供学科支撑,意味着该学科主要为思政课服务,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际上应是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大学科”,首要面向社会,为社会主义运动服务。回溯初衷和回应当下,思政课应当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一个二级学科,专门研究思政课课程建设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现在没有这个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承担这方面的基础任务,应以思政课中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点。原因在于思政课活动的根本在于人,包括教师和学生。思政课工作第一位的工作在于调动并将师生组织进思政课体系,这是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然而,现在恰恰缺乏这项工作。没有这项工作,要取得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学(活动)及高质量的思政课教育(育人效果)会缺乏基础。主管部门及主管负责人不了解教师,教师也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学生,教师对自己的角色不了解,缺乏自觉,无法成为思政课的主体,无法获得思政课的自由。学生是思政课的目标对象。传统教学早就提出教师备课不仅要备课程内容,还要“备人”。“备人”就是备学生,就是在课前了解学生,在课前收集学生资料,了解学生情况;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互动中获得主动权,才有课堂教学主导权。这些基本原理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任务。
四是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大家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有何位置、有何特色、做何作用、获得何种学习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当在这个体系中考虑的问题。从哲学社会科学维度分析、认识和定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学术性、研究性、规范性、阶段性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资源。要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或学科性、学术性,仅仅从“政治正确”的角度说是不充分的,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义上说它是“哲学社会科学”,而不是“政治”,也不是“意识形态”。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学科、科学、学术、学问和知识生产活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特性及职责。离开这个特性和职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就没有“学科”基础,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这会出现笑话。即使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政治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政治性,这是两种政治性;此时看上去使用同一个词或概念,实际上是不同的。因为领域不同,任务不同,条件不同,规律及原理亦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政治性要从学科维度来讨论,做出解释;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管理的角度要坚持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即使是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政治性,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角度和政治领导的角度也是不同的。从政治领导的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政治性,就是要坚持“讲政治”,坚决执行政治原则;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政治性,首先应从客观的阶级关系事实出发,然后指出利益取向,指出“讲政治”的理由和对策,用学科“讲政治”。如果说前者可以直接进入“讲政治”视域,那么,后者则首先要进入“政治學”即“讲政治理论”“讲政治原理”的视域,然后“用学科”“讲政治”。哲学社会科学有人类社会的共同性,又有各个国家、历史阶段、集团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大家庭的成员,应从其中取得更多营养,又有所贡献。
五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第二个三十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史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有自己的历史,也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宣传传播历史中的历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要着重研究自己的发展史和阶段性特征,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规律及现阶段的任务、特征和可能。第一个三十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第二个三十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前后相继,又前后相区别,这存在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新领域新问题,甚至出现全新领域和空间。总体而言,要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新格局新形态新课题及新思维,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扬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传统资源,着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发展。没有新发展,就没有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不能吃老本,不能停留在原地方停滞不前,需要前进。
例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前科学阶段,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浑然一体,几乎不分,也难以区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及初步形成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独立的部分,尤其是作为“学科”,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分家”,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的两家人、两家事、两种职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各自有自己的“份内事”。简单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实践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用什么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服务?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考虑的本份。从研究的角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都有研究的部分,有联系,更是有区别。前者是“工作研究”,以工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研究;后者是“科学研究”,以人的思想行为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即产出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这是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即使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也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本问题、重大问题、基础问题及其原理问题。
三、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组织化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科学家组织,是学者社会活动共同体,是组织起来且需要组织的社会关系体系。组织及组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必然维度。组织水平将直接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水平和阶段,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服务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需要将组织问题突出地提出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新挑战的重要环节。这本身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的重要课题。
第一,正视学科组织现代性风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社会化的存在,分散在全国各地、各校,各高校学科有各自的发展生态、现状和特点,作为社会关系的存在,需要组织起来。现代性挑战是现代社会的突出风险,这种风险也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产生不确定性风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时间短、学术力量弱、分散化及组织力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风险的隐忧。虽然全国高校从事思政课教学的专职教师数万人,而实际真正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训练、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学科、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的人员,为数不多。现代性本身包含一种“分离机制”,严重冲击职业精神,造成各种“碎片化”,在这种宏观背景下,组织的意义尤其突出,亟须组织及组织起来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大挑战。
第二,强化组织起来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学术共同体,但不是自然共同体、不是直觉共同体,也不是自发共同体,而应当是人为能动地组织起来的自觉共同体,它应当成为有组织、有战斗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如果仅仅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称为学术共同体,停留在名词、话语、形式阶段,那么,这种共同体必然缺乏力量。组织起来力量大。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也是现代社会政治实践的基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三十多年,就历史过程而言,上个世纪80至90年代有过一段组织起来的小高潮,后来反而沉寂下来。就组织形态而言,全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总体缺乏组织,缺乏有效组织,学科自我组织力薄弱。就组织活动而言,存在着有组织形式而缺少组织活动,或无制度化、程序化的正常活动,存在着以论坛代替学科组织活动的状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间也缺乏中介、机制、组织,缺乏协同。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方面,既缺乏传统的政治组织力,又缺乏必要的行政管理力,也缺乏现代意义的学术团体的自治机制(自治组织力)。
第三,探索组织体制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意识形态色彩,同时它又是一种学术团体,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知识服务,具有社会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建设的理论和思路,要坚持党的领导原则、遵循现代社会组织规律、成为学者学术活动园地和发挥思想库作用(智库功能)等综合思路,努力建设成为“依法自治”[8]的学术共同体组织。组织在于体制。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格局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这也是不能缺席的题目。体制格局实质是组织问题,体制是组织的抓手,组织通过体制来开展组织,把各种分散的力量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建立什么样的体制源于社会存在及组织目标,背后是目的和社会条件。国家、市场、社会等多元社会取代总体性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9]的现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多样化及多领域的现实环境,要建立多层次、多方面既分工又整合的制度,要建立分层次又上下贯通的结构。党要掌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权(主导权),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又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活动,组织好自身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提高总体工作水平。
第四,推进组织建设实践。组织有双重含义,作为名词的组织和作为动词的组织。作为名词的组织是指组织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特殊性,它是党和国家的组成部分,即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与制度体系(政治行政)的关系;它又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需要处理学科与学术界的关系。综合而言,作为组织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体系,有国家建制的行政管理组织、学术组织、社会组织等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需要分类建设组织,发挥各类组织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新生学科,又是分布在全国各地,存在于不同类型高校、党校、科研机构,需要通过组织的力量把各种分散力量组织起来。一是“点”的组织建设。各本科专业点、硕士点、博士点学科内部组织建设,建成团结合作有专业使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组织。二是全国学术组织建设。加强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组织建设,由具有学科抱负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家组成并开展领导服务活动,争取成为组织健全、学术正义、有学科担当的共同体组织。三是中间组织建设。建设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信息交流、成果服务、人才指导及培养的中间组织,主要是平台,包括联盟、分支学会、智库、基地、论坛、会议、培训、网络、微信群。本科点、硕士点、博士点共同体组织建设是基础,也是细胞。建设起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组织,具有全局意义,应当是当务之急。中间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内部空间,培育一批各个层级、各种类型的学术平台,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繁荣。
第五,努力提高组织水平。提高组织水平,实质是以组织作为动词,发挥组织起来的作用,这在于运作。提高组织水平的前提是开展组织建设,建立与社会、科学、服务等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体系。提高组织水平要以先进的组织理念为先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意义的组织理念,应当是现代理念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的科学理论,以此为指导。这种理论不是现成的,而是通过科学研究实现知识的产出。提高组织水平,还在于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情况,以发展目标和问题为导向,不断学习改进组织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提高组织水平。还要借鉴学习其他学科组织经验及组织理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组织化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互动过程,仅仅依靠理论及思想观念更新或依靠实践,都不可能有效推进组织建设。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就是一个组织体系,有各个要素、各个层次之分,又有各种关系及联系之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组织建设本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校及各地应着眼于自身的可能,积极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建设,从提高自身组织化程度来提升组织水平,进而提高学科整体组织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生命力源于知识生产满足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源于学科共同体的知识生产活动及生产力。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反对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是多个环节的系统链,通过多个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新挑战已经面临这种新格局,要回答这种新挑战,实现新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0],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社会现代化在迅速推进,中国正在崛起,新实践产生的新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出新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出新挑战,要避免曲折,着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发展。
注释
①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基础,面向实践、服务实践。”(冯刚、沈壮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3》,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特定对象的实践性活动,而不是教育者或者教育对象的纯粹主观性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立足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充分体现实践性。”(馮刚、沈壮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3》,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16-17页。)这里没有区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又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直接联系起来。这在总体性社会阶段还可以说,在今天多样性社会及专业社会,客观上无视分工及科学研究的相对独立性、专业性、职业化。
② 一般而言,部分有“外行领导内行”是正常现象。这是知识社会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必然。问题在于需要正视这种现象,看到这现代社会的专业化带来的社会、行业、专业分化可能带来的现代性,自觉加强现代社会的分工与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由思想政治工作向思想政治教育转型过程中,同样经历着专业化时代。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正在专业化,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正在经历新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转型过程中进入“专业化与社会化结合”变化的时期。
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指出,“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2016年12月4日。)在未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将有七个二级学科。本文仍然讨论六个二级学科。
参考文献
[1] 邱柏生.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面临的若干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50-55.
[2] 佘双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一个“曲折”引发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9):7-11.
[3] 孙其昂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97.
[4]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359.
[5]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5.
[6] 孙其昂,叶方兴著.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探索[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6:226.
[7] 孙其昂等著.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98.
[8]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
[9] 应星主编.中国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4.
[10]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2.
[责任编辑:庞 达]第36卷 第2期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