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举世瞩目的能源大工程

2020-07-18 15:56张俊
地理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三峡工程电站三峡

张俊

1.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三峡电站

三峡工程自2003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以来,就通过三常(三峡—常州)直流输电工程,将电力源源不断地送抵长三角地区。受益的不仅是长三角,三峡电站这个强力“大心脏”生产出的电能,经由三峡输变电工程组成的条条“动脉”,就像奔腾不息的长江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惠及湖北、河南、江苏、广东、重庆等多省市。三峡工程日夜输出的电能,大大缓解了受益地区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支持。

水电作为清洁能源,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绿色动力的同时,还有着巨大的节能减排效益。数据显示,三峡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882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替代燃烧原煤5 000万吨,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亿吨、二氧化硫200多万吨。

伴随三峡工程建设而生的100多项技术专利,让我国水电重大装备水平实现了大跨越,进入自主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的新阶段。

2.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电东送

2000年,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全面启动。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和骨干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由南、中、北三大通道构成,三大通道(不包括三峡电站)建设的总投资达到5 300亿元以上。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峡谷中建电站,建设者需要翻山越岭流动作业,“睡大通铺”“喝不上水”是常态。更重要的是,当时特高压这项核心技术在国内外尚不成熟,建设者开展了一系列的自主化技术开发与工程实践。而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首个全面掌握特高压交直流技术并实现商业化运行的国家。

这条跨越天堑的“电力高速”,让东西部地区实现绿色协调发展。从云南省西电东送累计突破9000亿千瓦时的电量来看,相当于为粤桂琼三省区减少标煤消耗2.6亿吨,减排二氧化碳6.9亿吨、二氧化硫500万吨。与此同时,西部资源优势转换为能源优势,以电力为基础的能源产业已成云南省第二支柱产业,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对GDP的贡献持续提升。

如今,西電东送的又一大动脉——“昆柳龙直流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当中。2021年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送电320亿千瓦时。未来,更多来自西部的风能、光能、水能将点亮中国!

3.世界最大水光互补发电项目——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一排排光伏组件在湛蓝的晴空下熠熠闪光。它们与近40千米外的龙羊峡水电站,组成了世界最大规模、装机容量85万千瓦的水光互补光伏电站。自2014年投产以来,电站累计发电突破7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0万吨。

近年来,我国通过自主开发,填补了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的空白,应用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也为后续开展大规模水光风联合调控技术及智能调度系统应用奠定了基础。

电站运行效率的提高,除了借助水光互补技术,还依靠智能化运行维护。如今电站通过“集中监控、大数据分析、远程诊断、实时维护”的智能管理,可以实现快速故障定位、缺陷智能处理等,年平均故障次数减少30%,系统故障对发电量的影响只有传统方案的1/10。

4.我国最长的输气管道工程——西气东输

2004年,来自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穿沙漠、越黄河、过长江,奔向上海市白鹤镇,缓解清洁能源供需矛盾,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福气”。

自2004年全线商业运营以来,西气东输工程已累计实现天然气管输商品量约5 030亿立方米,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近2个百分点,占全国新增天然气消费量近50%。160多个城市、3 000余家大中型企业、近4亿人口从中受益。

“气”贯东西4 000千米,工程建设规模和技术指标世界罕见,难度堪称世界之最。在建设过程中,我国技术创新和装备自主化取得突破性进展。起步晚但起点高,我国天然气管道技术攻克了不少世界级难题,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发展,也为国内钢铁、冶金、材料等相关行业提供了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的机遇。

当前我国天然气管网建设正加快步伐:中亚D线有序推进,中俄东线预计2024年全线通气,LNG接收站配套管网建设加快进行……从西部沙漠戈壁到东部滩涂湿地,从东北高寒冻土到西南峡谷急流,一张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天然气管网,正在神州大地铺就!

猜你喜欢
三峡工程电站三峡
蔚来部署第二代换电站最大容量13块电池
三峡工程高清影像公布 等
我们可能读了一个假《三峡》
人民三峡人民建,建好三峡_____
规模第一的水利工程
北京重庆三峡酒楼创新菜选(一)
三峡我的家
为三峡工程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