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寅寅
摘 要:上世纪末,我国经济出现飞速发展,愈来愈多的青壮年农民走进城市务工、经商,然而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的不公平对待,导致他们的子女无法进城共同生活,于是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孩子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但由于成长过程中父母监管与亲情的缺失,部分个体出现自卑懦弱、内心封闭等心理问题,这都将影响他们心理适应和未来发展。
关键词:留守经历;高职新生;心理适应问题
留守大学生一般是指在16岁之前,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在外务工半年以上,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交由父母单方、长辈或其他人来照顾和管理经历的在校大学生。这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们既缺少监管也很少与之交流共同,使得他们的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合理疏导,从而会出现心理失衡、自我悦纳较低、道德失范等问题,甚至会影响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因而关注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究他们出现心理适应的原因,进而帮助他们更好适应大学、融入社会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
1 曾留守高职新生出现的主要心理适应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所谓心理适应是指各种个性特征互相配合,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有研究表明,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会对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自卑感明显、社交困难等,相比正常家庭中长大的高职新生,他们心理适应能力更差,更容易出现心理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一个人能否尽快适应新环境,能否处理好复杂、重大或危急的特殊情况,与他的心理适应有很大关系。伴随地理环境的变化,饮食习惯、水土气候、作息时间等的不同都会给很多新生带来烦恼。然而对曾留守新生来说,长期的农村生活,使得他们对城市和新学校既憧憬又担忧。一方面留守经历锻炼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他们开始新的求学道路,但另一方面对城市的陌生感和自卑感,以及胆怯内向,从小缺少父母的情感支持,使得他们不敢主动交朋友,在集体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遇事也不愿或不敢找老师、同学帮忙,常常会紧张失措、无所适从,严重的还会造成焦虑、失眠、厌学等症状。
1.2 学习环境的不适应
大学有别于初高中填鸭式的教学,它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在这里老师对学生的监督和交流探讨的时间都会变少,学生既要学会如何学习,也要理清学什么。同时大学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发生变化,不再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一刀切,而是更关注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根据中国妇联的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但这些监护人由于年龄、文化素质的限制基本没有能力去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另一方面农村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的局限也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成才。与此同时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以物质方式补偿无法照顾孩子的内疚感,还有少数父母本身存在错误的教育观念,给孩子灌输“读书无用”的价值观,更不提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这导致一部分孩子好逸恶劳、不思进取,很早就辍学,并走向网络、早恋中寻找精神寄托。对于曾留守高职新生来说,他们高中学习成绩本就不优秀,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和较快的教育进度,让他们不知道该做什么,不善于自主安排生活和学习,导致茫然、百无聊赖的感觉强烈。此外这些孩子在入学前所接受的基本都是文化课学习,很少有人接触过才艺、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培训,这使得他们在个性张扬全面发展的大学里,产生落差和自我封闭,从而诱发自卑心理。
1.3 人际环境的不适应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人的学习和生活,并将提升个人生活幸福感。徐建财在《农村留守儿童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指出,由于自身的内向、交往过程中的拘谨、不自然,曾留守的大学生大多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与初高中相比,大学人际交往面变广,从室友、同学到老师、各种社团、学生会等各种人际关系都需要处理,此外有些学生开始兼职、实习,这都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了较高要求。但是相比普通学生,一方面曾留守的新生更加内向、封闭,沟通经验、技巧的缺乏,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等原因,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碰壁;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电脑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人际沟通的主要渠道,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出现,特别是对于本身就自卑的曾留守学生来说,他们更愿意线上见面,在网络世界中寻求安慰。同在一个屋檐下却无话可说,同学情感越来越淡薄,这使得很多曾留守学生困惑迷茫,既体验不到同学间的关怀和友爱,也对生活产生怀疑和不满。孤独感、丧失的归属感等消极情绪导致越发不自信、对外界越发冷漠。
1.4 经济环境的不适应
曾留守的高职新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并不优越。尽管当前国家对建档立卡贫困生、残疾生等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也不断完善助学贷款、助学金等资助体系,但毕竟名额有限,加上有些曾留守学生自卑感较强,碍于面子不愿申请助学金,这就使得国家资助未能惠及所有家庭困难学生,导致部分学生难以避免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在大学生里,学生开始自由支配零花钱和生活费,但是曾留守的新生刚进入城市生活难免会出现虚荣、攀比的现象,再加上他们大多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技能,随着人际交往面的扩大,部分曾留守新生开始赶时髦、讲排场,出现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等现象,严重的同学可能会陷入网络贷款的陷阱。
2 曾留守高职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解决对策
人生是一个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曾留守高职新生的心理适应情况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也会影响到这个特殊群体的未来发展。针对以上四种在曾留守高职新生中主要出现的心理适应问题,本人将从学校、家庭两个方面提出改善措施,以期能帮助这个群体更好适应大学生活、享受美好人生。
2.1 高校应加强新生入学教育
习近平曾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高校工作应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紧紧围绕学生、贴近学生开展工作。在入学阶段,高校应积极发挥辅导员、团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开展校史讲解、新老生交流会、班级素质拓展训练、学科专业教育等系列活动,引导新生更好、更快适应新环境。针对曾留守高职新生,还可以设立党员示范岗,安排教师和学生党员下宿舍结对子、交流帮扶等措施,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校园、打消心中的胆怯和困惑。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对曾留守新生的心理问题干预,重视入校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健全问题新生心理档案和动态追踪机制,并及时与辅导员、心理委员联系,对有问题的同学给予及时的咨询等专业帮扶。
2.2 父母应加强引导、教育
大学是个体自我意识、人格、以及三观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长期的留守经历,这个特殊群体新生可能会与父母曾在隔阂或疏离,但学校教育者应重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一方面,辅导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动态;还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学生体会父母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以及对自己的爱心,帮助这些特殊新生与家长建立情感联系,完善其家庭功能。另一方面,在寒暑假里短暂的相处时光,父母也应该重视言传身教,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学会倾听和陪伴,通过自己的奋斗史引导孩子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更好地接纳自我,逐渐增强对自己对未来的信心。
2.3 高校应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业余时间富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可以填补空余时间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团队协作、提高人际交往水平。除了校园文化节、专题讲座、辩论赛等,高校还可以针对曾留守新生的特征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关爱孤寡老人、社区困难群众、暑期三下乡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及時了解社会百态,打消心中固有自卑、弱势群体等标签,帮助他们塑造积极的心态,从而提高对自我的认可。
参考文献
[1]马阿米娜.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探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3).
[2]李佳豪.郑舟.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5).
[3]李颖,王浩,袁利.高校留守大学生现状的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导刊,2012,(5):24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