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继军 熊宇仙 赵行威 陈宇丹
阿比让港位于科特迪瓦东南沿海埃布里耶湖口东岸,是科特迪瓦重要的经济支柱。2015年11月8日,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的阿比让港口扩建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开工。今年4月23日,阿比让港口扩建项目顺利通过业主审查,标志着该项目圆满竣工。“升级”后的阿比让港成为西非最大的集装箱港,港口吞吐量极大提升,对科特迪瓦及西非内陆腹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大西洋的海风吹拂着象牙海岸上的“明珠”阿比让,一群来自中国的建设者们在这里扎根,挥洒智慧和汗水,给这块拥有着无限潜力的土地注入了新的生机。
阿比让港口扩建项目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中交四航局参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座集装箱码头、一座滚装船码头、加宽和浚深港区与外海联通的运河并新建两条600米长的防波堤。在与法国团队提出的高桩码头建设方案的激烈竞标中,中交建设者提出的“中国方案”——重力式码头方案脱颖而出。
作为中国政府向科特迪瓦提供的单笔金额最大的政府框架项目,“升级”后的阿比让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改扩建前的3倍,大大提高了港口运营和通关效率,突破了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阿比让港位处阿比让市埃布里耶潟湖,潟湖沿岸地层经由长年累月的冲积形成,淤泥厚、地质软硬相间,复杂多变。在这样的地形上新建码头,无疑极具挑战。
在项目技术论证阶段,法国建设团队基于以往建设经验提出了“法国方案”——高桩码头结构建设方案,即通过桩台将作用在码头上的荷载经桩基传给地基。这种建设方案比较常见,且施工较为简单。在如此复杂的地质基础上选择较为熟悉、保守的建设方案无可厚非。
阿比让港扩建项目(赵行成 摄)
中交建设者并没有止步于此。项目成员心里清楚,高桩码头建设方案存在结构承载能力有限、耐久性不足、构件容易损坏等问题。为了让阿比让港变得更加坚固、耐用,项目部仔细查阅资料,与技术专家探讨商榷,通过科学数据的分析研判,最终提出了重力式码头建设方案。相较高桩码头,重力式码头更适宜阿比让港现有的地质形态,且码头结构更加稳定,对地面超载和装卸工艺适应性更强。如此考虑周全的“中国方案”,最终顺利赢得科特迪瓦业主方的青睐。
方案确定了,更大的挑战在后面。为使设计方案顺利落地,项目总经理陈汨梨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开展运河口门大西洋波浪整体数学模型试验研究,确定了合理可行的防波堤改扩建结构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通过施工建设营运全周期的理论与模型论证,项目部拟定采用深水地基加固技术,以实现在软弱地基地段的施工建造。
基于前期充分的技术论证与准备,2015年11月8日,项目顺利开工。“项目工程进展和质量都非常棒。你们的‘中国方案’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面对逐渐步入正轨的施工工作,来自阿尔及利亚的项目咨询工程师阿曼德赞不绝口。
“不在主合同范围内,勘探单位都没有办法,我们又能怎么办呢?”在项目总承包合同讨论会上,针对弗里迪运河两岸横跨若干管线,当地政府部门又无法提供详细图纸的情况,项目部有人抱怨道。
原来,施工地段的运河两岸,密密麻麻暗藏着多条管线,包括天然气和油料等易燃易爆管线。倘若疏浚范围与管线埋深有所重叠,施工过程中极有可能导致疏浚船舶破损或管线断裂。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发生,都会造成极大的安全事故,耽误工期不说,还会影响沿岸居民生产生活。
面对本不属于项目部负责的管线勘探任务,项目部陷入两难境地。一片沉寂之时,中交四航局项目部经理莫宏武站了起来,“运河疏浚是施工内容,我们不能无视管线的存在,否则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当地百姓会受害,中交集团的信誉也会受到影响,管线我们来探明!”
说干就干。散会后,项目部立即从各兄弟单位抽调技术骨干、测量人员组成调查小组,充分利用水下摄像机、多波速测深仪、浅层剖面仪等设备,对近4公里长的运河航道实施连续探测,探明管线多达18条,顺利排查完了河床西侧管线。然而,河床东侧管线埋深大、临近高压电缆且往来船舶频繁,国内外海底管线探测的主要方法均不适用。
“一根也不能放过,必须全面排查!”面对最可疑的330米长的运河区域剩余管线,经仔细讨论后,调查小组决定采用水力无损开挖“V形探槽”技术,进一步探测排除。针对运河航道狭窄、水流湍急、大型疏浚船舶不能停留、小型勘探平台又难以定位的问题,项目船机团队又提出“小型抽砂船开挖+方驳定位”的方法。在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历时数月,所有管线的定位工作顺利完成,河道疏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1米、2米……7米,还是振不下去!距离最大换填深度18.5米还差10多米,这可怎么办?”站在施工船舶甲板上,中交四航局技术员唐冰林双眼紧紧锁住液压振冲器上显示的振冲下插深度,迟迟未能达到的换填砂深度令他心急如焚。
让唐冰林发愁着急的正是深水大厚度换填砂振冲加固地基施工工程,这是项目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难点之一。“最大水下振冲处理深度达43米,这在国内外港口建设中都属罕见,现在还存在填砂和基槽回淤等因素影响,太难了。”唐冰林无奈地说。
在每周召开的技术交流会上,唐冰林指出了当前施工遭遇的“卡脖子”难题。一筹莫展之际,莫宏武率先打破了会议室的沉静。“国内电动振冲器、国际液压振冲器我们都尝试过,也做了很多改进,从设备上已经难以找到解决办法了。现在就剩分层回填、分层振冲方案,一层合格后再回填上层,一定能解决难题。”莫宏武建议。经过专家评议与技术论证,这种方法被认定可行。
为了确保新方案能够“一招取胜”,所有参与施工的现场技术员都不敢有丝毫懈怠,主动承担起各项施工任务。“我负责控制振冲点定位”“我负责关注振冲参数控制”“我来做好层间基槽回淤监测”“我负责加密检测频率”……不一会儿,大伙都认领完工作,力争层层把好关。
“成功了,成功了!”随着液压振冲器显示屏上的数据和曲线趋向正常,水平面逐渐向振冲杠上的标高靠近,振冲完成后,经SPT检测合格。技术团队终于克服了深水地基加固难题,啃下了“硬骨头”。
2017年4月23日的夜晚,在水下钻机规律的轰鸣声中,大家忙得不可开交。突然间,钻机发出“轰轰轰”的奇怪声响,四航局带班中方人员符永胜急忙跑过来查看情况。因为操作机器需要搭手,符永胜一把拉上身旁的当地雇员易罗埃,准备关闭钻机,可没想到的是,易罗埃拒绝了他的指令。
钻机“轰轰轰”的声音越来越严重,情急之下,符永胜顾不得多想,叫上另一名雇员关闭机器,这才避免了危险事故的发生。符永胜事后认为易罗埃拒绝工作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便拒签当天对他的考勤。易罗埃非常愤怒,操着一口法语大骂起来,双方发生了激烈争执。
项目安全员张兆云闻声赶来,听了符永胜的回叙,他也十分愤怒,于是就询问易罗埃:“当时为什么不跟着带班人员去关闭钻机?知道你的行为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吗?”易罗埃急忙辩解,“不是我不想去,是他想诬赖我,说是我导致钻机故障的。”听到这里,张兆云终于明白,原来是语言不通惹的祸,当时双方都误解了对方的肢体动作所表达的含义,才导致了这场“乌龙”事件。张兆云跟符永胜和易罗埃解释后,俩人也忍不住“吃了一惊”,随即哈哈大笑,握手言和。
这件事情之后,大家深刻了解到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在海外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和专业背景、管理思路的不同,误解、分歧都是常有的事。”张兆云笑着说,“好在双方目标一致,所以有问题一起商量总能解决。”
阿比让港口扩建项目规模较大,管理链条长。通航运河港池疏浚作业、码头沉箱作业、石场爆破开采作业等危险性较大。项目所在国医疗卫生条件有限,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威胁项目人员生命健康,治安和恐怖袭击等社会公共安全风险长期存在,给项目安全管理带来较大挑战。
“我们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采取有效手段,主动而为,不仅要尊重当地文化,还要引领输出我们的文化理念。”念及项目上的“安全经”,陈汨梨有自己深刻的认识。
针对港区航道繁忙、大型船舶设备众多容易引发的通航安全风险,项目部未雨绸缪,专门成立通航协调小组与联合检查小组,一方面妥善调度商船与施工船舶的航行事宜,另一方面对船舶设备开展交叉检查,确保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一起事故。
2017年初,科特迪瓦全国范围内发生骚乱事件。“事件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关闭大门、封闭营区,启动海上撤离通道。”陈汨梨回忆道,“驻项目部的当地宪兵、防暴警察立即进入警戒状态,在营区外围设置警戒哨岗,禁止非项目部人员靠近营区。”在项目部的高度戒备下,最终未发现有危险分子靠近项目营区。
进入阿比让港石场施工场地,你会为眼前的景象惊讶:只见石场四周绿林环绕,石料生产线旁树木高阔挺拔,穿过石场的小河清澈见底。“这样的施工景色来之不易。”谈及眼前这片盎然的“绿意”,项目商务经理闫文斌并不轻松。
阿比让港所在施工地的村民非常注重环保。石场建设伊始,出于对环境影响的担忧,村民对项目部的施工工作并不支持。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早在石场施工前,莫宏武便给施工人员下了道“死命令”——务必遵循当地环境保护标准,贯彻绿色施工理念。
施工正式启动后,项目部采取了降尘、严控飞石、拉安全警戒等一系列举措,将施工污染降到最低。“为了消除灰尘影响,我们给碎石生产线配备了先进的除尘系统;石料生产过程中,鄂式破碎机、反击破、圆锥破都配备喷雾系统,在石料出料口即进行降尘。”提及项目部的“环保安全门道”,闫文斌信手拈来。
在项目部的努力下,施工现场看得见的“绿意”给村民吃了“定心丸”,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石场周边村民都说:“你们真的很为我们着想。”
“阿比让港是科特迪瓦经济腾飞的重要依托,阿比让港扩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交集团为科特迪瓦的迅速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我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4月23日,阿比让港口扩建项目顺利通过业主审查,科特迪瓦交通部长阿马杜·科内对中交建设者的努力高度认可。
如今,阿比让港已成为当地模范工程,当地港口、公路、桥梁等建设单位,甚至周边加纳、冈比亚、塞内加尔等国的政府部门、港务局都慕名而来,只为一睹“中国建造”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