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2020-07-18 03:24涂华锦
关键词:产教绩效评价校企

涂华锦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高教研究所,广东 河源 517000)

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展院校比较和项目评审的现实需要。国务院和教育部在新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中,明确了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相关内容和要求。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提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文中第十二条提出:“职业学校和企业应建立校企合作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定期对合作成效进行总结,共同解决合作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合作水平,拓展合作领域。”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是通过构建一套评价体系,对某个或多个高职院校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产教融合行为表现和工作成效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以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纵观现有研究,大多从宏观上进行理论探讨,实证研究明显不足。本研究尝试构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案例分析,以期为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 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绩效”一词,在汉语字典中的基本解释为成绩或成效。Bernardin H J[1]认为,绩效是工作结果,它与组织的资源投入紧密相连。在本研究中,产教融合绩效是指院校、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共同投入、参与,推动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办学成效。

1.1 教育经济效率理论视角下,评价体系要体现校企双主体的投入、过程与效益

教育经济效率理论,1960年代在西方出现,80年代在我国萌芽和产生。改革开发40年来,该理论为推动教育投入国家政策落地和教育学术研究科学化作出了丰富的知识贡献。教育经济效率,从宏观上讲,是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从微观上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各办学主体为取得学生培养数、雇主满意度等教育成果,其财力、人力、物力等教育资源的投入和消耗程度[2]。因此,根据教育经济效率理论,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要从客观层面充分体现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的关系,尤其要考虑学校、企业作为办学双主体的投入、过程与效益。

1.2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评价体系要关注企业、院校、教师、学生的行为和需求

美国经济学家Freeman在1984年出版的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中指出:“利益相关者是指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者受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个体和群体。”显然,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政府、企业、院校、行业协会、教师、学生、企业员工等个体或组织都不同程度影响产教融合目标实现或受目标实现过程影响,都是利益相关者[3]。其中,企业、院校、教师、学生对产教融合影响较大,是核心利益相关者,需要在绩效评价中重点关注他们的行为和需求,以及他们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预期效益。

2 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构建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坚持规范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原则。有学者基于校企合作内容视角,以“师资队伍、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合作支持”为一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3]。本研究基于教育经济效率理论视角,决定将“产教融合投入、产教融合过程、产教融合效益”确定为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对二级指标的设计,一方面要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充分体现学校、企业等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和需求;另一方面要基于教育现象视角,充分体现产教融合的过程和内容。对三级指标的选取,除了参考姚润玲[3]、谢敏[4]、王莉[5]等学者的成熟量表,还将参考《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2019)》等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产教融合考核指标,以保证指标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指标体系初拟完成后,课题组邀请校内外10名相关专家和企业代表进行通讯征询。根据专家意见,对指标进一步筛选和完善后,最终确定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三级结构。

2.2 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指出:“校企合作实行校企主导……校企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从办学主体的角度,对三个一级指标进行分解,分别考虑学校、企业作为育人主体的投入、过程与效益。

2.2.1 产教融合投入

在产教整合办学中,学校投入主要包括补贴给学生个人或企业的实习经费,以及支付给企业兼职教师的课时费等。企业投入主要包括为学校提供产权或使用权的实践教学设备,以及支持学校兼职教师承担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教学任务等。

2.2.2 产教融合过程

产教融合过程主要考虑组织建设、协同育人、协同创新三个方面。在组织建设中,学校要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对接区域重点产业,主动与更多好的企业合作,让学生进入更加优质的企业。在协同育人过程中,校企共同开展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协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岗位技能等级标准、课程标准和教材、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将行业、企业岗位需求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此外,根据国务院2019年1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高职院校要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为企业、社区提供培训服务。因此,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合作企业数、订单培养、共同开发课程、横向技术服务等指标值得关注。

2.2.3 产教融合效益

产教融合效益主要包括企业效益和学校效益。就企业而言,让更多优秀毕业生留用是大多数企业较为强烈的合作需求和预期效益,也是其参与订单培养、顶岗实习、教学标准开发等产教融合过程的内在动力。此外,企业也希望通过学校提供的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经济效益,助力自身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就学校而言,推动本校教师走进企业进行互动,提升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让学生、雇主的满意度更高是其主要预期效益。

3 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德尔菲法,借助MATLAB软件,可以确定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德尔菲法,也称专家调查法,采取背靠背方式征询专家的意见。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开发的软件,具有强大的数学运算功能,是分析数据、创建模型的专业数学软件。权重计算分为两个步骤:构造判断矩阵及专家评分,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3.1 构造判断矩阵及专家评分

将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级指标分别进行两两对比,可以构造判断矩阵。根据德尔菲法,采用背靠背通讯征询方式,邀请10位专家对各判断矩阵中两两对比的指标变量进行重要性比较和评分。10位专家来自5所高职院校及2家企业,其中高职院校教务处负责人2人、二级学院负责人3人、校企合作办负责人2人、企业人事经理3人。专家评分的原则采取1—9标度法,取值大小代表前者比后者的重要程度,即当两者同等重要时,评分为1;前者比后者稍重要时,评分为3;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时,评分为5;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时,评分为7;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时,评分为9;其他数值依此类推。

以专家1为例,对一级指标判断矩阵的评分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产教融合投入”对比“产教融合效益”的评分为3,这说明专家1认为前者比后者稍重要。

表1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及专家1的评分

3.2 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常用的权重计算方法有幂法、方根法、规范列平均法等,本研究采用规范列平均法。由于专家评分可能存在片面性,因此在权重计算时还需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只有通过检验,才能说明判断矩阵在逻辑上是合理的,才能继续对结果进行分析。计算一致性检验值CR,CR=CI/RI, CI=(λmax-n)/(n-1),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可以查表获得,CI 是一致性指标,n是矩阵阶数。当CR小于0.1时,认为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当CR大于0.1时,认为判断矩阵不符合一致性要求,需要对该判断矩阵进行重新修正[4]。

以专家1为例,计算一级指标判断矩阵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因计算过程较为复杂,本研究借助数学软件MATLAB进行计算。首先,在MATLAB2018a软件中输入专家1对一级指标判断矩阵的评分[1,2,3;1/2,1,2;1/3,1/2,1](见表1)。然后,运行软件,计算得到该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3.009 2,一致性检验值CR=0.008 8,权重向量W1=(0.54,0.30,0.16)。一致性检验值 CR=0.008 8小于0.1,说明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权重向量W1可以认可为专家1对一级指标给出的权重。

同理,将另外9位专家对一级指标给出的判断矩阵输入MATLAB2018a软件,分别算得相应的权重向量,然后进行算数平均,得到平均权重向量,即“产教融合投入、产教融合过程、产教融合效益”的权重分别为0.35、0.48和0.17(见表2)。可以看出,专家们认为产教融合过程最为重要,其次是产教融合投入和产教融合效益。同理,可算出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

表2 10位专家评分的权重向量及算术平均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因素集分为目标层“U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评价因素“U1产教融合投入、U2产教融合过程、U3产教融合效益”, 二级评价因素“U11学校投入、U12企业投入……U32学校效益”,以及三级评价因素“U111实习专项、U112聘请兼职教师……U323雇主满意度”[6]。至此,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已构建完成(详见表3)。

表3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

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应用

4.1 模糊综合评价法

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有助于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以模糊数学原理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值“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综合评价法,在医疗质量评价、生态环境监测及建筑项目评价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7]。在已构建指标体系及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模型计算产教融合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数,可以更好地衡量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水平。

4.2 评价体系应用于高职院校横向比较

在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2016—2020年)A类规划的高职院校中,选取3个样本院校,分别编号为院校1、院校2、院校3。通过各院校官网、向社会公开的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等渠道,依据前期已构建的评价体系,对各院校2019年“产教融合投入、产教融合过程、产教融合效益”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标准化处理数学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算得各级指标的评价指数并绘制雷达图。通过雷达图比较分析,可以衡量各院校的产教融合绩效水平。由图1可见,在三个样本院校中,院校1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0.88),其次是院校3(0.59)和院校2(0.32),这与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2019年度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评审结果》的排名是一致的。在“产教融合投入”方面,院校1明显高于其他两个院校。教育经费、教育资源的投入,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政行企校”多方投入、多方参与,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协同育人是产教融合的关键所在。

图1 样本院校2019年产教融合绩效评价雷达图

4.3 评价体系应用于高职院校纵向比较

以院校2为研究对象,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2016—2019年产教融合绩效情况进行纵向比较。通过查阅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及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获得该院校2016—2019年产教融合的相关数据,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各级指标的评价指数并绘制雷达图。由图2可见,该院校2016—2019年产教融合绩效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8年综合评价指数最高(0.75),其次是2019年(0.59)、2017年(0.35)和2016年(0.21)。经笔者对众多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发现这个结果与他们的主观判断是一致的。据了解,该院校2018年分别与中兴通讯(河源)有限公司、广东客天下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科技特派员”等校企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校企加大资金、设备和师资的投入,共同实施产教融合过程。毕业生在合作企业留用人数较多,企业、学生满意度较高,产教融合取得良好效益。

图2 院校2产教融合绩效评价雷达图

5 结论与建议

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是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响应国家政策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教育经济效率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从投入、过程、效益三个维度构建了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三个样本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进行横向比较,对院校2近四年产教融合绩效进行纵向评价。评价结果与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考核评审排名或利益相关者访谈的主观判断是一致的。实证研究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信度和可操作性,有利于高职院校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也适用于高职院校主管部门和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产教融合绩效评价,值得推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离不开资金、设备、师资的投入,也离不开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如“政校行企”共同组建董事会、理事会或职教集团,“校企行”共建产业学院、新型研发机构等,其建设成效往往难以量化。因此,在产教融合绩效评价具体实践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的评价对象或评价项目的不同需求,实行评价指标差异性、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猜你喜欢
产教绩效评价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