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雨薇
摘 要 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从常态课入手。笔者以牛津小学英语三下U2 In the library为内容,以指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培养其高阶思维和能力为重点,进行了教学改革试验。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听懂、会说、会读run、shout等动词;会说、理解并运用祈使句的否定句Dont…;能理解并熟练掌握故事;了解图书馆的行为规范,增强遵守公德意识。学生对于这些动词并不陌生,也已经学过祈使句的用法,对于这节课的内容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因此,教师在最后设计了拓展补充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 知识与生活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1教学在波折中曲线前行
在pre-reading环节,教师设计了Listen and do的任务。学生认真倾听教师口令,如听到Sit down.赶快坐下。在游戲中复习肯定句,感知否定句,学习新词run, walk。在while-reading 环节:第一步,观看视频,整体感知,根据画面或视频内容选择正确答案,了解主题in the library;第二步,再次观看视频,捕捉关键信息,初步学习词汇eat, shout, sleep;第三步,仔细阅读故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连线题,建立句子与标志的对应关系;第四步,流利、准确朗读,模仿人物说话的情感并表演。
在post-reading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汇报式的活动--Help Liu Tao:刘涛认识到自己在图书馆的一些不正确行为,他记住了杨玲的建议,请你扮演刘涛把在图书馆不能做的事和小伙伴分享;并给出范例:Hello, Im Liu Tao. Listen to me,please. In the library, please dont…大部分学生都能将文章的内容进行准确、有序的复述。
看到学生掌握的情况如此乐观,教师便让学生选择一些场景进行自由表述,说一说在这些场合所不能做的事,教师提供公园、电影院、马路等场景。然而,这时学生的反应却令教师措手不及:有的默默地低下头,有的欲言又止,有的则说着说着卡壳了。
经过观察和思考,教师在网上临时搜索出一些学校的图片,有图书馆、操场、教室等,并以图书馆的图片进行示范。首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是哪里?我们在这里做什么?在这里我们不应该做什么?然后,教师把学生的回答板书呈现在黑板上,进行示范输出:Look at the library. Its clean and nice. We read in the library. Dont talk in the library…
接下来,同桌之间进行模仿性输出,再请几位同学全班交流,展示出这几位同学不同的创新表述方式。当学生能够自己形成小语段时,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呈现教室、操场等图片,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语段输出。这一教学设计的微调收效极好。学生不仅积极回应,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学生的输出丰富多彩,表达准确,有序而又有不同。
2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在他的作品中曾这样表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家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因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阐述了“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这一教学理念的实践支撑。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第一和第二板块,都严格遵循了这一理念。课堂教学尽可能科学认识并尊重学生的已知,以旧知引领新知。但在最后的拓展环节,教师理想化的想一下跳出课本,让学生自由表述生活中的其他场景,却忽略了学生已知与教师提出要求之间的差距。
究其因,学生首先对这些其他场景的名字就不熟悉。从句子到语段的建构,教师也没有进行示范,中间要用到哪些新句型和词汇出现断层。教师通过调整,先通过图片让学生对这些场景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再通过几个问题分解语段,学生回答问题时就能准确表达这些主要句型。接着,教师通过示范输出和生生操练,让大部分学生学会了有序而连贯的表达;之后,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引导他们进行多元而有个性的输出了。
3培养高阶思维有法可循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教师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时,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散自己的思维。小组合作的形式,一方面可以互帮互助,一方面又充满竞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这些能力都是高阶思维的重要构成部分。
其次,可以通过“问题解决”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这是高阶思维课堂培养的关键。高阶思维的培养和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而通过“问题解决”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可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一步步逼近高阶思维的课堂教学目标。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设置开放性的问题,给他们创造自主学习和多维度思考的空间。
最为重要的是,高阶课堂以激发兴趣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的助推为保障。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先激发兴趣,再培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设计教学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不能按照预设上课而忽略学生的生成性思维。教师引领学生学习过程中应提供多元化的观点,组织开展必要的讨论,提供及时的反馈,分析评价所获得的知识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