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峰 张锦富
摘要:经济与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两翼。自从杭州湾的跨海大桥正式落成之后,海盐县杭州湾新建的跨海大桥上应运而生一座新兴的城市。本文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新区小康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独特的思想构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进一步构建能和跨海大桥相辅相成的城市文明和小康文化。
关键词:新时代 城市文明 小康文化
杭州湾跨海大桥新区坐落于大桥的北桥堍,那里有着生机勃勃的新文化。要想了解新区城市文明以及小康文化,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结合经济和文化,只有二者进行有机的统一才能形成新的风景。换而言之,要将重点放在新区的建设上,让文化在经济振兴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利用该地自身优秀文化特色与整个杭州湾跨海大桥新区的发展相互促进,推动新时代小康文化的全面发展。
一、构建新时代的小康文化基础:把握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杭州湾跨海大桥新区区位得天独厚,毗邻上海,处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拥有浙北唯一的进出口天然海港乍浦港,与上海黄浦江、京杭大运河相通;与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四城市连成二小时内互达的“交通圈”,为提升小康文化含量、夯实构建新时代小康文化的基础。
二、新时代小康文化的特征
在作出具体的规划前,要先为该地区做一个充分的、具体的实际规划,只有具备完整的方案才能做到有前瞻性,并且全方位、立体化地体现当地独有的功能性定位。
(一)主导性。要以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目标,去提升整个大桥新区的城市文明小康文化的层次和品位。
(二)地方性。地方性的重点在于一定要有自己本身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大桥依水而建,是水的眼睛,体现独特性的吴越文化。
(三)前瞻性。只有使经济和文化同步发展,才能更好地面向世界,着眼未来,因此,一定要打破这种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有一定的超前性。
(四)适应性。要做到“四个适应”的小康文化: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适应;要与大桥新区开发格局、发展远景相适应;与新时代的城市文明相适应;与新时代群众小康文化的需求相适应。
(五)兼容性。随着新时代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要用全新的文化经营理念。最好的方式就是改革创新,只有想出新点子,有新的目标和规划才能更有利于新区的发展,我们要借鉴以往成功的规划设计,学习其中的优点,但要联系实际,不然就无法形成自己得天独厚的新区文化。
三、建设新区小康文化的总体构想
(一)继承昨天,加大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海盐县建制于公元前222年,迄今已2200多年,其文化产业中最有代表性的有距今已五千年的马家浜文化,还有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奠定了新区的价值,还包括中国十大名园之一的绮园和南北湖风景区这些名胜古迹。
(二)把握当下,要将开发和利用地域的优秀文化资源作为重中之重
上文曾提到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本地有非常优秀的地理文化,因为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繁荣使海盐文化种类十分丰富。大众公认的优秀文化资源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也会奠定今后的发展,所以,新区有非常大的潜力,也正由于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配合许多现代高科技的卓越成果,体现了新区的特色。
1.源文化
其中有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在全国率先开启城镇企业制度改革之源,中国核电之源——秦山核电站的建成,闻名天下的钱江潮源自南北湖外的石帆岛,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
2.旅游文化
海天一色的南北湖自然风景区,加上新区卓越的科研成果都是非常典型的。绮园拥有百年历史的江南私家园林,还有英雄纪念馆、图书馆都拥有非常强大的优势,这些都是独具特色的地方文旅资源。
(三)构想明天,构筑新区小康文化经济的新增长点
昨日的成就即使不足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今日的成就就算再辉煌也不能保证绝对完美,如果要构建一个符合审美的、以大桥为中心的新区文化,我们就应当既着眼未来也照顾到现在,只有不停地学习、借鉴、革新才能继承昨天的美好,把握新区的未来。目前新区的基本定位是:想要建设成具有国际性大都市的“大桥文化圈”,以海盐县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中心点,构建“杭州湾跨海大桥新区”小康文化圈。总之,要结合潜在的商机和独具特色的村落文化,因地制宜,走好创新发展之路,才能真正打好“桥”牌。
(作者简介:刘燕峰,女,本科,海盐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务;张锦富,男,本科,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文化站,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公共文化理论)(责任编辑 徐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