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平 敖和军 刘雄伦 高志强 王峰 易镇邪 官春云
[摘 要] 农学专业是湖南农业大学的传统优势特色专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现原有的课程体系逐渐不能够适应需要,因此,结合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对农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其能够推陈出新,紧跟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选修模块
一、前言
农学专业是湖南农业大学的传统优势特色专业,设置于1951年。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与努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1995年设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教学名师(官春云院士)、国家级精品课程“作物栽培学”、国家级教学团队“作物学主干课程教学团队”等多个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在水稻、油菜、棉花、苎麻等农作物育种、栽培方面取得了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发展区域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跨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2]。第一,粮食安全和农业需求压力持续加大,需进一步加强对作物高产、高效、安全、优质生产等问题的研究。第二,耕地、水等资源不足对农业的刚性制约日益凸显,同时,经济发展和不合理农业投入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重,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应对研究和节能减排势在必行。第四,现代生命科学重大理论创新步伐加快,农业生物组学已成为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以及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源头动力。作物学的这些发展态势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复合型、创新型等新的需求[3,4]。
对于农学专业的改革,从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方便全国各高等农业院校做出了一系列创新与实践,仲恺农学院提出了一种“能力中心模式”的改革思路,将学生根据需要分为研究能力型与应用能力型两类,研究型人才培养以“学科中心型”组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科为中心,在知识的安排上,从维护学科逻辑结构的严密性出发,强调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农学专业(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采用“能力中心型”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在分析服务“三农”要求的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所需要的专业和基础知识内容,它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重要的是强调其综合性和实用性,筛选出学科中与能力培养直接有关、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体系;华中农业大学根据社会发展对农学专业提出的新要求,认为现在的农学专业教育模式存在严重缺陷,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在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对选修课程设置多学科模块实现多学科的融合。
二、目前的课程体系简介
1.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植物病理学、植物害虫学、农业微生物学、遗传学、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
2.专业理论课。专业理论必修课:作物栽培学总论、作物育种学总论、农业生态学、农业推广学、种子学、农业生物技术。专业理论选修课:作物栽培学各论、作物育种学各论、农业经济学、专业英语、农产品贮运与加工、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农业政策与法规、农业标准化、科技论文写作、世界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系统工程、作物专题、农业信息工程、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食品营养学。
3.专业实验课。植物学实验技术、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农业微生物学实验、农业气象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遗传学实验、土壤肥料学实验、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实验、植物害虫学实验、植物病理学实验。
4.专业实习环节。教学实习(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植物病理学、植物害虫学)、专业劳动、遗传学综合大实验、农学实践(1、2、3、4)、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答辩、毕业教育。
5.素质教育课。军训、社团组织、社会调查、科技下乡、“六求”活动教育体系。
三、课程体系优化方案
进一步优化专业主干课结构——作物栽培学总论、作物栽培学各论、作物育种学总论、作物育种学各论、农业生态学、农业推广学、种子学为专业主干课程。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群——构建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实践、知识拓展等4个专业核心课程群。对相关课程进行调整——将作物栽培学各论、作物育种学各论提升为必修课;将作物栽培学总论开课时间由第四学期调整到第五学期,学时数由40增至60(讲授内容包括耕作学);作物栽培学各论学,时由60减至40,只讲授南方主要的作物水稻、油菜、棉花;增设作物栽培专题,讲授水稻、油菜、棉花之外的其他作物。增设相关专业选修课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增设农学专家讲坛(涵盖作物研究动态)、精准农作、数字农作、农业灾害学、农学英语、作物清洁生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课程。加强实验实践课程——建立与理论课相配套的实验课、实践课体系,增加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增设专业实践课程(耕作学实习等)。
增设素质教育课——围绕“六求”活动教育体系,将活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构建具有农学专业特色的活动教育体系。学院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项目,每年扶植20项;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组织“绿色农业协会”等的指导,规范农村社会调查和科技下乡服务的内容,完善评價标准;组织农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竞赛;结合专业热点或敏感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辩论赛;开设“农学专家讲坛”,按出席次数和提交的心得评分。
四、效果初探与思考
课程体系改革优化于2012级开始试用,就目前情况,由于课程设置趋于合理,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爱好的方向选择,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选修课程到课率明显提高,但是,通过实践,仍有一些亟待改进的方面:第一,教材的相对滞后。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大部分出版年限较早,不能抓住学科和专业的新的理论与方法,只能靠教师在课堂予以介绍,因此,新教材的编写工作是后续主要的工作之一。第二,增加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学生的培养以知识的应用能力为最终目标,而学生毕业能否为广大的用人单位所认可是非常重要的,加强和用人单位的沟通,并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则可以让课程内容紧跟社会需求,同时通过开设专题弥补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李国杰.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5(7):9-13.
[2]李长萍,张力跃.农林院校本科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5(7):38-41.
[3]刘世亮,李伟,翟东明,化党领,王文亮.对新时期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5):3-6.
[4]曹林奎,陆小毛,吴娟,高贵临.现代农业科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5(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