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研究

2020-07-17 02:47张丽李文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4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张丽 李文明

[摘 要] 双创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对如何改变现有的就业课程教学方式,探索梯度式的教学方法;如何针对各年级特征合理统筹授课内容,如何对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多方位的就业帮扶,以及如何在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体系中融入思政教育和爱国教育等方面进行有益的路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背景

在论文中所描述的“双创”指的是高校“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公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提出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1]该方案的出台意味着从2015年开始中国的高校开始踏上了建设“两个一流”的双创新征程,也意味着高校新一轮的教学质量提高及教学改革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面对“双创一流”的严峻形势,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做好改革的创新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双创背景下进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是高校“双创一流”的关键所在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作为高校学生就业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从学生“进”校到学生“出”校,学生能否树立正确择业观,能否提高在就业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学生能否找到“体面”“专业对口”的高质量工作,是社会评价一个高校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高校能否创一流大学的重要衡量指标。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是一种教育的社会改革实践活动,对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育水平越高,随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果也就越好;社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发展越快,能够快速地推动高校教育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目前创新创业无疑表现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积极的促进因素。发挥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功能,使受就业教育的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成为社会正能量发展的有力后盾。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是高校“双创一流”的关键所在。

(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改革是高校创“双一流”的切入点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改革是高校创“双一流”的切入点,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纳入学校发展“双一流”项目,纳入教学评估指标,从根本上说是对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改革,确立新形式新内容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确立与内容相符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明确负责职能部门,改革现有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及课程模式,提高人才就业质量,保证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双创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阻力分析

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就业指导课作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能否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树立正确就业观和爱国观,让学生在大学四年每个阶段进行深入自我探索,让学生在毕业后是就业或者考研深造中做出正确选择。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或多或少存在着阻力。

(一)课时规划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梯度式教学方法有待探索

高校基本都开展了形式各样的就业指导课程,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例如,有的高校将就业指导课安排在大三、大四,没有考虑从大一开始开设相关课程;有的高校从大一开始规划就业教育课程,体系虽然具有系统性,但是在课时设置方面非常不合理。

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例,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就业指导课程规划是从大一到大四,但是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大一安排12个课时,大三安排10个课时,课时开设和安排没有经过科学认证,也没有在调研的基礎上进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一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大二进行专业就业引导,大三需要大量的课时来对学生就业进行个性化辅导及就业创业实践的时候,就业课时量反而缩减,非常不科学。梯度式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待探索,从大一到大四,从基础到专业,从广泛性到个别性,从个人需求到社会要求,大学就业指导课程必须有梯度,是逐级上升和深入的过程。

(二)课程内容缺乏专业性与思政性,课程考量有待制定标准

在实际教学中,上课教师反映就业课程内容缺乏专业性与思政性,就业课程的考量也没有一个固定和行之有效的标准。学生反映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没有和他们的专业结合起来,就业课程理论内容太泛泛,课程内容没有专业针对性,对学生就业或者考研的引导作用不大。就业课程内容在为党育人、为国育人方面没有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学生在了解就业、创业、征兵入伍、升学等选择的时候,没有从国家大环境出发来进行个人选择。个别高校在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的时候,单纯从完成任务出发,课程内容和案例选择脱离时代,甚至还在引用20世纪90年代就业案例进行教学。就业课程考核方式也没有科学和系统的考量标准,对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相关的就业知识,是否在就业的过程中结合自我心理预期和专业背景没有相关的考核。

(三)师资队伍人员专业背景构成复杂,就业教师专业化需要加强

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教师的选聘上专业背景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多半是由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各个院系的辅导员兼任。在创业课程的教师选聘上,虽然用博士学历和副高以上职称来划分资质,但是过于“一刀切”的模式更加速师资队伍人员固化。许多博士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就业创业经历,在跟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缺乏就业实践经验,不能给学生正确的指导。有些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本身就承担着比较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根本无法对缺乏正确考量体系的就业指导课程在思想上重视起来,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以应付了事的姿态对待就业指导课程。还有的高校在对学生招聘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聘用比较随意,没有规划。大学四年不仅教学内容不能连贯,就连就业教师的聘任也不能连贯。某些高校教师在就业课程讲授时,大一的时候这个老师讲就业简历制作,到大二了换个老师还在讲简历制作,到大三了不讲简历制作了,换个老师又开始讲职业生涯规划了,因此就业师资专业化需要强化,高校必须对师资进行专门化的培训,每隔一个学期必须进行相关专业的集训和研讨会,否则就不能担任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此外,培训和研讨会还有利于建立教师交流网络,为教师提供可持续的智力支持。

四、双创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路径探索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必须进行多方面改革。

(一)课程内容:改革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融入思政内容教育

市场上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繁多,至于使用哪一套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各高校没有公认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资料。不少高校使用自己学校编撰的教材。时代变迁中产生的千变万化的就业需求及学生面对就业复杂情况时的困惑,并不是简单地随便凑合而成的就业教材就能解决,这就要求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必须针对时代需求和学生变化情况进行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为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育人目的和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育人目标,在高校就业课程内容中必须加入思政教育相关内容,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国家和人民,在就业的选择上能树立更崇高的就业目的和就业方向。

(二)授课教师:重点培养校外企业就业指导教师,注重学生经验实践学习

校外企业教师是就业指导教师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高校聘用知名企业校友为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定期为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就业指导。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进行理想信念和回馈社会等方面的指导,融合思政教育,促进学生树立伟大的理想和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信念,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社会实践教育和专业性相结合的就业指导。高校每个专业都应该开设专业创业课程或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就业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团结协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课程实践,具备创业基本素质。[2]

(三)课程关联:课上课下双辅导,多样化帮扶就业困难学生

高校仅仅依靠每年很少课时的就业指导课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是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课上课下双辅导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多样化的帮扶就业困难学生。学生就业困难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学生是因为身材太胖难以实现就业,有的学生是因为对就业区域有所要求难以很快就业,有的学生是因为想从事和专业不相关的行业难以找到合适岗位,在学生就业的实际困难中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就业指导教师随时掌握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在很多高校都把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丢给辅导员,完全隔离了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生实际就业的关系。通过私信的方式进行一对一的线上咨询,实现就业服务的个性化与专业化;另外,还可以通过短视频、微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政策指导,开设在线服务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业。[3]

(四)课程方式:利用新媒体和大数据,发挥慕课及翻转课堂的优势

新媒体媒介的介入,将传统课堂搬到互联网上学习改变了现有的就业指导课程讲授和学习方式。以“学习强国”App为例,可以在系统里随时随地获取名校名师最好的教育资源,全部教育资源都是免费对外开放,不仅仅有就业方面的知识还有思政方面的知识。高校要利用新媒体和大数据,通过推广学生开展慕课学习,可以准确测量学生是否登录观看视频、进行网上作业,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成果有一个直观的科学的测量。

五、结语

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就业指导课作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改革课程内容、课程方式、课程关联等方面仍旧有很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如何对教师课下指导学生进行课时认证,如何对教师上课成果进行科学测量,高校各个部门之间如何沟通协调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就业指导课程能够在课程内容和思政教育进行有效融合,都是需要深入调研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Z].2015-11-05.

[2]牛踏宇.双创时代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改创新性研究[J].才智,2018(3):39.

[3]楊聪聪.双创时代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探析[J].科教论坛,2017(11):63.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