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赋予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新内涵

2020-07-17 02:45肖潇肖新发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念发展

肖潇 肖新发

发展理念是有关发展的深刻认知和思想先导,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用以指导发展的思想引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系统回答了关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新发展理念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围绕着科学发展的主题,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以创新发展为内核的发展动力观,以共享发展为内核的发展价值观,以新发展理念的“集合体”为内核的发展整体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新的理论内涵。

一、创新发展彰显马克思主义发展动力观的当代寓意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动力具有不同内涵,社会基本矛盾、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科学技术等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不同时代条件下,发展动力具有不同的寓意。当今时代,创新寓于所有发展动力之中,是发展动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回答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并置于新发展理念的首要位置,既表明创新在当今世界、当代中国发展中的特殊重要意义,也展现出发展理念本身的创新。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发展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我们更需要的是具有开拓精神、富于实际成效、惠及广大人民的发展,而惟有创新才能发展,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首先,创新是发展的实质内涵,而发展是创新的必然结果。创新与发展具有必然联系。恩格斯指出:“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1](p269)从根本上说,发展是旧事物灭亡和新事物产生的过程;从人与世界的交互作用看,发展又是人们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过程。对此,列宁的表述格外精彩:“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2](p138) 创新是实践的重要特征,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创造价值世界,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创新不仅引起事物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推动事物质的飞跃,只不过在不同领域的表现情形不同而已。在经济领域,优化经济结构、改进生产方式、培育生产要素和新兴产业,以及为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就是创新;在政治领域,无论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还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中进行改革,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都是创新;在思想文化领域,弘扬传统的精华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发展着的社会实践提出新思想、新观念、新学说、新方法是创新的基本内核;在社会领域,建立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体制机制是创新的重要标志,培育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风尚是创新的生动体现;在生态领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创新,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是创新。任何领域的创新,一旦突破常规和传统,就会开创出发展的新局面。创新与发展的内在关系表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发展,因此,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3](p198)

创新总是与特定的社会活动相关联,从而形成不同形态的创新。大体说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理论创新为发展规定方向、提供思想和方法引领;制度具有长期性、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制度创新是发展的根本保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解决无限需求与有限资源之间矛盾的关键;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文化创新能够为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置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核心位置”,彰显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和战略视野。

其次,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发展是创新的价值追求。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是由其“第一动力”的特殊功能决定的。一般说来,发展的动力是由不同层次、不同方面构成的系统,如本体动力与派生动力、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核心动力和一般动力等等。新发展理念之所以突出创新在发展动力系统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强调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就在于它是本体的、内部的、核心的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发展速度的快慢、发展效能的大小以及发展是否可持续,都是由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推动的。诚然,“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但核心在创新。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3](p201) 创新表征着发展的主导动因,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始终抓住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发展是创新的价值追求,当代中国一切发展无不依赖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13亿多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并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原因在于不懈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创新,构建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广大人民当家作主,在法律规范内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等民主管理,从而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重要原因在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创新;我国科技整体水平明显增强,正处在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的重要时期,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重要原因同样在于科技体制的改革创新。总之,创新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源泉。

最后,创新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共同呼唤,更是当代中国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本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环顾世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更具垄断性。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必须把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否则,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就会陷入被动。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特点是,自然资源越用越少,创新要素越用越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规模虽然很大,但人均自然资源较少,实践证明,走以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为主导的传统发展之路已行不通,必须开创由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发展新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世界上最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地位和使命还很不相称。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的发展格局,“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3](pp203-204) 由此,既要创新发展思路,也要创新发展手段,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用创新培育新兴产业,用创新发掘增长动力,用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只有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才能成功转变发展方式,成功推进产业升级,创造经济增长新周期,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强调指出:“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3](p201) 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精神特质,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动力观的当代寓意。

二、共享发展贯通马克思主义发展价值观的核心意蕴

马克思主义发展价值观的核心意蕴在于它的目的规定性。马克思说过,目的是“观念地存在着的”“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它“作为规律决定着”人们“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人们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4](p208) 目的既表征着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观念把握,也体现着主体活动的价值取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渐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价值观。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共产党领导活动是实现目的、创造价值的自觉活动,首先需要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正确理念,而共享发展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目的、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科学理念。

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5](p222) 。列宁充分肯定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创造,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6](p546)。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要引领广大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但发展道路并不平坦。针对改革开放后利益结构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新情况新问题,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就明确表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p373) 他还多次谈到,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并警示全党,绝不能让改革导致两极分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强调:“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3](p214),必须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显然,共享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根本主张,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将其置于新发展理念之末,表明它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归宿,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都只是实现共享发展的手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论采取什么办法创造社会财富、无论创造多少社会财富,最终都要让全体人民共享,这才是社会主义的应然和必然。

共享具有丰富的内涵,而对其具有制衡作用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马克思认为,“平等,作为共产主义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的政治的论据。”[8](p231) 共享发展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平等原则,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到社会的所有成员。也就是说,共享是广大人民的共享,而不是其中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的共享。共享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本要求和价值取向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实现共享发展必须合理把握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张力,既要摒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平均主义主张,又要防止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既要大力维护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又要尊重合理的收入差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更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共享发展又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其价值取向的人民性。与“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所根本不同的是,“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9](p42) 共产党人不仅要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去摧毁剥削制度,而且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带领广大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习近平指出:“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10] 这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郑重表达,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和历史担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集中体现在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追求,把共享发展理念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转化为党和国家的政策举措和具体工作。在治国理政中明确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切实践行,广大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有越來越多的获得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越来越具有信任感。显然,坚持共享发展,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践行根本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价值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共享发展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取向。恩格斯在描绘共产主义理想蓝图时说过,共产主义社会要“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8](p689)。恩格斯的这一思想,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非人道甚至反人道的本性,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制度的人民性特质,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在发展中出现严重社会动荡,以至不同社会群体对立,民族纷争不止,最终亡党亡国,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背离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本质,致使一部分人的“获得感”建立在另一部分人的“失落感”甚至“被剥夺感”的基础上。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思想,吸取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失败的惨痛教训,为全面深化改革、调整利益关系提供了价值遵循。

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是中国创造发展奇迹的根本保障,其优越性已由实践证明。然而,由于制度执行以及体制机制的原因,虽然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却比较突出,以至形成了利益固化的藩篱。现实表明,贫富矛盾严重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甚至悬殊。共享发展理念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的思想引领,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1](p45) 。实现共享发展的关键是分配问题,根本是制度设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轮改革以排山倒海之势推进,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通过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分配改革,实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可见,共享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习近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共享发展的重要意义,这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3](p200) 共享发展准确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充分展现了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价值观,实践上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

三、新发展理念集合体展现马克思主义发展整体观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由此引起运动和发展。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以一定方式与整体相联系。人类社会也是一个整体,即“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8](p604)。马克思恩格斯从总体上研究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整体观。新发展理念从两个方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整体观的内在逻辑:一是突出强调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集合体”,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整体观增添了新的理论内涵;二是具体揭示作为“集合体”重要构件的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的时代内涵,阐明了其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发展的思想方法意义。

诚然,新发展理念的五个方面各自具有特定的规定性,但它们又“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3](p200)。新发展理念的“集合体”反映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关联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发展整体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性运用和价值性展现。

从内涵和功能上看,新发展理念的五个方面包括作为“第一动力”的创新发展、综合平衡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国内外联动的开放发展,以及作为目的取向的共享发展。在这个不可分割的“集合体”中,坚持创新,发展就有无限的力量源泉;坚持协调,发展就能稳步而有序地推进;坚持绿色,发展就具有可持续性;坚持开放,发展就有广阔空间;坚持共享,发展就能实现价值目标。无疑,新发展理念的“集合体”是发展动力、发展途径、发展取向等的有机整合,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内在逻辑。应当强调,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只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就能制定科学的目标任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策举措。所以,我们首先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发展整体观,把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发展理念搞清楚。

从取向和成效上看,新发展理念是发展现实的辩证揭示,也是引领发展实践的思想先导。习近平指出:“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辩证法的运用;新发展理念的实施,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要坚持系统的观点,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做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3](p221) 践行作为“集合体”的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整体观,以增强发展的自觉性,提升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发展必然是科学发展,即发展性质的创新性、发展要素的协调性、发展空间的开放性、发展时间的持续性,以及发展目的的共享性,这无疑是一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由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整体观,从它们相互促进、协同配合上抓落实,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设计上,既要对传统发展方式革新改造,又要对现代发展内涵全面提升、对现代发展外延全方位拓展。在经济社会发展方案实施上,由于各地区、各领域、各方面的具体实际不同,因而贯彻新发展理念不能平均用力,也不能顾此失彼,必须统筹兼顾,切实增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实效性。

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集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整体观的具体运用和创新,也为化解新时代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思想方法论。

恩格斯指出:我们在观察运动着的物质时,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单个物体的单个运动间的相互联系,它们的相互制约。人们既可以造成某个运动在自然界中发生时所必需的那些条件而引起这个运动,也能赋予这些运动以预先规定的方向和范围。[12](p482) 这就是说,世界上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状态和过程,在它的面前,人们并不是消极地直观和盲目地服从,而是能动地反应和自觉地改造,以此协调事物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人们所期待的发展状态。协调发展理念强调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要求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全面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经济社会发展涉及动力、速度、结构、方式等方方面面,因此,用以指导发展的理念必须突出协调性,防止顾此失彼的发展不平衡。协调发展理念从当前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区域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供需结构等的不平衡性问题,其所追求的是发展布局、发展空间、发展要素、发展进程的动态平衡,所期待的是城鄉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习近平强调,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可见,协调发展正确反映了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是统筹兼顾、综合平稳的重要思想方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影响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发展的本原性关系。马克思说过:“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8](p161)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必须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和发展。针对西方工业革命造成的生态危机,恩格斯曾警示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12](pp559-560) 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具有一体性,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切实减少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所付出的代价。绿色发展理念正是对西方传统工业化道路批判性反思的思想结晶,突出了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远意义。我国数十年的工业化进程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由于长期以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所谓“繁荣”,由此导致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不仅损害了当代人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子孙后代的利益。经验教训表明,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无法抗拒的客观规律。由此,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如在生产方面,要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殖,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展现我国经济建设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在生活方面,要推动自然资源造福于人民,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无疑,绿色发展正确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对于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也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有益的中国方案。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表明,“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9](p35) 应该说,当今世界的交往和联系在质与量两个方面都具有新特点,经济全球化成为影响各国发展的大潮流,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游离于世界之外。一个国家的富强,一个民族的振兴,最重要的就是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经济全球化是我们谋划发展所要面对的客观现实,“只要主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不但能发展壮大自己,而且可以引领世界发展潮流。”[3](p212) 从发展理念的视角强调对外开放及其意义,标志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空间和历史方位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实现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更好互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开放发展不只是中国的单边活动和自身利益,我们不仅要创造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而且要实现交往各方的互利共赢。近年来,“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多边建设,以及主办20国集团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国际活动,表明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更高的水平。事实表明,开放发展理念是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发挥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思想引领,生动展现了普遍联系、内因外因关系的整体思维方式。

总之,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思想引领。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反映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关联性特征,每一理念都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既为我国全局和长远发展提供了价值引领,也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整体观赋予了新内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2).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2017.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陈建娜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念发展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