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驱动因素分析

2020-07-16 13:49林玉萍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7期
关键词:驱动因素问题式教学高中地理

林玉萍

摘  要:问题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串为基础,借此串联学科知识,组织学科探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整理学习资料,参与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活动,由此保证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组织问题式教学活动可以切实优化高中生的思维状态,使其实现自主学习,使其全面完善地理思维。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组织问题式教学活动。本文将从问题的启思价值、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问的时机把握三个角度来分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组织问题式教学活动的内外力影响因素有哪些。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驱动因素;具体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7-0091-02

在传统的“知识本位”思想下,高中地理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会直接以理论灌输为主,而这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其逐渐习惯以被动接受的方式来敷衍了事,难以全面展开个人思考,很少以探究方式来建构地理知识,所以无法取得优良的教学效益,也因此而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自主性。但是,问题式教学活动不同,以唤起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为基础,需要学生以问题为线索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而这必然可以促使高中生实现学习进步,便于学生总结出学好地理的有效策略。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认真分析如何才能有效推进问题式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可以积累地理探究经验。其中,高考对高中各学科的教育活动都有一定的指向作用,而高考试卷本身就是丰富的题库,便于高中生自主整合地理知识,切实参与问题驱动活动。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开发并整合有效的高考试卷考题,及时引导学生综合、归纳地理知识,丰富解题经验,切实优化学生本身的解题思维。值得一提的是,当高中生顺利完成高考题目的解答任务之后,他们便会树立应试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1.问题的启思价值

问题式教学活动是以问题为载体的,所以问题本身是否可以唤起学生的思考意识,使其自主迁移已有认知,由此解释、内化地理知识便直接决定着问题式教学活动的成败。因此,高中地理教師要客观分析问题本身的启思作用,以开放原则来设计地理问题,确保问题可以切实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其产生认知需求,而且也不要直接给出问题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以问题展开地理探究。

例如,在“荒漠化的防治”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认真分析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据此设计了地理问题,即“荒漠化的意思是什么?形成原因有哪些?”“土地荒漠化是如何发生呢?请你全面概括荒漠化的发生过程。”“你能判断出土地是否呈现出荒漠化发展状态吗?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在荒漠化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影响?”“你能说出治理荒漠化问题的有效方法吗?你能为预防荒漠化或者治理荒漠化问题做哪些事情?”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切实激发出本班学生的思考意识,使其自主探究本课重要概念,而这就便于学生实现学习进步,使其实现有效学习。实际上,在全国1卷的高中地理试卷中,出题者也设计了一些与现实技术、现实问题有关的材料题,这些问题也是组织问题驱动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在2018年的试卷中,便有一道题目以世界上的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与加工厂建设问题作为背景资料,需要学生客观分析地下环境,客观分析精密仪器的安装条件。对此,笔者便以这个问题为导入,引导学生客观分析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具体影响,使其结合问题材料来分析地理概念,完善地理探究。如此,高中生就可以在地理课上归纳有效的解题技巧,切实形成良好的应试能力。

2.学生的认知水平

虽然设计科学、开放的地理问题十分重要,但是如果违背了高中生的认知规律,使得问题难度超出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那么即便地理问题有突出的启思价值,也难以真正保证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无法真正推进问题式教学活动。因此,在组织问题式教学活动时,高中地理教师要全面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发展空间,保证学生全面参与问题探究活动,由此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能源资源的开发”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客观分析了本班学生的认知能力,认为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了解了能源资源的开发问题,但是却并不了解能源开发的条件。因此,围绕这一地理知识,笔者准备了关于我国山西能源开发的现实资料,以“请你汇总能源开发的条件”这个开放性问题促使本班学生实现了自主思考,同时以“能源开发与自然生态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促使学生认真思考了生态问题,使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以及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先进意义。然后,笔者继续呈现了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相关资料,以“建设山西能源基地将产生哪些积极影响”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发散了思维,使其自主归纳了问题答案。在2018年的全国1卷地理试卷中,有一个考题是以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为问题背景,借此引导学生观察该直辖市的人口变化情况。要想解答这个问题,高中生便要认真回想关于人口动态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资料,客观分析户籍人口、常住人口这两个地理概念的异同点,借此完成具体的问题表达。为此,笔者就引导学生归纳了人口的数量变化、空间变化等课时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自主整合了相关知识,由此引导学生解答了高考题目。同时,这个高考试题还要求高中生对我国各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动情况有较为直观的把握,所以高中生需要全面调动生活常识,结合我国各个城市的人口变动情况来解题。如此,笔者便会借助问题解答活动去引导学生完善地理知识,归纳有效结论。

3.提问的时机把握

自古以来,我国人们便十分看重时机,认为时机会直接影响活动成败。这一点,同样也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组织问题式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因为只有确保提问时机可以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其全面探究地理知识,才能保证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活动之中。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全面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灵活把握提问时机,确保学生可以真正实现学习进步。

例如,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在课堂导入环节提问:“你知道我们国家是如何实现资源共享的吗?”这个问题可以引导本班学生回忆已有认知,说出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关键词,而这就便于学生进入问题情境,积极探索本课知识。然后,笔者再次提问:“这些资源跨区域调配活动会产生哪些影响?”要想解答这一问题,学生就要全面阅读教材知识,认真归纳有效结论,而这就促使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使其积极探究本课新知,由此便可导入问题探究教学活动。除此之外,笔者会经常利用高考地理试题来组织当堂检测、总复习活动,目的是要检验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自主综合地理学习经验。在2018年的全国1卷地理试卷中,有一道题目是以小明从重庆到贵州毕节旅游为问题材料设问,需要学生根据图示分析相应路段的路况。这就需要学生认真整理与交通路线有关的地理知识,据此分析各个路段高速公路的限速情况,同时还要求学生对重庆地区的地质条件有一定的了解。另外,这个题目还将自然地理与天文地理结合起来,需让学生分析地球自转问题来帮助小明选座,可促使学生综合地理知识,及时完善地理知识结构。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组织问题式教学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实现自主学习,丰富问题解决经验,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有效策略,所以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组织问题式教学活动,全面分析影响问题式教学活动组织效率的关键因素,以便进一步优化本学科的教学结构与效益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春艳.“问题接力(Question Relay)”改变地理学习—以高中地理“热力环流”教学片段为例[J].地理教学,2018(23):30-33

[2]钱锋.浅析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名师在线,2018(35):25-26

猜你喜欢
驱动因素问题式教学高中地理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驱动因素与模式研究
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驱动力因素分析
试论语文课堂上的问题教学法
公司EVA现状及EVA驱动因素分析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问题式教学, 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