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2020-07-16 18:18
中学生阅读·高中·高考 2020年8期
关键词:模拟题

湖南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元行钦,幽州人,为刘守光裨将。与明宗战于山北,身中明宗七矢。拔矢而战,反中明宗。屡败,乃降明宗。明宗谓其壮士,以为养子。从战,数立功。庄宗闻其骁勇,取之为散员都部署。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梁兵数百追及,攒槊围之。行钦驰一骑,夺剑断其二矛,斩首一级,梁兵解去。庄宗持行钦泣曰:“富贵与卿共之!”由是宠绝诸将。

赵在礼反,庄宗以为邺都行营招抚使,将二干人讨之。行钦以诏书招在礼。在礼登城谓行钦曰:“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行钦日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宥。”在礼再拜,欲以诏书示诸军。皇甫晖从旁夺诏书坏之,军士大噪。

行钦攻邺无功,庄宗欲自将以往,群臣皆谏止,乃遣明宗讨之。明宗军城西,行钦军城南。而明宗军变,与在礼合。行钦闻之,退屯卫州,以明宗反闻。庄宗遣李从璟驰诏明宗计事。从璟,明宗子也。行至卫州,而明宗已反,行钦乃系从璟,将杀之,从璟请还京师,乃许之。明宗引兵南,行钦率兵趋还京师。从庄宗幸汴州,行至荥泽,闻明宗已渡黎阳,庄宗复遣从璟通问于明宗,行钦以为不可,因击杀从璟。

明宗入汴州,庄宗不得进。庄宗谓行钦曰:“卿等从我久,富贵急难无不同也。今兹危蹙,而默默无言,坐视成败。我至荥泽,欲单骑渡河,自求总管,卿等各陈利害。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行钦泣而对曰:“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危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因与诸将百余人,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以死报,君臣相持恸哭。

庄宗崩,行钦出奔,为野人所执。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以槛车,送京师。明宗见之,骂曰:“我儿何负于尔!”行钦嗔目直视曰:“先皇帝何负于尔!”乃斩于洛阳市。

呜呼!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其言虽不屈,而死非其志也,乌足贵哉!

(选自《新五代史·元行钦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行钦日/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宥

B.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行钦日/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宥

C.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行钦日/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宥

D.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行钦日/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裨将,副将,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中的“皮匠”即由“裨将”演变而来。

B.总管,古代官名,指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

C.断发,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文中“断发”用来表达誓死报君的决心。

D.先皇帝,指本朝在位皇帝的已经去世的父皇,这与称呼别人去世的母亲“先母”用法一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行钦作战勇敢,受到赏识。与明宗作战时身中七箭,坚持作战,反而射中明宗。明宗认为他是猛士,将他收为养子。

B.元行钦招抚有谋,攻心为上。征讨赵在礼时,不用一兵一卒,用诏书动之以情,触动了赵在礼及其将士。

C.元行钦嫉恶如仇,义正词严。行刑前,明宗质問“我儿有何对不起你”,行钦怒目直视反问“先皇有什么对不起你”。

D.元行钦誓死报国,但晚节不保。危难之时,他言辞上,信誓旦旦“誓以死报”,行动上,贪生怕死“出奔”而逃。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梁兵数百追及,攒槊围之。

(2)其言虽不屈,而死非其志也,乌足贵哉!

广东深圳市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范成大,字致能,吴郡人。绍兴二十四年,擢进士第。隆兴元年,累迁著作佐郎,除吏部郎官,言者论其超躐,罢。起知处州。处民以争役嚣讼,成大为创义役,随家贫富输金买田,助当役者,甲乙轮第至二十年,民便之。其后入奏,言及此,诏颁其法于诸路。处多山田,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叠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灌溉有序民食其利。隆兴再讲和,失定受书之礼[注],上尝悔之。迁成大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充金祈请国信使。国书专求陵寝。上面谕受书事,成大乞并载书中,不从。至燕山,密草奏,具言受书式,怀之入。初进国书,词气慷慨,金君臣方倾听,成大忽奏日:“两朝既为叔侄,而受书礼未称,臣有疏。”播笏出之。金主大骇,曰:“此岂献书处耶?”左右以笏标起之,成大屹不动,必欲书达。既而归馆所,金主遣伴使宣旨取奏。成大之未起也,金庭纷然,太子欲杀成大,越王止之,竟得全节而归。知静江府。广西窘匮,专藉盐利,漕臣尽取之,于是属邑有增价抑配之弊,诏复行钞盐,漕司拘钞钱均给所部,而钱不时至,成大入境,曰:“利害有大于此乎?”奏疏谓:“能裁抑漕司强取之数,以宽郡县,则科抑可禁。”上从之。数年,广州盐商上书,乞复令客贩,宰相可其说,成大出银钱助之。人多以为非,下有司议,卒不易成大说。除四川制置使,凡人才可用者,悉致幕下,用所长,不拘小节,其杰然者露章荐之,往往显于朝,位至二府。除端明殿学士,寻帅金陵。会岁旱,奏移军储米二十万振饥民,减租米五万。绍熙三年,加大学士。四年薨。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自号石湖,有《石湖集》行于世。

(节选自《宋史·范成大传》)

[注]继“绍兴和议”(1141)后,隆兴二年(1164)宋金再订和约,改“君臣之国”为“叔侄之国”,宋递交金国文书改“奉表”为“国书”,却没有改“受书之礼”(宋国皇帝起立受金国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叠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灌溉有序/民食其利

B.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叠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灌溉有序/民食其利

C.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叠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灌溉有序/民食其利

D.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叠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灌溉有序/民食其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路,两宋行政区域名。行政区域名,各个朝代不同,如汉为州,唐为道,元为行省。

B.漕司,即“漕运司”,是两宋独有的管理催征税赋、办理漕运等事务的官署或官员。

C.幕,即“幕府”。古代将帅或地方军政长官设立府署招致人才帮助自己处理事务。

D.二府,是两宋最高国务机关。西府“枢密院”主管军务,东府“政事堂”主管政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成大解决社会争端,造福地方。在处州任上,范成大制定义役之法,以田租负担应役费用,减轻百姓应役负担,改变“争役嚣讼”的局面。

B.范成大奉诏出使金国,不辱使命。在金入朝廷上,范成大借进献国书之机,呈上要求修改受书礼的奏疏,面对威逼毫不退缩,最终全节而归。

C.范成大整饬地方盐政,兴利除弊。针对广西盐政弊端,范成大上书朝廷,建议合理分配盐利,活跃两广盐市交易,这获得宰相的认可和资助。

D.范成大选用地方人才,不拘一格。任四川制置使时,范成大重视人才,把可用之才招致幕下;向朝廷隆重推荐杰出人才,使之发挥重要作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面谕受书事,成大乞并载书中,不从。

(2)人多以为非,下有司议,卒不易成大说。

云贵川渝名校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予与篛林交益笃,在辛卯、壬辰间。前此,篛林家金坛,予居江宁,率历岁始得一会合。至是,予以《南山集》牵连系刑部狱,而篛林赴公车,间一二日必入视予。每朝餐罢,负手步阶除,则篛林推户而入矣。至则解衣盘礴,谘经诹史,旁若无人。同系者或厌苦,讽予日:“君纵忘此地为圜土,身负死刑,奈旁观者姗笑何?”然篛林至,則不能遽归,予亦不能畏訾警而闭所欲言也。

予出狱,编旗籍,寓居海淀。旒林官翰林,每以事人城,则馆其家。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而使问朝夕通事无细大必以关忧喜相闻。每阅月逾时,检篛林手书,必寸余。

戊戌春,忽告予:“归有日矣。”予乍闻,心忡惕,若暝行驻乎虚空之迳,四望而无所归也。篛林曰:“子毋然!吾非不知吾归,子无所向,而今不能复顾子。且子为吾计,亦岂宜阻吾行哉?”篛林之归也,秋以为期,而予仲夏出塞门,数附书问息耗而未得也。今兹其果归乎?吾知篛林抵旧乡,春秋佳日,与亲懿游好,徜徉山水间,酣嬉自适,忽念生平故人,有衰疾远隔幽燕者,必为北乡惆然而不乐也。

(选自方苞《送王篛林南归序》)

l.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而使问朝夕通/事无细大/必以关/忧喜相闻

B.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而使问朝夕/通事无细大/必以关/忧喜相闻

C.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而使问朝夕通/事无细大/必以关忧喜相闻

D.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而使问朝夕通/事无细大/必以关忧喜相闻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卯,干支之一。“干”指天干,“支”指地支,上下相配以纪年,如辛卯之前是庚子,之后是壬辰。

B.公车,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人京应试的举人或代指举人进京应试。

C.编旗籍,清代对犯人的一种处罚,即把释放犯人的户籍编入军队,加以管制。八旗汉军是清朝八旗组织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D.幽燕,称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唐以前属幽州,战国时属燕国,故名。“幽”即古幽州,“燕”也是河北的别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篛林珍惜友情。在辛卯、壬辰年间,他正好进京应试,隔一两天就来看望作者。

B.篛林虚心向学。在作者被关监狱期间,他前来问学,不顾监狱中其他犯人耻笑。

C.篛林重情重义。作者出狱后,入城办事常住在他家,他们还经常彼此书信往来。

D.篛林善解人意。他准备南归,发现作者忧虑紧张的情绪,就多方开导劝慰友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朝餐罢,负手步阶除,则篛林推户而入矣。

(2)篛林之归也,秋以为期,而予仲夏出塞门,数附书问息耗而未得也。

浙江名校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上欧阳内翰第二书

内翰谏议执事:士之能以其姓名闻乎天下后世者,夫岂偶然哉?以今观之,乃可以见。生而同乡,学而同道,以某问某,盖有日吾不闻者焉。而况乎天下之广,后世之远,虽欲求仿佛,岂易得哉?古之以一能称,以一善书者,愚未尝敢忽也。今夫群群焉而生,逐逐焉而死者,更千万人不称不书也。彼之以一能称,以一善书者,皆有以过乎千万人者也。

自孔子没,百有余年而孟子生;孟子之后,数十年而至荀卿子;荀卿子后乃稍阔远,二百余年而扬雄称于世;扬雄之死,不得其继干有余年,而后属之韩愈氏;韩愈氏没三百年矣,不知天下之将谁与也?且夫以一能称,以一善书者,皆不可忽,则其多称而屡书者,其为人宜尤可贵重。奈何数千年之间,四人而无加,此其人宜何如也?天下病无斯人,天下而有斯人也,宜何以待之?

洵一穷布衣,于今世最为无用,思以一能称、以一善书而不可得者也。况夫四子者之文章,诚不敢冀其万一。顷者张益州见其文,以为似司马子长。洵不悦,辞焉。夫以布衣,而王公大人称其文似司马迁,不悦而辞,无乃为不近人情?诚恐天下之人不信,且惧张公之不能副其言,重为世俗笑耳。若执事,天下所就而折衷者也,不知其不肖,称之日:“子之《六经论》,荀卿子之文也。”平生为文,求于千万人中使其姓名仿佛于后世而不可得。今也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天下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师鲁于诗称子美圣俞未闻其有此言也意者其戏也。

惟其愚而不顾,日书其所为文,惟执事之求而致之。既而屡请而屡辞焉,日:“吾未暇读也。”退而处,不敢复见,甚惭于朋友,日:“信矣,其戏也!”虽然,天下不知其为戏,将有以议执事,洵亦且得罪。执事怜其平生之心,苟以为可教,亦足以慰其衰老,唯无日苟卿云者,幸甚。

(选自苏洵《嘉秸集笺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未尝敢忽也

忽:不重视

B.而后属之韩愈氏

属:连接

C.且惧张公之不能副其言副:符合

D.天下所就而折衷者也 折衷:调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士之能以其姓名闻乎天下后世者

儿之成,则可待乎)

B(天下而有斯人也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c(顷者张益州见其文

而不知其所止)

D(信矣,其戏也

灭六国者,六国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曾呈献文章给欧阳修,希望得到他的赏识与推荐。虽然因此赢得文名,但他迟迟未得朝廷重用来施展自己的才华,于是又写作了本文。

B.文章一开始,作者阐说读书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声极其不易,自孔子之后,只有孟子、荀子、扬雄、韩愈四人,在此作者以韩愈的后继者自任。

C.文章结尾,作者写欧阳修没有时间读自己多次呈上的文章,于是退而静处,不敢再见到作者,觉得很是有愧于朋友,确实不应该说那些戏言。

D.本文表达开合跌宕,曲折婉转。文中既有对朝廷不重贤才的不满,也有对欧陽修敷衍自己的抱怨,表达得看似含蓄,实则用意明显,感情强烈。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今也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天下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师鲁于诗称子美圣俞未闻其有此言也意者其戏也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以布衣,而王公大人称其文似司马迁,不悦而辞,无乃为不近人情?

(2)虽然,天下不知其为戏,将有以议执事,洵亦且得罪。

河南名校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元顺,字子和,任城王元澄之子。年九岁,师事乐安陈丰,初书王羲之《小学篇》数干言,昼夜诵之,旬有五日,一皆通彻。丰奇之。

起家为给事中。时高肇权重,天下人士望尘拜伏。顺曾怀刺诣肇门,门者以其年少,答云:“在坐大有贵客。”不肯为通。顺叱之曰:“任城王儿可是贱也?”及见,直往登床,捧手抗礼,王公先达莫不怪慑,而顺辞吐傲然,若无所睹。肇谓众宾曰:“此儿豪气尚尔,况其父乎!”及去,肇加敬送之。澄闻之大怒,杖之数十。后拜太常少卿,以父忧去职,哭泣呕血,身自负土。时年二十五,便有白发,世人以为孝思所致。

寻除给事黄门侍郎。时领军元叉威势尤盛,凡有迁授,莫不造门谢谒。顺拜表而已,曾不诣叉。叉谓顺曰:“卿何得聊不见我?”顺正色日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至于朝论得失,顺常鲠言正议,曾不阿旨。由此见惮,出除恒州刺史。顺谓叉曰:“北镇纷纭,方为国梗,请假都督,为国屏捍。”叉心疑难,不欲授以兵官,谓顺曰:“此朝廷之事,非我所裁。”顺日:“叔父既杀生由己,自言天历应在我躬,何得复有朝廷?”叉弥忿惮之。转齐州刺史。顺自负有才,不得居内,每怀郁怏,形于言色。遂纵酒自娱,不亲政事。叉解领军,征为给事黄门侍郎。亲友郊迎,贺其得人。顺曰:“不患不入,正恐入而复出耳。”俄兼殿中尚书,转侍中。初,中山王熙起兵讨元叉,不果而诛。及灵太后反政,方得改葬。顺侍坐西游园,因奏太后日:“臣昨往看中山家葬,非唯宗亲哀其冤酷,行路士庶见一家十丧,皆为青旒,莫不酸泣。”叉妻时在太后侧,顺指之曰:“陛下奈何以一妹之故,不伏元叉之罪,使天下怀冤?”太后默然不语。

后为陵户鲜于康奴所害。家徒四壁,无物敛,止有书数干卷而已。赠尚书令、司徒公,谥日文烈。

(选自《北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

B.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

c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

D.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贵人私谢/岂所望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刺,即名刺,又称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用的名片,是古代官员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名片,在当今社会交往中被广泛使用。

B.父忧,就是父亲去世后要遵守的制度。古人在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为父亲守丧称丁外艰,为母亲守丧称丁内艰。丧期一般为三年,其间需要断绝一切娱乐活动。

C.迁授,“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授”指授予官职。表示升官的词语还有“拔”“擢”“右迁”“除”,表示贬官的词语有“贬”“谪”“左迁”等。

D.侍坐,指位卑者在尊者(长者)的近旁陪坐;或者指尊者(长者)坐着,位卑者站立在一旁进行侍奉。文中元顺在西游园中陪坐在灵太后的一旁,即为侍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顺勤奋好学,聪慧颖悟。他拜乐安人陈丰为老师,书写王羲之几千字的《小学篇》,日夜诵读,十五天后就能全部理解透彻。

B.元顺为父守孝,孝心至诚。父亲去世后,他悲伤痛哭直至吐血,亲自背土给父亲上坟。二十五岁的他也因为伤心父亲离世才有了白发。

C.元顺任性率直,不阿附权贵。他去拜访当时手握大权的高肇,先是叱骂不肯替他通报的守门人,见到高肇后又和高肇行了对等的礼仪。

D.元顺敢说敢做,耿介正直。他严肃地指责叔父元叉利用公职谋求私利,并讽刺元叉不将朝廷放在眼中,因此遭到了元叉的怨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朝论得失,顺常鲠言正议,曾不阿旨。由此见惮,出除恒州刺史。

(2)陛下奈何以一妹之故,不伏元叉之罪,使天下怀冤?

闽粤赣十二校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含,字世容,陇西狄道人也。侨居始平。少有才干,两郡并举孝廉。安定皇甫商州里年少,少恃豪族,以含门寒微,欲与结交,含距而不纳,商恨焉。遂讽州以短檄召含为门亭长。会州剌史郭奕素闻其贤,下车擢含为别驾,遂处群僚之右。司徒选含领始平中正。秦王柬薨,含依台仪,葬讫除丧。尚书赵浚有内宠,疾含不事己,遂奏含不应除丧。本州大中正傅祗以名义贬含。中丞傅咸上表理含日:“秦王之薨,悲恸感人,百僚会丧,皆所目见也。今以含俯就王制,谓之背戚居荣,夺其中正。天王之朝,既葬不除,藩国之丧,既葬而除。藩国欲同不除,乃当责引尊准卑,非所宜言耳。今天朝告于上欲令藩国服于下此为藩国之义隆而天朝之礼薄也又云诸王公皆终丧礼宁尽乃叙明以丧制宜隆务在敦重也。”帝不从,含遂被贬,退割为五品。后为始平令。及赵王伦篡位,或谓孙秀曰:“李含有文武大才,无以资人。”秀以为东武阳令。河间王颥表请含为征西司马,甚见信任。顷之,转为长史。颙诛夏侯爽,送齐王同使与赵王伦,遣张方率众赴伦,皆含谋也。后颙闻三王兵盛,乃加含龙骧将军。初,梁州刺史皇甫商为赵王伦所任,伦败,去职诣颙,颙慰抚之甚厚。含谏颙曰:“商,伦之信臣,惧罪至此,不宜数与相见。”商知而恨之。含之本谋欲并去义、同,使权归于颙,含因得肆其宿志。既长沙胜齐,颙、颖犹各守藩,志望未允。颙表含为河南尹。时商复被义任遇,商兄重时为秦州剌史,含疾商滋甚,复与重构隙。商说义曰:“河间之奏,皆李含所交构也。若不早图,祸将至矣。且河间前举,由含之谋。”义乃杀含。

(节选自《晋书·李含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朝告于上/欲令藩国服于下/此为藩国之义隆/而天朝之礼薄也/又云诸王公皆终/丧礼宁尽乃叙/明以丧制/宜隆务在敦重也

B.今天朝告于上/欲令藩国服于下/此为藩国之义隆/而天朝之礼薄也/又云诸王公皆终丧/礼宁尽乃叙/明以丧制宜隆/务在敦重也

C.今天朝告于上/欲令藩国服于下/此藩国之义隆/而天朝之礼薄也/又云诸王公皆终丧/礼宁尽乃叙/明以丧制/宜隆务在敦重也

D.今天朝告于上/欲令藩国服于下/此为藩国之义隆/而天朝之礼薄也/又云诸王公皆终/丧礼宁尽乃叙/明以丧制宜隆/务在敦重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陈情表》中“察臣孝廉”即是此意。

B.檄,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中一种上行文书的名称,常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场合。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也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

D.刺史,官职名,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含少有才干,得到举荐任用。李含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了出众的才华,先受到陇西、始平两郡的推荐,后得到郭奕的提拔重用。

B.李含依礼服丧,遭到诋毁被贬。秦王司马柬去世,李含按台省规定的制度服丧,却遭到存有私心的赵浚、傅祗等的中伤诋毁,后被皇帝贬官。

C.李含富有谋略,深受上司信任。司马颙杀夏侯爽,派张方率军投赴司马伦等计策,都出自李含;司马颙视他为心腹,先上表封他为征西司马,后加封龙骧将军。

D.李含志愿未遂,最终惨遭杀害。李含辅佐司马颙想使其掌管执政大权,但最终愿望没有实现,后在皇甫商的挑唆下,被司马义杀害。

4把文中画横線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州刺史郭奕素闻其贤,下车擢含为别驾,遂处群僚之右。

(2)时商复被义任遇,商兄重时为秦州刺史,含疾商滋甚,复与重构隙。

河北衡水中学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日:“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日:“安得司空城旦[注]书乎?”乃使固人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

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日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日:“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

[注]司空,管理囚徒的官;城旦,秦、汉时一种筑城的劳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日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B.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日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C.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日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D.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日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四书五经”。

B.子杀父日“弑父”,臣杀君日“弑君”,黄生认为汤、武弑君而取得天下,是犯上作乱。

C.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天子朝见群臣,皆南面而坐,“践南面”就是指登上天子之位。

D.征,指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汉代选拔人才的形式主要是科举和征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辕固生治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不同意黄生提出的汤、武得天下是弑君的说法,认为汤、武是顺应天下人心而诛杀桀、纣,所以是秉承天命而得到天下。

B.辕固生善于辩论。他以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的例子反驳黄生,得到了景帝的赞同,景帝调停说,吃肉不吃马肝不能算不懂味道,学者不谈论汤、武受命的事情不算是愚蠢。

C.辕固生敢于直言。窦太后喜欢《老子》,辕固生却说《老子》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触怒了太后,被罚到猪圈里去刺杀猪,后经景帝暗中帮助才摆脱困境。

D.辕固生治学求真务实。他教导公孙弘,务必以正直的学问论事,不要用邪曲之说去迎合世俗,后来齐入学习和研究《诗经》都以辕固生的见解为依据。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2)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

参考答案

湖南高考模拟题

I.C

2.D(“这与称呼别人去世的母亲‘先母用法一致”错误。“先母”,用于第一人称,是对他人讲到自己已谢世的母亲时所用的敬辞,即“我的已经谢世的母亲”。)

3.B(“触动了赵在礼及其将士”错误.依据文中赵在礼的语言和“再拜”‘欲以诏书示诸军”的举动可知,赵在礼是有所触动的,但就将士来说,文中只说皇甫晖从一旁夺过诏书,将之撕毁,军士们吵闹不止,未体现“触动”。)

4.(1)庄宗与梁军作战,战败溃逃,数百梁兵追赶他,重重兵器包围他。 (2)他的言辞虽然慷慨不屈,但是他的死并不是他自愿的,哪里有什么可贵之处呢?

广东深圳市高考模拟题

I.D

2.B(漕司,是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北宋称转运司,南宋称漕司,元代称漕运司,明清亦有,并非两宋独有。)

3.C(认可范成大建议的是皇帝。)

4.(1)皇上当面对范成大讲了接受国书的仪式的事情,范成大请求一并写入国书中,(皇上)不采纳。 (2)人们多认为不好,(朝廷)下发(这个意见)给官吏们讨论,最终没能改变范成大的方法。

云贵川渝名校高考模拟题

1.C

2.A(“庚子”应为“庚寅”。)

3.B(不顾耻笑的是作者。)

4.(1)每当(我)吃过早饭,背着手走上台阶,就看见篛林推门进来。 (2)篛林回家,时间定在秋天,而我仲夏就出了塞门,多次写信询问消息却没有问到。

浙江名校高考模拟题

I.D(折衷:取正,作准则。)

2.A(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分别为“连词,表假设”和“连词,表转折或强调语气”。C项,分别为“我的”和“它”。D项,分别为“句末语气词,不译”和“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3.C(“退而处”之后几句,写的是苏洵自己,不是欧阳修。)

4.今也/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天下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师鲁/于诗称子美圣俞/未闻其有此言也/意者其戏也

5.(1)身为一个普通百姓,而王公大人称赞我的文章有似司马迁,(我)却不高兴而拒绝,恐怕是不近人情的吧? (2)虽然这样,天下人(却)不知道您的话是戏言,将会对执事(翰林学士您)有所议论,我也将受冤枉。

河南名校高考模拟题

1.C

2.C(“除”指授予官职。)

3.B(“二十五岁的他也因为伤心父亲离世才有了白发”不对,原文是说“时年二十五,便有白发,世人以为孝思所致”,“世人以为”,不一定是事实。另外,有白发的原因并不一定只有这一个。)

4.(1)至于在朝廷议论各种事情的得失时,元顺总是直言正议,没有一点故意奉承的意思。他因此而被(一些人)惧怕,被外放出京任恒州刺史。 (2)陛下怎么能因为一个妹妹的緣故,而不让元叉服罪,让天下人心中有冤屈呢?

闽粤赣十二校高考模拟题

I.B

2.B(“上行文书”错误。檄,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中一种下行文书的名称。)

3.B(“遭到存有私心的赵浚、傅祗等的中伤诋毁”错误,傅祗没有中伤诋毁李含。)

4.(1)恰巧州刺史郭奕平素听说李含贤能,到任后便提拔李含为他的别驾,李含地位处在其他僚属之上。 (2)当时皇甫商又被司马义赏识并任用,皇甫商的哥哥皇甫重此时任秦州刺史,李含更加嫉恨皇甫商,又和皇甫重产生了矛盾。

河北衡水中学高考模拟题

I.C

2.D(“科举”错误,应是“察举”。)

3.B(“得到了景帝的赞同”错,景帝对二人的争辩没有做出明确的评判.,)

4.(1)帽子虽然破旧,但是一定要戴在头上;鞋虽然新,但是一定要穿在脚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上下有别。 (2)太后无语,没理由再治他的罪,只得作罢。过不久,景帝认为辕固生清廉正直,任命他为清河王太傅。

猜你喜欢
模拟题
2020年高考数学模拟题选编(三)
2020年高考数学模拟题选编(四)
2020年高考数学模拟题选编(一)
对一道中考数学模拟题的纠错与反思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数学(文科)填空题参考答案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数学(文科)选择题参考答案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高频语法题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重点词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