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宋]陈 亮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①,夏裘冬葛②!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③!二十五弦④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⑤?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注]①神奇臭腐:出自《庄子》“万物一也,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言天下之事变化甚多。②夏裘冬葛:夏季穿皮毛衣服,冬季穿葛衣,比喻世事颠倒。③生发:即胎毛。“生发”“未燥”意思就是胎毛未干,指婴儿时。(4)二十五弦:出自《史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意寓国家分裂。(5)妍皮痴骨:妍皮,指俊美的外貌;痴骨,指愚笨的内心。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议论天下大事。首句“老去凭谁说”表明作者感叹年事已高,已不在乎身外之名,任人評说。
B.“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的典故指世事反复变化,且越变对国家越不利,人们日渐丧失了收复失地的希望。
C.词的下片转入抒情。词人深情抒写了他与辛弃疾建立在“改变南宋屈辱现实”这一共同理想基础上的真挚友谊。
D.词人以“九转丹砂”与辛弃疾共勉,希望能经得起锻炼,使“寻常铁”炼成“精金”,为国家干一番事业。
2.比较本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在抗金情感上的异同。
全国百强名校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古剑歌
[唐]齐己
古人手中铸神物,百炼百淬始提出。
今人不要强硎磨,莲锷星文未曾没。
一弹一抚闻铮铮,老龙影夺秋灯明。
何时得遇英雄主,用尔平治天下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物”指古剑,“神”字体现出古剑神奇的威力和灵性。
B.“百炼百淬”写古剑经历干锤百炼后而成,因来之不易,所以显得珍贵。
C.“不要强硎磨”指不要用磨刀石来强行磨古剑,意即不能随便使用古剑。
D.五、六两句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写古剑的坚韧与锋利,表现了古剑不减当年的风采。
2.诗歌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广东深圳市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寄秦州田元均(1)
[宋]欧阳修
由来边将用儒臣,坐以威名抚汉军。
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著耕耘。
梦回夜帐闻羌笛,诗就高楼对陇云。
莫忘镇阳遗爱(2)在,北潭(3)桃李正氛氲。
[注](1)田元均:在镇阳做官时与欧阳修交好,后调任秦州。(2)遗爱:遗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③北潭:镇阳一处风景幽丽的池苑。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强调田元均虽以儒臣身份出任边将,却能凭借其威盛的名声来安定军心。
B.战马没有嘶鸣,与将士静听号令,军容整肃,此描写是诗人对田元均的赞扬。
C.边疆无战事,诗人勉励友人当带领军民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建立守边新功绩。
D.北潭桃花、李花芬芳馥郁,象征田元均曾化育一方,也寄寓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第三联刻画出田元均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析。
湖北武汉市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唐]岑 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干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以咏“早朝”为主题的唱和诗,写景极尽铺张,氛围渲染庄严,对仗精工典丽。
B.颔联中“金阙”“玉阶”,其辞藻富丽堂皇,正适合表现皇宫的金碧辉煌和雕栏玉砌。
C.颈联将“花迎剑佩”“柳拂旌旗”的场面与“星初落”“露未干”的时间融汇成一体。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充满对当今皇上的赞颂之情和恭敬之态。
2.诗的首联起笔不凡,匠心独运。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浙江名校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苏 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①,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②。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鹧鸪天.送人
[宋]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璃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①改火:指过了一年。②筠:竹。③只应:只以为,这里指岂止。
1.苏词画线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盛赞了友人在面对坎坷奔波时所坚守的品节。
2.两首词同是写送别友人,苏词与辛词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云贵川渝名校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钓 屿【注】
[明]郭汝霖
天畔一舟横,长风万里行。
黄鼙浮浪远,钓屿芜波明。
蜃气山将结,涛声笛共清。
倚樯时浩啸,奇览慰生平。
[注]嘉靖四十年(1561)闰五月,册封正使郭汝霖一行乘坐“封舟”向琉球王国进发,航行到钓鱼岛海域即兴而作此诗。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乘舟在大海上航行的情景。既描绘了“封舟”在大海上扬帆远航的生动场景,也写出了磅礴的气势。
B.颔联写初见钓鱼岛。诗歌借着对“封舟”的动态描写,将钓鱼岛这一主要表现对象自然而然地推到读者眼前。
C.颈联用想象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绘钓鱼岛的风景,给人一种迷蒙飘逸的美感与和谐安详的听觉感受。
D.尾联写诗人倚靠着船上的桅杆不时地浩歌长啸,奇美的祖国山川,让他感到足以告慰平生。此联作者在直抒胸臆。
2.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詩人形象。
南京师大附中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聚蚊谣(1)
[唐]刘禹锡沉沉夏夜闲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露花滴沥月上天,利嘴迎人看不得。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②。
[注]①唐元和年间,王叔文政治集团失败,刘禹锡受到牵连,被贬谪朗州,此诗即作于这一时期。②丹鸟:萤火虫的异名。
1.诗歌前八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蚊子”这一形象。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歌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
河南名校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汾城王主簿
[唐]韦应物
少年初带印①,汾上又经过。
芳草归时遍,情人②故郡多。
禁钟③春雨细,宫树野烟和。
相望东桥别,微风起夕波。
[注]①带印:掌管印玺,指王主簿少年回到旧游之地汾城任职。②情人:这里指友情深厚的人。③禁钟:宫中的钟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王主簿年纪轻轻就掌管印玺,回到旧游之地汾城任职,刻画了王主簿年少有为、意气风发的形象。
B.颔联上句“芳草归时遍”,以“芳草”比喻相思之愁,萋萋芳草,贴切自然;一个“遍”字,写出愁绪之多。
C.颈联上句“禁钟春雨细”写雨里钟声,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春雨细密写钟声轻细,形象生动。
D.诗歌标题中的“送”字既点明了诗歌的题材,同时又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诚挚情谊。
2.诗歌的尾联颇具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闽粤赣十二校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夜起
[清]黄遵宪①干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②。沉阴噎噎叫可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睡几人醒。
[注]①黄遵宪: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晚清著名爱国诗人。曾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被解职后归家闲居,此诗写于闲居期间。②鹅击海东青:暗指俄国侵占我国东北地区。③噎噎:天阴沉的样子。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檐铁和风铃在风雨中撞击、晃动,发出了“干”“百”声。诗人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表现了夜晚的宁静。
B.颔联写出了诗人长夜无眠盼望天亮的心情,“又惊”句揭示了诗人无眠夜起的原因。
C.颈联感慨天色阴沉的日子太多,月光虽然明亮,却是残月,天空虽有星星,却只寥寥数颗。
D.尾联“吾独立”照应诗题“夜起”,与下文“万家酣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鲜有同道的孤独处境。
2.这首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请你结合相关的诗句分析。
河北衡水中学高考模拟题
阅读这首古体诗,完成后面题目。
癸9口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①
[晋]陶渊明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②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
鸟哢欢新节,冷风送余善。
寒草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③,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④,所保讵⑤乃浅?
[注]①此诗是诗人归隐之前参加春耕后的作品。怀古田舍,即田舍怀古。②屡空:食用常缺。③植杖翁:荷蓧丈人。《论语·微子》载“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葆。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④通识:通明的见识,指儒家仕而不隐的思想。⑤讵:难道。
l.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诗人当年未能践行躬耕南亩的愿望,流露出诗人的遗憾和惋惜之情。
B.三、四两句写由于家中食用常缺,因此春天下地耕种就不能自免,这是说躬耕之必要。
C.五、六两句写早晨整理农耕用的牛车和农具,启程时生出缅怀之情;“缅”字照应了标题。
D.七至十句既描绘出鸟儿欢鸣、春风和畅的情景,也写出“寒”“荒”所映衬出的忧虑之情。
2.诗歌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矛盾心理?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湖南高考模拟题
1.A(首句“老去凭谁说”,“凭谁说”是指向谁诉说。写知音难觅,而年已老大,不唯壮志未酬,甚至连找一个可以暢谈天下大事的同伴都不容易。不是作者年事已高,已不在乎身外之名,任人评说。)
2.相同点:①都表达坚决主张抗金、统一祖国的愿望,及自身壮志未酬的愤慨。②都表达对朝廷苟安的不满,对百姓已然习惯金人统治,逐渐失去民族自尊心、民族信仰,以及军队失去战斗力的担忧。
不同点:陈词表达了与友人志同道合,互相勉励,坚持共同主张、奋斗到底的情感。辛词表达了反对冒进、轻敌的思想。
全国百强名校高考模拟题
I.C(“不能随便使用古剑”错误,“不要强硎磨”意思是古剑保存很完好,还很锋利。)
2.意思:古剑何时能遇到盖世英雄,拿它平定天下。
情感:抒发了诗人积极用世、渴望施展才能的感情,充满对机遇和功业的期待。
广东深圳市高考模拟题
I.C(“勉励……”错误,“诸蕃无事著耕耘”是描写、歌颂,不是“勉励”。)
2.①感情深沉。当他梦里醒来,在夜帐中听到边地的羌笛声.情思更加邈远。②文才出众,、当他登上高楼面对陇地的浮云,诗兴勃然而生。
湖北武汉市高考模拟题
1.D(“充满对当今皇上的赞颂之情和恭敬之态”表述有误,尾联既有对贾至的恭维,也有自己的谦逊,还有和诗不易的尴尬。)
2.①写“鸡呜”“曙光”,交代早朝上路的时间,点题巧妙、自然。②从视觉、听觉、感觉等不同角度进行描写,既写所见之“曙光”“春色”,又写所闻之“鸡呜”“莺啭”,甚至写到身心所感之“寒”,准确地抓住了暮春时节清晨之时景物和气候的特点。③起句构思巧(或用词巧)。“寒”“阑”都有冷涩、低沉之感,作者用在这里,让人不觉得冷涩,与前后描写(或用词)结合,让人清醒,有催人早去上朝的感觉。
浙江名校高考模拟题
1.比喻 对偶 象征
2.相同点:两首词均是在宽慰友人,不必为离别哭泣,要保重自己.。
不同点:苏词认为人生如逆旅,无须为暂时的离别伤情,表达了苏轼旷达洒脱的情怀。辛词认为友人此行风险重重,并不只是自然方面的艰辛,来自小人的威胁和陷害才是最危险的,表达了词人对友人前途的担忧,对自己内心壮志难酬的悲愤。
云贵川渝名校高考模拟题
I.C(“想象的艺术手法”错,诗句中的涛声为实写,应为“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2.诗人是一位具有强烈使命感、充满豪情、热爱祖国山河的官员。①他乘坐“封舟”破万里浪,努力完成朝廷交给他的政治使命。②他面对祖国的壮美山河.兴奋喜悦,倚靠桅杆浩歌长啸,体现出爱国者豪迈的诗情。
南京师大附中高考模拟题
1.①用蚊子比喻腐朽官僚。②“伺暗”“喜昏黑”,表现其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阴贼本性。③“嘈然歘起”,刻画其特别善于聚众起哄、造谣惑众的特点。④“利嘴迎人”,表现其心地歹毒。
2.①“清商一来秋日晓”与前文“沉沉夏夜闲堂开”相照应。②“羞尔微形饲丹鸟”与上面对“飞蚊”的赫赫威势的描写——“声如雷”“嘈然歘起”“喧腾鼓舞”“利嘴迎人”等形成对比,突出了“飞蚊”的可悲、可耻的下场。③用词精巧,情感强烈,“清商一来”“羞尔微形”等,强烈表现出诗人对“飞蚊”的鄙视以及乐观豪爽的精神气度。
河南名校高考模拟题
1.B(“以‘芳草比喻相思之愁”错,应是“以‘芳草比喻离愁”。)
2.①以景结情。尾句“微风起夕波”,那一池春水不断荡漾,仿佛是诗人那颗不平静的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依依不舍的深情。②细节描写。“相望”一词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诗人和友人之间难舍难分的状态。③卒章显志。“别”字照应标题,同时又直接点明诗歌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诚挚的情谊。
闽粤赣十二校高考模拟题
1.A(“诗人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表现了夜晚的宁静”错。檐铁和风铃发出的“千”“百”声写出了雨之大、风之狂,照应下句“雨横风狂”。)
2.①首联“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以檐铁和风铃在风雨中的撞击、晃动声写出了夜晚风雨大作的情景,象征清朝风雨飘摇的局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②颔联上句“正望鸡鸣天下白”,写诗人盼望天明,实则一语双关,表达诗人渴盼时局好转的迫切心情。下句“又惊鹅击海东青”,“鹅”谐音“俄”,诗人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达了对俄国侵占我国领土的震惊与愤慨之情。③颈联“沉阴噎噎何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感慨阴沉的天气太多,夜空只有残月和疏星,以此象征清政府的统治腐败黑暗,国家前途微茫,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④尾联“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睡几人醒”,“我”独立于斗室,联想到此时民众都在酣睡,以此隐喻国民的愚昧麻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从比喻或景情角度作答亦可)
河北衡水中学高考模拟题
1.D(“也写出‘寒‘荒所映衬出的忧虑之情”错,应为“表达诗人对南亩之荒、偏的喜爱之情”。)
2.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不隐”与“隐”(“仕”与“不仕”)的矛盾心理。诗人看到这优美而人迹罕至的环境,理解了植杖翁的遁世选择,心里产生了归隐的念头;但面对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这种归隐的念头使诗人感到愧疚。可诗人又觉得自己所保持的喜爱自然的情怀不是浅陋的,这又流露出对归隐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