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传我太极功

2020-07-16 18:23张进
少林与太极 2020年2期
关键词:七星左腿阴阳

张进

我的师父是金满良先生。他是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是太极推手名家,早年拜马玉清先生精习六合门武艺,后拜王培生先生习吴式太极拳,曾多次出访意、法、德等国。他展示的太极推手技艺,令西方的力士们感到神奇。

虽然已经跟师父学习太极拳多年,但回忆起多年前某次师父的传拳授艺解惑,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太极推手,推手不是手,是体用,是检验自己拳架练得是否正确,是否做到了拳的要求——松柔、劲整、圆活、轻灵等等。老拳师们给弟子讲拳时,经常也称手。

师父让我推他。他的手掌宽大厚实。

我伸手过去推,结果师父的手松柔得像不存在一样,我的双手双臂毫无挂力。我就像推在棉花上,空空的,有多大的力气也用不上。

师父问:“是不是用不上力气?”

我回:“是啊,有劲使不上……”

师父说:“你现在再用力推。”

于是我继续用力推。我双手用力,刚要推过去立刻被师父给拦截回来了,就好像我的双手触碰到一堵厚重的墙。我重新攒足了力气,再推。突然我的身体失控,双脚向后跳,根本站不住,因为师父的力像洪水般扑而冲击过来。

“彼不动,我不动,彼一动,我先动。开始是柔的,全身松松柔柔,让你感到用不上力。后来就是瞬间组织整劲也就是混元劲,处处走在你之前,瞬间变得刚起来。”师父跟每次一样,认真耐心地给我讲拳说手。

“师父,这是不是太极拳中的柔中带刚,搭手就飞啊?”我问。

“对了,就是这样。没有犹豫,没有推手回合,没有与对方的纠缠,搭手就让对方失去平衡站不住或者双脚离地蹦出去。”师父回答,然后说:“你做一下手抱七星。”

我于是做了一下左边的手抱七星:左手在前,右手在后,曲臂合肘在胸前,重心后坐在右腿上,左腿在前虚步。

师父点评:“错了!你看你的左腿,是不是脚后跟在用力?”

我试了试,确实左腿还没有虚到位,然后又抬了一下左脚脚后跟重新落地。

“你用意识将右肘坠地,右肩向上有一条线,右耳去找那条线。这样你就平衡了,左脚就松了,站得也稳了。”

我按照师父说的这样去做,果然站稳了,并且身上感觉轻松多了,很舒服,很平稳。

师父继续说:“你再接着做右手打挤。”

我从左抱七星继续做打挤,重心从右腿变换到左腿,左腿弓步,双手搭住挤出,鼻尖、膝盖、脚尖,三尖相照。

师父说:“你用你的思想意识,左肘向左边出去,左手指向右发射出去,这样就稳稳地固定住架子。”

我将意识调动过去,还真是很稳固。

师父点评:“从抱七星移动重心做打挤,是整个身体向前带动腿向前,要做到步随身换,而不是腿向前迈步带动身体。”

我豁然明白了。师父总喜欢用开车做比喻,汽车一启动,整个车就开出去了。步随身换,是一个整体的运动。

师父继续讲拳:

“太极拳是平衡的、圆的、思想意识的运动,是动态中的平衡。这个平衡就是思想意识的平衡,形、神、意统一,一起都向前,只有做到步随身换上步,才能做到一个整字,才能完整一气,内外开合听自由。”

“太极拳是思想拳,练的是思想意识,思想意识带动身体内部流动起来,是静拳活桩,阳动阴静。思想意识的转换就是虚实的转换,是阴阳的转换,这就是我们练太极拳要练出来的太极内劲。如果身体里有了这种内劲,无论练什么门派的内家拳,都会练出好拳。”

师父传拳的时候,常用六阴六阳来形容肩肘手胯膝足——向前運动走六阳,当升到极限了就向回走六阴,到极限了又开始六阳走起。这就是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太极拳的奥秘,虚实、阴阳、开合、呼吸……循环往复,阴阳互转,一切都在动中进行,永无休止。因为动就是阴阳变化,变化无处不在,太极无处不在。

学拳多年来,每次体悟都是随着练拳的时间增长而理解悟到更加深透,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记住这种身体的感觉。身体的奇妙,意气的奇妙,太极拳的奇妙,莫不在此。

(编辑/刘强)

猜你喜欢
七星左腿阴阳
七星瓢虫
阴阳合同(双语加油站)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在环形跑道上要逆时针跑
七星瓢虫
浅论守阴阳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七星瓢虫
投掷项目铁饼最后用力时左腿技术之我见
罗汉拳秘传技击法(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