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兰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加快了与互联网的融合,其中金融领域也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改变了传统模式,开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新局面。高职院校培养的金融管理人才是为国家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价值的应用型人才。在当下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金融行业的发展变化需要,加快推进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培养更多新型金融管理人才。本文主要是从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人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提出的新要求,探讨了目前金融管理创业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发展方向,提出了改进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金融行业的管理模式、发展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高职院校的金融管理专业来说,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和新挑战。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影响和冲击不容忽视。因此本文是从互联网金融对高职金融专业教学的影响人手,针对目前专业课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改进建议。
一、互联网金融对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课程的影响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的普及,让金融行业的融资、支付等业务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对传统金融业态带来很大的冲击。现在国内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的普及,让居民的消费模式出现了革命性变化,人们的消费习惯已经逐步从实体转向了网络。信息技术和金融行业的融合,产生的就是当下最热门的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下,互联网金融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并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互联网信息技术能有效降低金融行业的运营成本,满足人们对金融产品便捷可靠的需要,进一步缩短了交易周期,提高了交易效率。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业务种类越来越多,有替代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结算、网络理财、网络投资等。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信用数据也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数据,能提供开展业务的评价,也能实现对数据的筛选分析,为特定群体用户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拓宽了金融服务的渠道。
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课程是金融系的核心课程。传统的金融课程比较关注经济研究、财务管理和金融管理等基础性课程。在互联网金融兴起后,高职院校也需要紧跟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步伐,在课程中增设相关的互联网金融内容。帮助学生掌握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特点,对大数据分析、金融产品网络安全等知识进行学习。要进一步增强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让金融专业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增强职业能力和就业优势。
二、互联网金融对高职金融管理人才需求的变化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和金融的有机结合,具有两种属性。互联网金融对高职金融管理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新变化。金融人才的职业素质、能力要求发生了变化。在金融互联网的影响下,金融机构对原有的工作内容、业务流程、管理方式进行了优化整合和重构,这就需要高职金融人才具有相匹配的知识结合和能力素质。从银行国际业务上能清楚看到互联网金融的力量。目前办理国际业务的企业主要是利用电子银行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实现了无纸化业务办理;利用互联网进行跨境贸易信息传输,不仅提高单据的流转速度,也让物流周转提速。这种情况下,金融从业人员就必须具有互联网金融的思维,能在互联网下开辟业务、办理业务。金融人才的就业岗位发生了变化。互联网金融更加关注以客户为中心,提升客户的体验感受,因此结合互联网金融的流程再造为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推行业务流程的便捷化、数字化、电子化。这导致很多传统的金融岗位会逐渐减少或退出历史舞台,被人工智能机器人所代替。但是在互联网兴起的电商平台上,对金融人才有了新的需求。
三、优化互联网金融下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课程的方向
在高职金融专业教学中,必须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重新构建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才能有效提高金融专业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完成金融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实际教学中,高职院校要围绕互联网金融的变化,对传统的教材进行优化,对课程进行改革,依据互联网金融对岗位的需求和要求来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从而提高金融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首先,要注重对学生金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系统培养。专业基础课始终是金融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要通过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和培训,让学生全面掌握现代金融业务的原理、理论和基础知识,对互联网金融有一个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打牢从事金融行业工作的基础,让之后的就业更加顺畅。其次,要注重学生互联网金融方面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专业化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中,一定要考虑到教学特色,增加学生互联网金融实践课程的内容,进一步锻炼学生对所学互联网金融知识的有效应用,满足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
四、推进互联网金融下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是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课程的设计。要高度关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变化,在课程设计上体现与时俱进。在专業基础课上,重点增加互联网金融知识的基础内容,增强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在专业核心课上,可以新增互联网金融数据分析、金融营销、网贷众筹、移动支出等课程内容,让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在实践课程中,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进入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实习,对所学知识有感性的认识,并针对不足进行学习训练,提高实战能力。
二是丰富完善教学方式。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要增强课程的多元化、系统性,在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入现代的各种先进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掌握知识,学会如何应用。
三是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互联网金融专业教学改革中,要注重利用良好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新。教师要改进对学生的考试方式,增加课堂和实践应用方面的综合评价,让学生意识到实践应用的重要性。还可以引入课堂研究、小组作业等创新方式,丰富考核评价的范围,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非常紧迫。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课程的设计、丰富完善教学方式、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来提高课程的内容、流程和评价,通过课程质量的提高,为国家培养更多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应用型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