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现代海报的发展及民族文化表现
毛可利
摘 要 海报不仅是信息传达的视觉媒介,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化、政治的镜像反映。以时间为线,通过实例分析,探索从开化期至20世纪90年代后,不同历史阶段韩国海报设计目的、形态的变化,着重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现代海报在民族化过程中从民族文化表象到民族文化内涵表现的转化过程。鉴往知今,可增强对韩国地域性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对其传统文化在现代海报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学习、借鉴。
关键词 韩国;现代海报;民族文化;历史
引用本文格式 毛可利.韩国现代海报的发展及民族文化表现[J].创意设计源,2020(3):36-42.
Development of Modern Posters in South Korean and It's Expression of National Culture
MAO KEli
Abstract The poster is not only a visual medium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ut also a mirror image of society,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a country or region. Using time as a lin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xamples, we explore the changes in the purpose and form of Korean poster design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from the Kaihua period to the 1990s,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Korean posters in the 1970s and 1980s.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rom the represent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to the express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connotation. Learning from the past can enhance your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Korean regional culture, and learn from and use its traditional culture in modern poster design.
Key Words South Korean;modern posters;national culture;history
海報作为信息传达的重要载体已历经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信息传达的媒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海报失去了其原有的社会功能,但作为文化与创意的产物,它映射着现代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审美意识的变迁。
韩国的海报自朝鲜开化期起至今为止,已有百年历史。近年更以创意性与民族文化特征受到世界瞩目。中韩两国自古为近邻,文化交流频繁,渊源深厚,在传统文化方面有着相似的一面。但近现代,中韩文化交流相对较少,目前相较于日本平面设计,国内对韩国现代平面设计的了解并不多,关于韩国现代海报设计的研究文献也不多见,故本文拟通过对韩国现代海报设计民族化过程的探索,可一窥其政治、社会、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增强我们对亚洲地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对我国现阶段所提倡的传统文化创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以Park Arm Jong对韩国现代设计发展历程的时期断代为时间依据,即从韩国现代设计的胎动期(开化期,1876-1910)、停滞期(日本殖民时代,1910-1945)、萌芽期(经济复苏,1945-1960)、初创期(经济发展,1961-1975)、发展期(1976-1988)、跳跃期(1989-1999)和成熟期(2000年-)[1]展开韩国海报设计发展及其民族化过程的论述。
一、20世纪上半期,韩国现代海报设计的准备阶段
(一)开化期的报纸广告与王室画像海报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朝鲜王朝①打破闭关锁国的政策,当时“东道西器”②的开化思想为朝鲜带来西方的进化论、先进技术及生活方式。报纸、杂志、广播以及电影等“洋风”大众媒体出现,并形成了以知识分子、月薪阶层、学生为主体的消费群体。报纸广告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886年世昌洋行在《汉城周报》发布的“德商世昌洋行告白”被视为韩国最早的广告。此时的报纸广告依旧采用了右起纵排的形式,单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图像海报并不多见,留存下来的多为国王及王室贵族的画像海报。高宗、纯宗、皇孙三代画像海报中曲线型的植物纹装饰显示出来自西方装饰主义风格的影响。
(二)日据时期的商业海报与设计启蒙
1910-1945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史称日据时期。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下,朝鲜半岛的现代设计进程进入停滞期。但随着日本企业及商品的涌入、民族资本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仍出现了大量的商业海报。与此同时,留学日本的归国留学生将当时日本先进的图案思想引入朝鲜半岛,期望能够利用当时先进的设计思想与设计实践实业救国与民族文化复兴。
1.朝鲜半岛民族企业与日本企业的商业海报
这一时期的商业海报多与纺织、服饰、药品、化妆品等行业相关,以具象女性形象为主要素材,并呈现出强烈的写实绘画特征。但在当时,朝鲜民族企业与日本企业发行的海报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朝鲜半岛民族资本企业京城纺织株式会社发行的“太极星”牌海报(见图1)中的民族服饰、清道桃子、三角山、铁锄、山参、不老草等图像和图形均显示出强烈的本土文化特征。最值得注意的是,海报中的广告文案全部采用了韩文,因此被认为是日据时期最能体现“韩国性”的大型宣传海报[2]。当时日本在朝鲜半岛强制推行文化殖民统治,限制甚至禁止朝鲜人使用韩文,以实现对朝鲜人民的思想控制。因此,韩文在海报中的使用,其本身就是反抗日本文化殖民的反映,是朝鲜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精神的体现。而在朝日本企业所设计发行的商业海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为直接在韩国本土设计并发行,如朝鲜纺织株式会社的“双凤”牌产品宣传海报(见图2)。另一为将在日本设计的海报直接更换文案后在韩国发行,如三山药业株式会社的海报,海报中不仅女性形象、衣着有别于朝鲜女性,而且广告文案已完全看不到韩文的影子。这也是日本强行推行日语为朝鲜人母语进行文化殖民史实的反映。
2.日本图案思想的引入与韩弘泽的海报设计实践
“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振兴本国的民族文化与工商业,以任璹宰、李顺石、韩弘泽等为代表的赴日留学生在归国后,积极致力于现代设计的大众启蒙、教育与实践活动,为韩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打下了基石。
任璹宰(1899-1937)首次将日本“图案”的概念引入朝鲜半岛,积极推行图案学的传播。并成立图案所,创作了《动植物》《鹿》等图案。李顺石(1905-1986)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图案科。从其毕业设计作品中可以看到德国包豪斯构成主义与日本图案的影响。归国后,他将日本的图案教育体系移植到了首尔大学应用美术系。但当时首尔大学的应用美术教育学科并未教授学生从事工艺品的制作项目,而是使用广告色绘制平面作品。这恰恰反映了当时“应用美术”“工艺美术”“图案”“设计”等概念的模糊。韩弘泽(1916-1994)认识到平面广告的重要作用,归国后积极展开海报设计实践工作。除了商业海报创作外,其对后人产生重要影响的则是以“KOREA”为主题的海报实践。他的海报创作结合了绘画与设计的形式,并以朝鲜半岛的传统服饰、乐器、舞蹈、建筑、佛教、自然、鸟类等民俗风情与自然风光(见图3、4)作为主要素材,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表征。在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这种对传统素材的应用可以看作是追求民族文化复兴、民族精神独立的缩影。虽然韩弘泽海报设计中强烈的绘画倾向被后来现代平面设计师们所诟病,认为其海报作品只是“绘画插图”。但不能否认在设计概念模糊不清的背景下,其海报设计实践活动的社会启蒙意义,他的创作对年轻一代设计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现代海报设计的发展
1945年日本战败,朝鲜半岛光复之后,又随着左右政权的对立让朝鲜半岛陷入内战危机。1950年朝鲜6.25战争全面爆发,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队介入朝鲜半岛内战。因此,20世纪50年代的海报大多都与征兵、募兵、反共、反间谍等内容相关。战后,为向国民展示战后的安全保障,韩美联合部队司令部发布了有關韩美同盟军的海报(见图5)。20世纪60年代,韩国在朴正熙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展开战后经济建设工作,海报作为宣传艺术成为政府进行社会启蒙、公关的重要宣传方式。
1.20世纪60年代经济复苏建设与社会启蒙海报
20世纪60年代,朴正熙政府展开战后经济重建工作,将发展经济作为工作重点,在 1962-1971年间制定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工业建设、扩大出口,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这一时期的海报主要是以宣传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山林绿化、生育政策、生活卫生为主题的国家公关海报。如1970年建设部发行的京釜高速公路竣工海报(见图6),为恢复战争中毁坏的森林而推行的山林绿化、防山火等环境保护海报,以及为摆脱因不良卫生环境导致的疾病所发行的根除寄生虫、捕鼠、口腔卫生等宣传海报。此外,朴正熙为参与总统竞选而发行的竞选海报开启了竞选海报的先例。海报设计成为宣传的艺术手段而得以发展。
2.战后时期,美国现代设计思潮的影响
战后,美国现代设计思想与教育体系随着韩美交流的密切而流入韩国。一方面,各种美国商品经由美军部队流入韩国社会,如可口可乐、口香糖、巧克力、罐头等,这些产品的包装设计、图案等成为当时设计师创作的源泉之一。另一方面,在美国的支持下,赴美学习的设计师将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设计思想、美国式设计教育学制与课程引入韩国。如1972年,首尔大学应用美术学科设置了视觉设计、工业设计、工艺设计专业,这意味着韩国现代平面设计正式登场。在这一阶段,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设计风潮在韩国得到同步映射,并被直接吸收。在这一时期韩国现代海报设计呈现出喷涌之势,设计师们展开对现代图形语言的研究与思考,如权明光的计划生育海报(见图7)中,可以看到不同于之前政府宣传海报的图形表现。他通过对图形的形态、色彩、质感表现的大胆实践,探索视觉图形与信息宣传、情感表达的相互作用。
3.国家政策对平面设计发展的推动
1967年朴正熙提出“美术输出”的口号,推行设计复兴政策,政府、企业以及媒体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并促进本土设计的发展。为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1966年商工部以“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并通过设计创意来促进出口”为目的举办了“第一届大韩民国商工美术展览会”。此次参展作品并未将“出口”作为参展的唯一标准,相较于实用,创意与美感得到更多的重视,这一点从当年获奖的平面作品《首尔站色彩指南方案》可以看出。这使得此后举办的展览会逐步发展成为韩国设计创意导向的标杆。而商工美术大展也刺激了设计师们对“韩国”设计的探索。
4.20世纪70年代专制政权下韩国海报发展与局限
20世纪70年代,朴正熙政府推行民族主义政策。平面设计界对“韩国”设计的思考也映射到当时政府主导的观光海报设计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征视觉符号的直接使用。此时,随着旅游业的复苏与繁荣,国内观光需求增加,观光海报的设计得以迅速发展。受专制政府民族主义政策的影响,传统文化素材的选择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3]152。首先是受政府喜好的文化元素反复出现,如瞻星台、新罗王冠、多宝塔等与新罗历史文化相关的元素。此外,扇子、农乐、佛像、传统舞蹈等元素成为当时海报创作的主要素材(见图8)。其次是朴正熙所排斥的视觉元素,如与民间信仰、朝鲜王朝、儒教文化等相关的,代表着愚昧、落后的文化元素在这一时期的海报中几乎看不到。
此外,面对当时韩国社会流行的美国文化对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民间设计师也纷纷展开了以“韩国的”为命题的个人展览,通过海报来唤起韩国大众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如1976年金教满(1928-1998)的“韩国主题观光海报”个人展(见图9),1971年罗在五(1942-)的“韩国的美”主题个展等。探索如何利用西方之“器”来弘扬东方之“道”。 被称为韩国现代平面设计之父的金教满,其海报创作受韩弘泽的影响颇深,与韩弘泽的创作相比更具有设计感与现代性。他的创作吸收了图案制作的标准化及当时流行的国际主义风格,利用圆形、方形进行造型,来表现韩国人的形象。单纯化、简化与标准化的视觉形象强调了民族形象的统一性与整体性。民乐、扇子舞等充满着欢快动感的视觉元素,传达出韩民族的浪漫主义精神(见图10、11、12、13)。相对单一的创作手法与表现内容显示出其创作的局限性,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专制统治下的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其创作对国家形象、民族形象的确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韩国艺术评论家柳槿俊称其为:“创作抒情海报的先驱设计师,以独特的风格将插图生活化的设计师”[4]。韩国设计师罗在五认为金教满为向世界完整地传达韩国人的形象,而将现代的触感深植于土俗形象与色彩感之中,并用最简洁的方式表现出了韩国人的特征。
三、20世纪80年代韩国现代海报设计的民族文化表现
20世纪80年代,第五共和国政府为转移对民主运动镇压的视线,实行相对开放的文化政策,积极推行大众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掀起了20世纪80年代的民族文化运动热潮。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韩国开始走向国际化,先后举办了“亚运会”“奥运会”等世界体育赛事,对韩国民族本体性的思考得到了更为持续、深入的发展。韩国现代海报设计也由民族文化符号的挖掘拓展到东方主义风格的表现。
1.“国风81”民族文化运动的展开
1981年5月18日,由政府主导举办的大型“国风”文化庆典活动,打出“绽开新时代民族文化之花”的口号,此次活动被称为“国风81”。“国风81”的主题海报(见图14)采用了民间面具舞中的面具,结合传统五方色来传达民族文化信息。被朴正熙政府所禁讳的视觉元素傩文化、五方色等随着“国风81”的民族文化运动的展开而成为文化海报的重要素材。由此,韩国现代海报创作范围得以突破。
2.平面设计师团体的设计实践活动
随着开放性文化政策的推行,民族主义运动的展开,平面设计师团体对民族文化本体性的探索在海报图形创作中得以持续开展。1979年,权明光(1942-)主导了“韩国IMAGE展”,此次展览被评为从“重新审视韩国传统艺术”的角度提出了平面设计大众化、实用化表现的可能性。进入20世纪80年代,权明光又相继主导了“韩国的美”“韩国的色”[3]194等集体展(见图15、16、17)。此后,更多的设计师通过举办展览展开了对韩国文化本质属性的思辨与探讨,如“GRAPHIC KOREA 85展”“韩国的面孔”展等[3]196,使韩国民族文化元素的深入挖掘与使用。具有韩国民族特征的应用元素扩大到百济、高丽、朝鲜等历史象征性元素,萨满教巫术、阴阳五行等被视为落后的民间信仰元素(见图18),及地域文化元素等。总之,这一时期的海报呈现出多元化的表现风格,为韩国现代海报由民族化表征到民族文化内涵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3. 88奥运会海报所呈现的东方主义风格
为了促进韩国的发展,提高民族文化自豪感,全斗焕政府推出了“文化的先进化与国际化”的文化政策目标,并提出“体育即国力”口号。这一系列的举措促成了1986年亚运会和1988年首尔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韩国正式站到了国际舞台中心。面对当时的国际环境,政府迫切需要向世界展示一个具有韩国特色的、独一无二的、崭新的韩国形象,提出了“最韩国最世界”的口号,这激发了韩国设计师对韩国民族文化本体性的思考范围,不仅使本民族的文化元素得以更为深入地挖掘,具有东方风格的视觉元素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见图19、20、21、22)。与此同时,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不再被直接应用,而是更注重对传统的内在意义与秩序进行结构性的解析。如在国家官方奥运海报的设计上,对韩民族而言有着特殊意义的老虎,这一形象被重新解析定义后应用到了奥運文化海报宣传以及奥运会吉祥物的创作上(见图22、23)。另外,太极符号的变形成功传达了“世界中的韩国”形象(见图24)。
四、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海报的多元化发展
1.韩国社会意识形态变化下的海报设计
进入20世纪90年代,韩国国内外政治环境发生巨变。金泳三上台后,韩国步入民主政治时代。国际上,柏林墙的倒塌与苏联政权的解体结束了两大意识形态的对立。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化以及民主政治的展开,针对社会问题展开的讨论也反映在海报中。包括韩国社会的敏感问题、呼吁环境保护的绿色设计倡议以及全球语境下地域文化认同、追求人类和谐共生等。
以李奉燮(1948-)的作品为例,他常借助于隐喻的手法,通过风景、动植物、民艺品等表达个人对韩半岛南北统一、日本历史遗留问题、环境保护等问题的批判。如冻土系列海报(见图25)反映对南北关系的缓解或冰冻的历史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统一的渴望;教科书歪曲(见图26)则批判了日本在教科书中歪曲历史的事实。李奉燮的海报让我们感受到了韩民族在面对历史问题上的“憾”与“恨”。2013年,他与朴金準、宣炳一共同举办了“GRAPHIC DESIGN 5——与韩国社会面对面”展,一起通过图形语言探讨了当今韩国社会存在的人权(见图27)、老龄化、低生育率、气候变暖等诸多问题,在当时引发了社会热议。
2.20世纪末21世纪初海报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在克服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韩国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文化立国”的战略。通过文化产业振兴,不仅复苏了韩国的经济,同时也催生了新的文化形式,如以KIPOP为代表的韩流文化。新的文化潮流为韩国海报设计民族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方面为适应“明星”效应等文化潮流的变化,强调韩国高速发展的城市景观、体育明星、流行文化元素、生活日常等表征元素被广泛地应用于大众宣传海报中。另一方面,在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影响下,于新的文化思潮中成长起来的年轻设计师,创作出更强调个性表达与思想的海报设计作品。在这一阶段视觉图形的表现形式更为多元化,文字的图形化、图像化展示出信息隐喻与暗示,艺术与设计、文字与图形、符号等之间的界限变的模糊。如朴金準的作品被梅格斯誉为“打破了版式与绘画的界限”[5],在他为韩国韩国视觉信息设计协会(VIDAK)十周年庆的海报中,以沟通为主线,创作了3个系列:“创意(!)” (见图28)、“ 互动(“”)”、“out和in(...)”中,具有信息传达意义的文字与韩纸、丝网印刷材料技术相结合,体现出强烈的手工制作感。李载民的作品更强调信息传达的功能,我们经常见到他的作品将建筑架构应用于图形表达,通过单一元素的重复与组合来传达信息。(见图29)此外,作为官宣海报,在2018年展示韩国文化形象的冬奥会文化海报中,我们再次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同时也体验到韩国海报对东方文化的成熟表达。
3.平昌冬季奧运会海报中的东方审美文化元素
在韩国体育竞技海报中,一直重视文化海报与体育主题海报的双重设计。文化海报更是成为韩国向世界展示文化形象的载体。在2018平昌奥运海报《平昌、江陵、旌善和冬季》(见图30)中以韩文的最小语素——韩文字母组成了举办地的地名。自1985年安尚秀设计了“安尚秀体”,韩文字便从方块汉字的局限中解放了出来,并成为自由表达的文字元素,文字图形化成为年轻设计师常用的表现手段。海报中虚实相映的几何文字、恰到好处的留白,构成了平和、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隐喻着江原道美丽绵延不断的群山,成功地将东方传统的审美文化纳入到了现代设计形式中,这也展示了韩国现代海报设计的成熟。
结语
纵观韩国现代海报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每一历史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与形态,并与当时的历史、政治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保持了其民族文化属性特征。这是对“东道西器”的思想持之以恒的坚持。无论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吸取,韩国的现代海报设计都始终表现出民族独立、自强、自信与发展的精神,这也是韩国海报设计从民族文化表征、表现到民族文化内涵、民族文化重构创新的转化的成功要因之一。从日治时期的具有民族独立、自强精神海报创作,韩文、民族服饰、建筑、风俗等视觉元素得到了使用,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经济的迅速复苏与发展,在政府民族主义政策号召下,为提高时民族自信、自豪精神,平面设计界展开了对韩国文化本体性的深入思考,涌现出大量具有民族文化表征的海报作品,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而达到高潮。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现代海报完成了对民族文化的解析与重构,完成了民族文化表象到民族文化内涵表现的转化过程,走向成熟。
注释
①朝鲜王朝:始建于1392年,终于1897年,又称朝鲜国或大朝鲜国,日本称“朝鲜李氏王朝”。朝鲜高宗于1897年称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帝国侵吞朝鲜半岛,实行日韩合并,史称日帝强占时期。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1948年,朝鲜半岛南北分治,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及“大韩民国”两个政权;1953年,“6.25战争”(朝鲜战争)后,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国家,韩国为大韩民国的简称.【维基百科】.
②东道西器:19世纪80年代初,由金允植(1835-1922)申箕善(1851-1909)等主张在保留传统制度与思想的同时接受西方先进技术的开化思想,与当时中国的“中体西用”和日本的“和魂洋才”一脉相承. Wonsik Hong. The Theory of DongDo-SeoGi(东道西器) and the Theory of Enlightenment [J]. Daegu:Keimyung Korea Studies Journal,2016(62):154-155.
参考文献
[1]Armjong Park. Theorem for Korean modern design history: focused on Modern Design Museum [J]. Seoul:Form Archives, 2009(vol.01):125.
[2]Armjong Park. To commemorate the
100 Years of Korean Design [J/OL]. Seoul: Monthly DESIGN,[2020.02.28]. http://mdesign.designhouse.co.kr/article/article_view/108/53812?per_page=19&sch_txt=.
[3]Kim Jongkyun. The History of Korean Design History[M].Seoul: Ahn Graphics Publishers, 2008.
[4]Design Editorial Department. Frontier of Korean graphic design [J/OL]. Seoul: Monthly DESIGN,[2020.03.01] . http://mdesign.designhouse.co.kr/article/article_view/102/79469.
[5] Philip B. Meggs, Alston W. Purvis. Meggs' 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 [M]. 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 2012:572.